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22期封面。
工信部等18单位专项督查 列入钢铁去产能红线
文章导读: 各界都在拭目以待:随着取缔“地条钢”“大限”――2017年6月30日的临近,这场“地条钢”整治风暴能让“地条钢”真正彻底终结吗?
《中国经济周刊》
在钢铁去产能,并提出“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这一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取缔“地条钢”的压力正层层传导,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国务院常务会议,一直延伸到中国最基层的乡村角落。
2016年7月底,央视曝光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此后,一场整治“地条钢”的风暴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瓦窑镇马庄村开始,席卷全国。
仅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生产销售“地条钢”一事,便导致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被行政记过、111名责任人被问责。难怪有前“地条钢”厂老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感慨,“这次中央动真格了。”
其实,取缔“地条钢”的努力已经延续10多年的时间,但因其背后纠葛的复杂利益,“地条钢”一度成为钢铁行业的“不死小强”。
如今,中央政府已对全面取缔“地条钢”设下大限日期,并将取缔“地条钢”列为钢铁业去产能的“红线”,工信部等18个单位也于5月份开展专项督查活动。各界都在拭目以待:随着取缔“地条钢”“大限”--2017年6月30日的临近,这场“地条钢”整治风暴能让“地条钢”真正彻底终结吗?
取缔“地条钢”15年,终入倒计时
“去年查了个‘地条钢’,比你批个钢铁项目震动可大多了。”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的话虽然意指“宏观部门不仅要会审批,更要学会监管”,但从中足见2016年来中央整治“地条钢”的力度。
就在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地条钢’必须‘归零’,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他同时明确了取缔“地条钢”的“大限”--2017年6月30日。
什么是“地条钢”?为何15年前就曾设过淘汰“大限”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发现,1999年12月,“地条钢”一词就曾出现在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发布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二批)》中,“生产地条钢或开口锭的工频炉”出现在“落后生产工艺装备”的名单中,其淘汰期限为2000年。
2002年6月2日,国家经贸委发布第三批《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地条钢”被列入“落后产品”名单,淘汰期限为2002年7月1日。但这份目录中并没有对何谓“地条钢”作出界定。
同年,国家质检总局还曾致函国家经贸委,建议对“地条钢”作出解释。此后,在国家经贸委《关于地条钢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对“地条钢”作出如下定义:指以废钢铁为原料,经过感应炉等熔化,不能有效地进行成分和质量控制生产的钢及以其为原料轧制的钢材。
所谓感应炉,指利用感应电热效应使金属物料加热或熔化的电炉,根据输入电源频率可分为工频炉(50Hz或60Hz)、中频感应炉(150Hz~10000Hz)和高频感应炉(10000Hz以上)三种,钢铁领域应用较多的为工频和中频感应炉。正因为这两种感应炉与“地条钢”生产关系密切,此后屡次成为被淘汰的对象。
南京工业大学一位冶金工程专家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钢铁生产过程中,炼钢是严格的“冶炼”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熔化”过程。“地条钢”因其生产设备及工艺极其落后,生产所用原料均为成分复杂的废旧回收钢铁,通过感应炉熔化,随意加入一些矿石流进铸铁槽内浇铸而成,其产品带有明显的气泡、裂缝和小马蜂窝,质量低劣、极易断裂。
上述专家表示,由于生产工艺落后,原材料未经处理,熔炼过程中废气、废渣直接排放,还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而这些“地条钢”用于建筑装修工程时,必然会极大地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其实,国家对“地条钢”的整治力度一直不减,在“地条钢”被列入“落后产品”名单两年后,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等 7 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打击“地条钢”建筑用材非法生产销售行为的紧急通知》;200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要加快淘汰并禁止新建中频感应炉等落后工艺技术装备;2011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用于地条钢、普碳钢、不锈钢冶炼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被列入淘汰名录,且属于“国家产业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的类别。
但“地条钢”却一直难以铲除,以非法身份游走在生产和流通监管的灰色地带,并以“贴牌”“冒牌”生产等形式在钢材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地条钢”产能或达8000万吨以上;只需“拉闸断电”,缘何屡禁不绝?
中国到底有多少“地条钢”?
