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付鹏付鹏的财经世界
【首先关于铁矿和澳元,从去年的背离阶段,我的日记里就写过比较详细的论述,请先查阅这两篇去年的日记内容后再阅读本篇追踪记】
【数据的背后】:澳元和相关商品的背离
澳元和铁矿背离【续】
2016年末的最终的那一轮澳元和铁矿石的背离以铁矿的价格调整而告终,再到2017年年中的第二轮行情中,这个时候澳洲的经济情况也有了一定的好转迹象,创纪录的中国对铁矿石的进口也却是带动了澳洲矿业上游的企稳迹象,但似乎这个迹象并不足够强劲,虽然汇率市场上也在这个相应的真空期里有着强烈的预期(预期经常项目改善可以推动澳洲经济引擎进而带来加息的预期)进而选择忽略利差因素选择推高了澳元,但是很快进入到Q3季度后,澳洲央行的声明和经济数据都不断的证明当下由中国的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对于澳洲经济的)传递深度仍不足够广泛;
最近又再次出现了铁矿和澳元的背离,当然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在中国发出冬季限产令之后,减产导致部分螺纹钢产品供应短缺,市场继续自我强化的推高中国的黑色价格,也造成了钢厂疯狂的利润,在过高的利润预期下,由于需求并没有出现大幅度萎缩的预期和迹象,而螺纹钢的供应政策性约束又是一个刚性的,尽管港口库存刷新新高,但是市场的解读则是钢厂原本的厂库库存很低,两者之间有一个缩短原料流程的变化,那么市场的预期就转变为钢铁价格强劲鼓励中国钢厂明年初补充铁矿石库存,所以当钢厂利润超级好的时候,一些投机者基于的逻辑则是选择买入铁矿但却并不做空螺纹;
而澳元的疲弱依旧是和澳洲本土经济前景的预期相对应吻合,这样的背离其实和去年的情况我认为也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前两年澳洲的正反馈的末端带来的房地产热的负面影响仍在继续发酵,薪资的增长和消费的疲软也从经济的另一个角度制约了经常项目受到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改善幅度,也导致了澳洲联储当下的观望真空期变得更长了一些;
但是美联储加速的货币政策常态化却不断的推动着美债收益率曲线抬升和扁平化的进程,这对于澳洲经济的各个部门的负债端有着比较大的负面冲击,澳洲和美国之间的2年期利差继1997年-2001年上次倒挂以来,这个月首次上升至高于澳大利亚的水平,1997年澳大利亚与美国2年期利率上次出现负利差之后,当时对澳洲的冲击则更为的严重,最后导致了澳元后来的汇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行,澳元/美元至1998年底下跌近25%,经过18个月的复苏后又下跌了28%,直到2001年4月跌至0.4776的历史低位。
现在的情况或许要比当年情况要好一些,情况更多的不像是1997年而更像是1999-2000年的情况,中国的2016年启动的供给侧改革从某种程度上拯救了澳洲,使澳洲避免了1997年那样的双杀局面(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项和基本收入以及资本项目同时负(正)反馈);当年中国的力量远不如现在重要,虽然朱 基总理在1998年也启动了类似2016年一样的供给侧改革政策,但更多的只是稳定了当时进一步恶化的全球一体化经济的循环;
这一轮中国政策制定者做出的反应要早于1997年的情况,中国本身的这轮供给侧改革也是从某种角度来说降低了自身经济可能出现大幅度风险的对内调整,供给侧改革催生了之前风险性经营部门利润的快速恢复,大幅度的降低了经济放缓的风险,这对于澳洲而言更多的稳定性随着2016年启动的中国供给侧改革从经常项目的商品和贸易项目上传递开并且缓和了澳洲重要的经常项目下的逆差,但是实质今日我们只能说是缓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澳洲的风险只是降低了,还不能说完全离去),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2017年大部分阶段,澳洲经常项目下商品和服务带来的经常项目的改善却被基本收入这一项所冲抵,而经常项目下的基本收入这一项则更多的和负债,利率有更大的关系;
事实上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澳美利差已经出现了1997-2001年的苗头,但是汇率却似乎保持比较的淡定的原因, 当下的澳元的情况可以说要比当年要强一些,也正是源于中国的率先行动;
现在对于澳洲来说,可以说一正一反相抵在这里,而不再是前两年的强烈负(正)反馈的循环,2018年澳元的走势可以说就在这两个因素之间来决定,如果非要做出一个判断的话,我倒是倾向于把利率抬升和扁平化带来的风险放在前面,大于中国供给侧带来的冲抵和缓和效应,这样或许澳元不会再现当年1997-2001年那样的跌幅,但也谈不上例如2002年开始那样大周期一般的乐观正反馈的强势;
--拓展阅读--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 )是亚洲第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亚洲第一家能源期货交易所,开创了以别国股指为期货交易标的物的先例,1999年12月1日,新加坡证券交易所(SES)与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SIMEX)合并,成立了目前的新加坡交易所(SGX) ;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对冲研投。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