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连塑料期货市场迎来第十个年头。十年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期货品种先后登陆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大连塑料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客户参与积极性日益提高,形成了品种较为完善、功能有效发挥的塑料期货品种体系。
LLDPE――服务石化产业新征程
大连塑料期货市场的建立,始于2007年LLDPE期货挂牌上市,标志着大商所由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商品期货交易所的重要转变,对国内石化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LLDPE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又是支持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PE作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合成树脂中产能最大、进口量最大的品种,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滚塑制品和电线电缆等。长期以来,我国LLDPE行业具有高进口、高消费、产量不断增长、下游应用领域广泛等特点。2016年,我国LLDPE表观消费量为897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6.02%,是五大合成树脂中增速较快的品种。其中,用于薄膜制造的消费量约占LLDPE总消费量的76%。
我国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产量和进口量均居世界前列,且增速较快。受国内外供需关系变动、原油价格变动和经济周期调整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LLDPE现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相关产业客户需要采取有效避险措施、管理价格波动风险。在此背景下,大商所首个塑料期货品种――LLDPE期货于2007年7月31日挂牌上市。十年来,LLDPE期货为石油化工、农用薄膜等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对提升相关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动性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PVC――品种体系进一步健全
2009年5月25日,大商所第二个塑料期货品种――PVC期货挂牌上市。PVC与PE同为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农业等领域。2016年,我国PVC产量为1669万吨,表观消费量为1699万吨。我国PVC行业已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2016年自给率约为98.23%。
长期以来,我国保持着世界上最大的PVC生产国和消费国地位,拥有众多PVC生产、消费、贸易企业。PVC期货上市后,优化了PVC品种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指导上下游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为相关产业企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控制手段,提高了相关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PP――避险体系更加完善
PP品种下游消费涉及领域较广、产业链条较长,影响价格的因素众多,在五大合成树脂中价格波动最为频繁剧烈,相关企业对价格风险管理的需求十分强烈。为进一步为产业提供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大商所于2014年2月28日推出PP期货。
PP是全球第二大通用合成树脂,具有耐热性更好、抗冲击性强、易加工的特点,是近年来消费增速最快、用途最广的树脂品种,下游消费领域涵盖了包装、电子、建筑管材等诸多领域。我国是世界最大的PP生产国和消费国,2016年我国PP产量为1772万吨,表观消费量为2050万吨,国内自给率为86.44%。
在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中,PE、PP和PVC三者消费量超过全球树脂总消费量的80%。大连期货市场三大品种的上市,对相关产业企业保值避险具有重要意义。市场人士认为,一方面,为产业客户提供清晰的价格信号,为了解行业整体现状、指导产业规划、安排生产计划等提供重要参考,也为编制合成树脂行业指数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塑料行业企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套保产业链,为同时经营多个塑料品种的生产、贸易及消费厂商提供了多元、全面的衍生品避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