有专家估计,产能至少在8000万吨以上。而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2016年10月曾在一篇文章中透露,据有关机构调研, 中国现有中频炉钢厂约70家,产能在1亿吨左右。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安阳钢铁(600569,股吧)一年生产的螺纹钢只有不到150万吨,而在河南一个省,一年销售的安钢品牌螺纹钢就超过了850万吨,“一些‘地条钢’产品假冒正规品牌流入市场,不仅加剧了产能过剩,还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怪现象。”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闫海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地条钢”屡禁不止的原因,一方面是“地条钢”的存在有其市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甚至有些监管者均有利可图,销售一吨“地条钢”有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净利润,正是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低成本的支撑下,“地条钢”具备了存在的空间和市场。
有数据显示,目前钢铁行业水平较高的企业生产一吨钢材的环保成本在200元左右,水平一般的也超过120元,但一些“地条钢”生产几乎没有什么环保投入。
据一位原“地条钢”厂老板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地条钢”厂之所以选择在夜间生产,不仅是为了躲避工商、质监和环保等部门的查处,还因为夜里电费相对便宜。而在钢材价格连年上涨的旺季,用废钢生产的各类“地条钢”,一吨利润高达千元,一晚上就可获利上万元,用“地条钢”拉成的螺纹、角钢等利润还要更高,即使是钢价平淡的年份,生产“地条钢”因为不需报批、审核,不存在一些制度和交易成本等,其生产成本比正规钢材要少30%以上,因此,其利润在一般年份也要达到每吨数百元,赢利依然可观。
除了生产“地条钢”确实有利可图外,闫海峰表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某些地方政府态度暧昧,甚至暗中倾力对其保护,没有下定决心取缔。一些“地条钢”经营者把自己打扮成“有功之臣”,甚至还被评为“地方发展功臣”,负责人还被地方政府选为“政协委员”,企业也被评为“纳税大户”,有些乡镇政府甚至将其当作“摇钱树”和“唐僧肉”。
重庆市检察院2006年向媒体披露的一起案件显示,重庆某县一名县领导、一名县经贸委官员和一名县质监局官员,3人在收受“地条钢”厂老板好处费后,除了通风报信,还多次给执法部门打招呼,要求不处罚“地条钢”,或从轻处罚,“罚点款就算了”。此前,每次执法部门前往“突袭”,工厂都能准确获得情报,马上停产关门,执法人员连续多次扑空。
闫海峰表示,“地条钢”生产时需消耗大量电力,有数据显示,炼制每吨“地条钢”所消耗的电量高达700~800千瓦时。因此,整治“地条钢”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切断电力供应。“以前很多时候地方政府没有真正拉闸断电,若要动真格打击,就应将设备捣毁、拉闸断电,让其无法生产。”
“地条钢”成“红线”,今年6月底前全面取缔
2016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对生产地条钢的企业,要立即关停,拆除设备,并依法处罚。”
2016年钢铁去产能的任务为“压减粗钢产能4500万吨左右”。钢铁行业资深专家袁斌认为,按照国务院去产能进度安排,如果不发生意外因素,去年底前完成上述任务基本没问题。但意料之外的是,去年下半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钢铁煤炭价格出现过快上涨,个别企业违规新增产能,相关各方因此面临着稳供应和去产能的两难选择。
全国工商联冶金商会顾问刘勇昌亦在署名文章中指出,2016年2月初,由于建筑钢材市场低迷,加上进口铁矿石价格下跌,高炉-转炉工艺成本降低,中频炉钢厂失去竞争力,几乎全部停产;但到7月份,随着建筑钢材需求增长,铁矿石价格上涨,中频炉钢厂产量快速上升,达到年产钢5000万吨的水平,预计中频炉钢厂2016年产量在4000万吨左右。
袁斌表示,在此情况下,央视在2016年7月底曝光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顶风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的问题,取缔“地条钢”成为去产能和稳供应的重要抓手。
2016年10月,工信部印发《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明确要求全面取缔生产“地条钢”的中频炉、工频炉产能,并依法严肃查处“地条钢”生产企业,包括采用中频炉、工频炉进行炼钢的企业。
2016年10月,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开2016年第四季度信息发布会时,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介绍, 为了了解“地条钢”的具体情况,10月下旬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已经派出调研组,首站前往江苏摸底“地条钢”的生产情况。
