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我国临储玉米第四周拍卖开局延续高投放、高成交率的特征,据统计显示,5月3日临储玉米共计投放395.4万吨,成交331.3万吨,成交率83.77%,成交区间1350-1710元/吨,成交均价1481.02元/吨,其中黑龙江玉米成交率56.79%,成交均价1375.71元/吨;吉林成交率90.34%,成交均价1483.86元/吨;辽宁玉米成交率97.82%,成交均价1552.73元/吨,内蒙古玉米成交率69.54%,成交均价1433.66元/吨。 从成交细节来看,溢价最高的成交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二等粮,2014年和2015年分别出现280元/吨和270元/吨溢价。此外,此轮玉米拍卖最高成交价也出现在内蒙古,2015年二等玉米最高价格达到1710元/吨,出库成本预计将高达1800元/吨。5月4日黑龙江省2014年份临储玉米共计投放381.1万吨,成交189.9万吨,成交率49.8%,最高成交价1490元/吨,最低成交价1350元/吨,成交均价1395元/吨。2015年产临储玉米共计投放20.8万吨,成交6.5万吨,成交率31%,最高成交价1460元/吨,最低成交价1400元/吨,成交均价1428元/吨。虽然5月首拍成交率仍较高,部分省份玉米成交率甚至全部成交,但正如拍卖前市场预期那样,整体成交率仍有所下滑,在后续继续保持高投放量的背景下,市场担忧隐约可见,后续拍卖成交“火爆”局面或将打破。
首先单纯从首拍来看,以往100%成交率且以质量最好而闻名的辽宁省,本次却由于部分标的质量不佳出现了流拍的情况;以往高成交率的吉林省本周的成交率也下滑至90%左右,黑龙江省拍卖成交率也开始下降。同时,本次国家临储玉米拍卖溢价幅度下降,其中拍卖量最大的2014年产玉米为例,与 4月26 日拍卖相比,内蒙古南部地区成交溢价为49.1 元/吨,下降10 元/吨;吉林省成交溢价为28.5 元/吨,下降10.4 元/吨。
其次,高投放量拍卖玉米流入市场对现货价格形成冲击较大,截止目前临储玉米拍卖已进行4轮,累计成交量达2224.7万吨,远远超过国内各用粮企业的每月1700万吨的玉米消耗能力,大量的玉米流入市场对有容纳限度的深加工企业玉米库存相制约,随着玉米供应量增加,导致五一节后东北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下跌50-120元/吨。以吉林省为例,随着嘉吉生化等的降价,吉林地区深加工收购价也下探到了1600元/吨以内的水平,同时5月2日黑龙江龙江企业玉米开始停收,5月3日黑龙江肇东乙醇企业玉米开始停收。自4月份临储玉米投放入市场以来,东北、华北深加工企业价格接连下调,已经陆续逼近拍卖出库价,港口成交价亦是如此,南方港口价格更是达到了1860-1900的水平。
再次,库存相对充足以及补贴政策到期,用粮企业参与趋于理性,早在3月份临储拍卖提前传言肆虐市场,造成贸易商恐慌性抛粮,趁此时东北产区各用粮企业大量压价收购,现阶段库存充足,加之吉林、黑龙江两省深加工补贴政策结束,后续用粮企业参拍将趋于理性。最后,新季小麦上市前需腾库,华北玉米麦收前腾仓出货不断增加,与陈粮拍卖叠加共同施压市场。
5月临储玉米首拍在高达800万吨的情况下市场拍卖结果相对理想,我们认为除了目前临储玉米出库比例暂时有限以外,今年国家一改以往按照储存年限和质量拍卖的传统,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拍卖,极大地调动了市场的积极性有关,但是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一旦前期粮源出库,现货市场交易热情还有几许?加之国家对临储玉米的高强度投放和泻库决心,促使拍卖粮将持续施压玉米市场价格。
后期市场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一是本周(5月10-11日)的拍卖公告已出,又将有800万吨玉米投放到市场,市场预估若5、6两个月每周投放数量均为800万吨,那么到6月末将会有7000万吨玉米投放,以目前的拍卖结果来看,接下来两个月的成交数量将逐步缩窄。二是上周5月3日-4日是美国代表团在华贸易谈判的日子,据新华社消息,双方在有些领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一些问题上还存在较大分歧,需继续加紧工作,取得更多进展,中美关系瞬息万变对玉米市场构成的利空打击是否会出现?后期不排除我国进口谷物的市场大门可能进一步开放。三是目前正值春播关键时期但有关紧急增加大豆轮作面积500万亩的消息传来,其中黑龙江农委表示,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将继续实行差异化政策,进一步拉大补贴标准差距,按照国家原则指导意见,每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100元以上,大豆生产者补贴达到每亩200元以上,玉米生产者补贴每亩100元以下,传闻吉林大豆补贴则可能达到每亩少则200元,多则500元的水平,如上述消息属实能否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积极性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