文/崔志明
去年11月下半月至今,我国港口甲醇库存持续处于低位状态,历时超5个月之久,截至目前,据中宇资讯不完全统计,我国港口总库存不足45万吨,创近3年最低,其中华南(广东、福建)不足7万吨,华东(江苏、宁波)不足38万吨。主因由多个因素叠加而生。
一方面,去年12月受长江口一系列大风、大雾天气影响,多数甲醇进口船期延迟到港,至少4-5天左右。随后1月6日一伊朗油轮与香港货船在东海海域相撞(距离长江出海口仅160余海里),长江口再度封航5天左右。相关事件的发生使得相关部门对于海上航行等方面加强了监管,船期再度被延期,港口库存难以得到补充。
另一方面可能的原因是,今年以来进口船直接进驻MTO工厂货量相比增多。考虑成本、期现交易、市场影响等方面,进口货(多大船)直接一港卸至相关企业厂区数量相对增多,相比之下分流至太仓等苏南库区货量有所减少,可流通性货源不多,库存降低则情理之中。
中宇认为,最主要的是,伊朗FPC、ZPC等部分国外甲醇装置的集中检修(涉及产能达800万吨左右),导致CFR中国价格持续走高,2月起内外盘倒挂严重,抑制进口货流入的同时,国际套利窗口开启,转口至印度等地货量增多。而长江部分航段的停航检修直接影响西南江运至港口甲醇货量的减少。其中三峡南线船闸检修,于2018年2月19日早上8点开始,工期33天,葛洲坝(600068,股吧)一号船闸检修于2018年2月26日早上8点开始,工期20天。
除此之外,今年的叙利亚事件、中美贸易战等事件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中东(包括伊朗等国)一带甲醇的发货量和发货周期。
后期看,5月12日伊核协议的局势发展、6月9-11日青岛上合峰会的召开以及环保安全检查的进一步执行,或都将一定程度上限制国内和国外的甲醇运输,故中宇认为,我国港口低库存状态短期或难以改变,随着国外装置的逐步恢复,5月下旬附近或逐步恢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宇资讯。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