2016年年底,各省份纷纷排查、整治“地条钢”。江苏共在徐州、 连云港(601008,股吧)等10个地市发现“地条钢”企业63家,合计产能1233万吨。四川省经过排查,也发现了1500万吨“地条钢”产能,山东、河北、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地也存在“地条钢”产能。
“地条钢”正成钢铁业去产能“红线”;工信部等18家单位展开专项督查
进入2017年,“地条钢”成为钢铁去产能的“红线”。
今年1月初,中钢协2017年理事(扩大)会议上,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要在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取缔“地条钢”。
今年3月27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开钢铁去产能工作会议,认为必须从5个方面将钢铁去产能工作推向深入,其中坚决依法取缔“地条钢”是一个重要方面。
这次会议为钢铁去产能设置“三条线”,其中第二条线便是“红线”,彻底取缔“地条钢”。
目前,全面取缔“地条钢”的整治行动正在推动落实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今年5月2日至5月25日,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18个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组织开展全国范围内的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活动,一共兵分九路,对已上报存在“地条钢”企业的29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督查。
本次督查方案称,若发现存在上报“地条钢”清单之外的“地条钢”企业、在产“地条钢”企业、违规新上电弧炉或转炉冶炼设备、组织实施严重滞后于处置计划进度等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将在全国范围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上报国务院。
国家发改委5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共退出钢铁产能3170万吨,完成年度任务的63.4%。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强调,钢铁去产能数据不包括违法的“地条钢”产能。对“地条钢”,各地区已基本完成摸底排查工作,排查发现的“地条钢”产能已停产。目前发改委正加强督促检查,确保6月30日前彻底取缔“地条钢”。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研报指出,全国中频炉产能在1.1亿~1.2亿吨左右,截至目前,查处中频炉行动中合计涉及中频炉产能达9322万吨。
业内认为,目前“地条钢”清除已见成效,东北证券(000686,股吧)研报分析称,1-4 月份钢铁行业用电量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了5.3 个百分点,4 月份用电更是出现负增长,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环保限产所致,另一方面亦有中频炉使用减少带来的作用。近期废钢价格更是持续回落,5 月份上海废钢价格最低达到1330 元,相比二三月高点急速下跌15.29%。
浙江元立金属制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新华认为,在今年6月底彻底出清取缔“地条钢”的行业大背景下,必须切实防止“地条钢”换个马甲以另类姿态再次浮出水面。他担心过去“地条钢”生产企业多用中频炉或工频炉冶炼,在国家明令全面取缔“地条钢”后,这些企业有很大可能会改上大电炉,形成新增产能,破坏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因为以前是非法、地下生产,现在换个马甲浮出水面变成合法合规企业了,这该怎么办?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对此保持警惕,采取有力的治理举措彻底根治。否则出清“地条钢”、钢铁去产能的成绩很可能会大打折扣。2010年、2011年记者在江苏新沂、邳州“地条钢”厂暗访时所拍摄的厂房内景和生产原料、成品等。
形同10级地震――江苏“地条钢”顽疾整治记
2016年7月29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下称“华达公司”)生产销售“地条钢”的新闻,外界认为,这是此后全国范围内取缔“地条钢”行动的开端。
这起导致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被行政记过、111名责任人被问责的“典型的顶风违法违规行为”,让人们看到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的江苏一个多年未去的顽疾――“地条钢”。
记者回访华达公司:厂区已“掘地三尺”式拆除
