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决策部门继续扩大需求。今年上半年中国外部需求形势较为严峻,主要是因为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贸易保护主义,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为此,决策部门的化解办法将是进一步扩大内部需求,以此来保障总需求的扩张,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比如,前段时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四大举措,其中列为首位就是持续扩大内需,其余为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降低企业成本和推动五大市场健康发展。
如何扩大内需?除了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减税降负,增加终端商品与服务消费外,就是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增加高新技术、民生短板与生态环保方面的投资,继续发挥投资对于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除此之外,并无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手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至12.4%,而去年同期为23.3%,这是近年来最低的增长水平,为此,增加总体投资水平尤为迫切。据媒体报道,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对外公布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不少省份投资总规模均超过万亿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主要因为需求旺盛与供应下降,致使全国新房供求关系紧张,住房库存连年下降,迫使全国一些城市普遍实施“摇号购房”。预计今后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主要方面,是要刺激相关城市住房建设投资,从产出端出发解决供应缺口问题。受到上述多方面影响,预计今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会有回升,有利于增加钢材需求。
二是货币政策中性偏向宽松。为了配合扩大需求的决策要求,并且因为美联储继续加息预期加大,由此引发汇率变化及资金流动变化的不确定性,中国央行有望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而近期物价上涨态势温和回落,其中4月份CPI同比上涨1.8%,回落0.3个百分点,重回“1时代”,并且年内亦不具备物价大幅上涨基础,这也为宽松货币提供了实施空间。因此,前不久人民银行“降准”一个百分点,还有定向“降准”。预计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中性偏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内还将“降准”2次到3次,累积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货币政策由中性偏紧,转为中性偏松,可以改善未来钢材市场资金供应。
三是采购经理人指数回升。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全国制造业PMI为51.9%,高于上月和上年同期0.5个和0.7个百分点,为2017年10月以来的高点。5月份制造业PMI分项指数中,除了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略有下降之外,其他4个指数全部上升。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增长幅度在1个百分点左右,增幅较大。5月制造业PMI升至51.9%,表明工业制造阶段性回暖,对于钢材市场当然是个好消息。
四是钢铁产量增长可能已是强弩之末。2016年以来,全国钢铁去产能与取缔“地条钢”取得了超过2亿吨的巨大成绩,2018年还将再去钢铁产能数千万吨。在去产能的带动下,钢铁行业运行环境有效改善,钢材价格合理回归,企业利润尤为可观。在利润刺激下,企业通过增加高炉高品矿石入炉比、转炉废钢比等技术手段以及满负荷生产来增加钢铁产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粗钢产量增长5.7%,今年前4个月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比去年同期增速又提高0.4个百分点。目前来看现有钢铁产量扩大释放空间有限,现阶段中国粗钢(钢材)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可能已是强弩之末,今后难以继续大幅增长,除非这两年来全国粗钢产能又有了新的大幅增长。未来中国粗钢与钢材产量的较大幅度增长告一段落,甚至可能出现减量,这有利于改善钢材市场供求关系。(兰格专家陈克新原创文章,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兰格钢铁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