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原油期货

冻产协议影响有限 “大买家”还将持续坚挺

时间:2017-05-06 09:47:10
北京时间29日凌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欧佩克拿出一份“像模像样”的冻产协议。

依据协议,欧佩克国家的总日产量将削减至3250万-3300万桶/天,并在十一月份正式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欧佩克国家都满意这样的协议,不过该协议一出,国际油价应声上涨。

截至当天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33%。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5.92%。截至记者发稿,对中国买家影响较大的布油价格依然坚挺在49美元以上。

从中国市场的表现上来看,石油化工板块上午也收获了一定涨幅,截至收盘,该板块总体平均涨幅达到1.04%。但以常理推理,原油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带来石油尤其是化工类行业的平均成本上升。

已经成为世界原油进口及消费第一大国的中国,拥有着最为强劲的原油购买力及购买意愿,又没有在持续供需失衡的市场上获得相应定价权,自然成为主要产油国们竞相讨好的对象。

异军突起的地炼购买团、持续疲软的上游开采业,以及纷纷上马的超大型炼化一体化基地,冻产协议达成之后的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化工行业的影响尚待探究。

  7月份进口原油成本

明显上升

持续暴增的中国原油进口及炼化产能,和持续疲软的勘探开采行业,短期内指望一份冻产协议冷却或拯救,显然有点不太现实。

从中国原油进口的数量增长和价格变动来看,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七月份单月进口原油约2.17亿桶,以总价699.8亿元人民币计算,平均实现约合每桶48美元。

对比六月份数据来看,单月进口原油约2.14亿桶,平均实现每桶价约44美元。7月份进口原油的均价上涨了将近4美元。

即使平均每桶的价格上涨了4美元,但是进口量仍然在增加。这说明石油进口需求其实受短期价格影响并不大。

但另外可能也说明,目前中国仍然在增加石油的储备,因为进口原油量在增长,但是用于炼化的反而在减少。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上,7月炼厂生产量每日约为1072万桶,与6月相比下降了4.6%。

但从需求的角度看,石油需求主要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而非供给侧的影响。2016年的前7个月的石油表观需求来看,同比仅微降1%。

从另一个角度看,欧佩克组织对于油价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其重要原因就是俄罗斯产量的影响,以及在页岩油革命之后,随时可以大面积复产的美国页岩油井。俄罗斯与美国的产量对于油价的影响力,已渐渐增加。

“可以说50美元左右每桶的原油价格,还会坚挺一段时间。”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告诉记者,“目前长期油价的走势尚待观察,短线坚挺不是很能说明问题。”

  “茶壶”带来变量?

自从去年放开原油进口配额以来,中国尤其是山东大量被称为“茶壶”的民营炼油厂,成为国际原油市场上令人瞩目的新因素。

“从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消费量的计算方式来看,官方得出的数据结论很有可能低估了现实的情况,”普氏能源资深分析师宋叶玲告诉记者,“在炼油厂运行效率增加的情况下,地炼至少每天多加工原油60万桶。”

这些绝大部分产能低于每年500万吨的炼厂,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会带来明显的利润空间压缩。但是这些炼厂在没有获得进口原油配额以前,在高油价的压力中生存至今,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成一方诸侯。“看不到会对地炼生产状态有即时的影响。”李莉说。

更何况,他们在今年年初成立了一个“采购联盟”,希望在市场交易中占据更主动的位置。

尽管“地炼采购联盟”在今年9月前一直没有什么动静,但在9月初举行的亚太石油大会上,这些工厂的采购部门开始活跃起来。“有许多地炼企业的采购部门过去参会,这可能意味着下一步他们独立的采购活动会有实质性进展。”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至今为止,国内除了对新增原油进口配额比较谨慎外,对于目前地炼的限制政策力度很小。

“在七八月份,因为他们进行了一轮设备检修,导致山东地炼工厂开工率下降10%。”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孟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地炼主要采购的马瑞原油进口量看,8月份相较今年3月份高点仅下降了11%,与检修导致的开工率下降基本吻合。

相比同期平均油价的上涨幅度来看,这些地炼工厂的炼油能力与意愿变化也并不十分敏感。在这种情况下,“茶壶”们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吸引到的注意力,也不会发生改变。

  炼化板块受益低油价

今年上半年,国内原油勘探行业基本处于巨亏的状态。

以中国石油为例,尽管与一季度巨亏138亿元相比,净利润为正5.31亿元,其勘探与开发板块依然出现了24亿元的亏损。

但在这一亏损背景下,中石油旗下国内油气产量最大的长庆油田依然获得了盈利。在上半年中石油集团平均实现原油价格33.09美元/桶的情况下,这样的盈利说明中石油在勘探开发板块的“降本增效”作用取得一定成效。

“长庆油田所产原油基本上都是供应给中石油自己的炼油厂,自产自用为大多数,”一位长庆油田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经历低油价的考验之后,油价的抬升会给我们的经营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同样,在低油价的作用下,这些大型国企的炼化板块均收获了不俗的成绩。仍以中石油为例,其炼油与化工板块在上半年为其提供了274亿元的巨额利润。

不过,对于这些国营炼厂来说,最大的危机并不来自于油价上涨带来的利润空间减少,而是地炼的竞争,但他们早已开始应对。“我们已经开始调整成品油在生产中的比例,尽可能的提升其他化工产品的产出占比,保持利润。”一位国营炼厂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根据市场规律看,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必然会传导至终端产品,同时,石油化工下游诸如乙烯、石蜡等产品仍然保持了旺盛的需求,从这样的角度看,油价上升并不会给国营炼厂添很多麻烦。

  • 上一篇:OPEC意外宣布限产 三大障碍令执行效果存疑
  • 下一篇:原油大涨背后:警惕长假前的“深水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