华达公司地处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瓦窑镇马庄村村口,距离新沂市市区不过四五公里,厂区北侧数十米即是323省道。整个厂区只有一个西大门,厂门数米开外便是村民居所,远远不符合150米卫生防护距离的规定。
就在央视新闻于2016年7月29日播出后,新沂市委书记王成长便要求瓦窑镇必须于2016年7月30日下午6时前,对华达公司的中频炉及生产线进行拆除,其他设备在一周内陆续拆除完毕,供电部门对该企业进行断电销户。
2017年5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来到华达公司,该厂大门紧锁,院内空无一人,门口的工厂铭牌上没有任何清晰的字迹,附近村民称,这个钢铁厂已经五六年没有厂名了。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厂区所占的土地面积有110余亩,都是以租代征附近村民的土地,租金每年每亩地1000元。记者沿着厂区围墙转了一圈,站上一处两米高的土堆后可以一览厂区全貌,记者发现,围墙内全无机器和生产线,厂区内只剩个大小不一的土坑。
新沂市发改委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华达公司夜间偷偷生产“地条钢”被央视在2016年7月29日曝光后,新沂市政府找了拆除公司限期一个月内全部拆完,“这不是简单的拆卸,而是‘掘地三尺’,彻底清除机器设备、厂房、所有的生产资料和产成品,全部销毁砸烂当作废旧物资拉走。”
针对华达公司违法违规生产销售“地条钢”,国务院常务会议曾在2016年11月23日决定派出调查组,而12月通报的调查处理结果披露了该公司更多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情况:华达公司于2010年8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2680万元。截至2016年7月底,华达公司拥有3条轧钢生产线,具备年产钢材30万吨能力,共有职工128人(均未办理任何社会保险)。2010年以来累计生产“地条钢”17.5万吨,销售收入约6.4亿元。
而就在调查处理结果对外通报前一周,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被行政记过,江苏省对111名责任人进行问责。
“地条钢”已泛滥成灾:“新沂曾‘镇镇点火";江苏10个地市成“重灾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新沂当地采访时了解到,在此前的10余年时间里,像华达公司这样的“地条钢”生产企业不仅出现在瓦窑镇,还曾频繁出现在新沂的其他乡镇,该市成为“地条钢”生产企业的“重灾区”。
早在2010年时,记者曾在江苏省发改委网站上看到举报称,“新沂现存活数十家‘地条钢’厂,已存在多年,污染严重,国家明令禁止的企业在新沂如此泛滥,这些小钢厂高污染、高耗能,控制峰谷电价使他们无法生存,希望能给以彻底取缔。”
当地一位孙姓老板告诉记者,2003年到2005年间,国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扬,一大批精通钢材行业的福建人看准当时的机会来到新沂市,此后,“该市各大乡镇几乎‘镇镇点火’,大手笔投资建设‘地条钢’厂。当时24小时生产,行情火爆、大把赚钱,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福建人投资办厂。”
一时间,新沂各个乡镇基本上都分布着一到两家“地条钢”厂,该老板向记者举例说,比如窑湾镇有两家,王楼街窑厂有一家,草桥镇中国古墩标志牌边有一家,双塘镇政府东侧有两家、南侧有一家,时集镇有一家,唐店镇有一家,北沟镇有一家,高流镇有两家等等,“基本上都是福建人来投资搞的。”
而在江苏省质监局和周围县市一些官员的眼中,数年前的新沂也是“地条钢”厂云集泛滥的“典型”。江苏省质监局一名官员告诉记者,新沂各乡镇“地条钢”厂95%以上都是福建老板投资建设的,省质监局曾接到过很多次举报,“省局和徐州市局很重视,多次前往查处取缔。”
江苏省相关方面的官员形容说,新沂“地条钢”厂已经泛滥成灾、遍地开花,俨然形成了“地条钢”“产业集群”。
对于“地条钢”已经形成“产业集群”的说法,一位新沂当地的“地条钢”投资商向记者介绍说,当时已形成聚集在小钢厂周围的一条“生态链”,卖煤的、开饭店的,还有搞运输的都想从中分杯羹。而那些生产出来的“地条钢”和在此基础上深加工的螺纹钢等产品不达标,属于“三无”产品,新沂市质监部门不让在当地销售,“地条钢”老板便将他们的“三无”产品拉到临沂等周边地区空转一圈,简单贴上合格证和品牌标签后,根本不用卸车,又拉回新沂或者其他地方就可以高价销售了。
新沂一乡镇书记告诉记者,这次中央查处华达公司,给了该市领导一次脱胎换骨的改变,特别是对市委书记和市长等该市主要领导人来说,“形同10级地震,震动巨大”,对当地官员来说是一次“换脑行动”。从目前市委市政府主导发展思路来看,新沂从此改变了过去依靠和保护落后产能的做法,开始着力发展互联网电商等新经济,积极寻找推动地方发展的新动能。
其实,在江苏,“地条钢”顽疾又何止存在于新沂。
2016年12月底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和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显示,根据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部署,江苏省对全省范围生产销售“地条钢”情况做了进一步排查,共发现“地条钢”企业63家,合计产能1233万吨。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徐州、连云港、淮安、宿迁、盐城、泰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10个地市。江苏省对排查出的“地条钢”企业开展了治理整顿,目前已全部整治到位。
