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许孝如
商品期货市场在褪去2016年“牛市”的耀眼光环之后,今年的剧情变得跌宕起伏。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12月25日,追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今年录得了4.69%的涨幅。在47个品种中,有28个品种实现上涨,19个品种下跌,其中有10个品种涨幅均超20%。
从数据看,商品市场整体依旧呈现上涨格局,但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下降26.66%和3.81%。不仅如此,今年的商品市场震荡开始加剧,行情走势曲折。
黑色系再领风骚
2017年涨幅最大的五个品种分别是胶合板、焦炭、硅铁、螺纹钢和硅锰。胶合板涨68.32%,为商品中涨幅最大的品种,焦炭、硅铁、螺纹钢的涨幅也均超过30%。
表现最好的板块是黑色系品种。整个板块中,除铁矿石以外,其他品种均实现较大涨幅。原料中,焦炭、硅铁、硅锰涨幅均超过20%,其中焦炭涨幅最大,为39.43%;成材中,螺纹钢、热卷、线材均超过10%,其中螺纹钢涨幅最大,为36.45%。
其次是有色板块。沪锌、沪铜是有色中涨幅最大的两个品种,沪锌涨20.53%,沪铜涨19.44%,站稳5万元/吨大关;此外,铝、镍和铅也有不错表现。
表现最弱的是农产品(000061,股吧)板块以及化工板块的部分品种。橡胶是年度表现最差品种,跌幅超过20%。油脂板块跌幅最大,其中豆油跌19.55%,棕榈油跌17.19%。
行情曲折 震荡加剧
虽然追踪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录得4.69%的涨幅,使得2017年商品整体依然处于上涨格局,但是,今年市场活跃度和趋势度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市场波动明显加大,牛市不在,市场赚钱效应不足。
西南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史光达表示,2015年底,全球经济开始步入复苏,走出金融危机后的漫长的调整期,叠加国内供给侧改革,催生大宗商品2016年牛市行情。与2016年相比,2017年的商品期货市场发生较大变化,趋势性明显减弱,波动有所加大。
史光达说,今年商品市场的表现可以分为上下半年两部分来看,6月份又恰巧成为上下半年的风格转化的拐点。上半年,市场笼罩在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的担忧之中,对商品需求过于悲观。同时,对于商品供给,市场又担心限产执行力度不足。最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担忧导致整个上半年商品市场普跌。
下半年,市场开始逆转。一方面,6月底的房地产和工业数据表现均超出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限产执行的严格程度超出市场想象,下半年多数品种走出一轮行情,尤其是黑色系,其中螺纹钢创出最近四年新高。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金融市场部报告认为,2018年大宗商品市场交易主线为两大利多和两大利空。“两大利多”是全球需求改善与中国去产能;“两大利空”是全球央行收紧政策与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