江苏排查出的这1233万吨“地条钢”产能,已超过2016年全省390万吨的粗钢压减任务量。而从江苏“地条钢”产能分布情况来看,“地条钢”产能分布在江苏这一人们惯常印象中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甚至苏南地区也“未能幸免”。
2016年12月,镇江新区管委会主任薛峰带队,率执法组奔赴新区北山路一“地条钢”厂,轧机口处“地条钢坯”整齐码放等待加工,炼钢区刚出炉的10余吨“地条钢钢坯”还散发余温;另一处院内,一台小炼炉已关闭,厂房内堆满用于生产“地条钢”的各种废钢渣。在丁岗镇纪庄村一个“地条钢”窝点,厂房内有锅炉一台,钢坯模具一套,外加废弃的金属刨花和边角料等,涉嫌利用锅炉生产明令淘汰的产品,执法人员依法对生产钢坯的模具进行封存,现场捣毁“地条钢”窝点4个,没收“地条钢”36吨,没收废铁169吨,没收中频炉5台,现场捣毁1台,没收变压器4台。
“地条钢”成各方寻租的“唐僧肉”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江苏的“地条钢”产能屡禁不绝?
一位曾经“隐身”苏北、现已关停的“地条钢”厂老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们以前都是怀着侥幸心理做生意,认为对于“地大物博”的中国来说,既需要宝钢、沙钢那样的大钢厂来生产优质高价的好钢材,也需要他们这样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小钢厂生产低价钢。“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两者各取所需、各有活路。”
这位老板说,“以前地方政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地方政府随时可以让他们死,只需一个简单的动作――拉下电闸,为何没这么做,是因为他们也有所需。”
新沂市双塘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称,新沂所有小钢厂均未取得合法手续,用地手续都是临时性的,也没有污染防治设施,但这些国家明令禁止的“地条钢”厂全是市里和镇里招商引资企业,这些招商政绩关系到一些领导的“乌纱帽”,虽然群众对这些钢厂意见非常大、投诉也多,曾多次希望镇里采取措施关停钢厂,但镇里领导就是顶住不办,声称一停产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其实是一些领导害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
这一说法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中也可以得到印证,通报显示,2013年徐州市决定取缔华达公司,但新沂市、瓦窑镇(企业所在地)政府弄虚作假、逃避取缔;2015年新沂市决定关闭华达公司后,瓦窑镇党委、政府以各种理由说情,拒不关停;瓦窑镇政府甚至将华达公司视为财政支柱企业,多次授予该公司所谓“特别贡献奖”。
据苏北地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些小钢厂背后都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利益链条,对于缺少税源的苏北乡镇来说,几乎每个落户的“地条钢”厂每年都会贡献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税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2007年8月份一则公开的税务新闻上看到,新沂市以电核税规范小钢厂税收征管,该市税务部门加强与供电等部门协作,准确掌握全市范围内33家小钢厂的生产经营第一手资料,通过比对每月用电量、入库税款以及总体税负,推算出产量和用电量的配比关系,按照每耗用1000度电月税费最低5元的标准进行核定征收,2007年1至6月份共组织入库税费128万。
前述不愿具名的苏北地区官员向记者表示,新沂的“地条钢”企业“都是通过招商引资过去的,只要政府打击就有‘内部人士’通风报信,赶紧停止生产,厂子佯装关几天,等检查人员走后再开工,俨然形成了一条‘生产―打击―保护―停工―再开工’的利益链条。”
“地条钢”企业不仅给基层领导带来了招商引资政绩,帮助他们获得升迁,记者在近年来的采访中了解到,“地条钢”企业还为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财富,他们中有的人入股“地条钢”企业获得大幅收益,还有的对招引来的“地条钢”老板吃拿卡要,进行权力寻租。
据江苏质监部门官员透露,涉及“地条钢”生产流通的各类监管者包括供电、质监、环保、工商、镇政府等,这些部门的部分执法人员可能雁过拔毛,存在监管寻租空间。面对违法生产方,执法监管容易造成执法寻租,所谓“水过地皮湿”“过手都留油”,有些监管部门人员只要过手就想留下一些好处,何况面对的监管对象本是违法生产的“地条钢”企业,老板本身就通过游走在灰色地带以获得生产经营空间。“这些潜规则及关系运作,‘地条钢’老板都懂,如果这个老板‘不会来事’,他在当地连一天也生存不了。”
而这一条利益寻租的链条甚至延伸到了某些不法小媒体和假记者,他们也成了“地条钢”老板利益输送的对象,“送钱封口”变成了约定俗成的“潜规则”。有“地条钢”老板曾向记者抱怨说,“有时一天要来五六拨自称是哪哪媒体的记者,弄得我们精疲力竭、压力山大、难辨真假。”
2011年,在江苏洪泽县一家“地条钢”厂,一位林姓老板拿出一大堆各路自称“记者”的名片说,这些都是来过的,“有些人已经来过一次,结果没过几天换了一张名片又来了,名片上的姓名变了,但人还是那个人。”
一位中央级媒体的记者向《中国经济周刊》讲述了一次在江苏采访“地条钢”的尴尬经历。
2010年9月,在江苏邳州,这位中央级媒体记者一行三人在达戴庄镇一家“地条钢”厂门前敲门时,里面突然从紧闭的铁门下方扔出四五张百元大钞,正当记者困惑时,一位路过的村民反问道,“你们是记者吧?为什么不捡起走啊,这是钢厂老板给你们的辛苦费,最近钢厂效益不好,只能给这么多了,记者来了都是这样的。”这令他们非常愤怒和尴尬。
“现在彻底不行了,这次中央动真格了”
2016年11月底,国务院调查组向江苏反馈意见后,江苏省政府于11月28日下午紧急召开“全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及‘地条钢’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各地上报辖区内钢铁产能设备清单,坚决退出江苏省生产“地条钢”的工频炉、中频炉等违法违规产能。
随后,根据此次会议要求,对确定的“地条钢”生产企业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一周内全面拆除用于生产建筑用钢的中频炉、工频炉。去年11月30日起,分别由江苏省发改委、经信委牵头,组成两个调查组,赴全省各地检查,根据掌握的企业名单,逐个企业检查,督促工作落实,并在去年12月15日前坚决整治到位。
“现在彻底不行了,这次中央动真格了。”上述那位曾经“隐身”苏北、现已关停的“地条钢”厂老板对《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5月15日至19日,国家督查组到江苏省开展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5月19日上午,在省政府意见反馈会上督查组充分肯定了江苏省“地条钢”取缔工作,认为切实做到了“四个到位”,即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职责分工落实到位、责任追究落实到位、排查处置落实到位。根据本次督查情况看,已取缔的“地条钢”生产企业没有死灰复燃、异地转移和“以停代关”的情况。
整治江苏“地条钢”
2016年7月19日
中央电视台曝光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
2016年8月1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在全国开展一次对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专项督查。
2016年8月24日至9月2日
按照国务院工作部署,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专项督查。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带队对广东、江苏和浙江进行专项督查,审阅了三省有关化解过剩产能相关的文件、资料,与有关部门、企业进行交流座谈,实地查看8个地市共22家企业。
2016年9月12日
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江苏省新沂小钢厂违法生产销售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2016年11月2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发现的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未批先建边批边建钢铁项目、江苏新沂小钢厂生产销售“地条钢”等顶风违法违规、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经营秩序问题,国务院决定派出调查组,予以严肃查处,对相关责任人严厉追责问责,并公开通报调查处理结果。
2016年11月27日起
江苏全省持续开展了“地条钢”违法生产排查整治行动。
2016年11月30日起
江苏省启动专项问责,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员。
2016年12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国务院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和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工作的汇报。江苏省副省长马秋林被行政记过。
2016年12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苏华达钢铁有限公司和河北安丰钢铁有限公司违法违规行为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对外发布。
2017年5月15日至19日
国家督查组到江苏省开展取缔“地条钢”专项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