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原油产量更多地受限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那么炼油能力和成品油产量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石油工业水平。比如中国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分别仅占全球总量的1.5%和4.3%,却拥有全球近15%的炼油能力,支撑了国内庞大的成品油消费需求。同时,因为炼油产能与石油消费的地区分布并不统一,成品油贸易是全球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2016年石油贸易总量的1/3,但呈现出与原油贸易不同的格局,如中东地区的原油出口量占全球的46%,但成品油出口量仅占全球的16%。本期数说能源将介绍全球炼油能力与成品油贸易概况。
亚太搅动全球炼油格局
文•本刊特约撰稿人蔡斌
成品油消费与贸易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成为了最热门的讨论话题。2011~2016年间,全球煤炭消费下降了2%,但成品油消费的增长趋势并没有改变,累计增长了7.1%,超过了同期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比例(6.6%)。
2016年,全球成品油消费量达到了9656万桶/日,美国、欧盟、中国是最大的成品油消费地,分别占全球的20.3%、13.4%和12.8%。
与原油一样,成品油也是全球性的大宗贸易商品。2016年全球成品油贸易总量达到11亿吨,约为原油贸易总量的一半,占全球石油贸易总量的1/3。相比于2001年,2016年全球石油贸易总量增长了10.6亿吨(增长率为49%),其中成品油贸易总量增长了6.3亿吨(增长率为130%),占石油贸易增量的6成。
从贸易流向来看,成品油与原油有着不同的贸易格局,交易也更为分散。资源禀赋不再是成品油出口的决定性因素,同时还受到石油工业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贸易总量(进口加出口)方面,亚太、欧洲和美国分别达到了8.0、3.3和3.1亿吨/年,占全球总量的65.3%。
作为原油出口中心的俄罗斯与中东,在成品油市场上仍然是净出口地区,净出口量分别为1.49亿和1.29亿吨/年。美国是全球第二大原油进口国(3.69亿吨/年),但同时又是全球最大的成品油出口国(2.03亿吨/年),净出口量亦达到1亿吨/年,仅次于俄罗斯和中东地区,充分体现了其炼油工业的竞争力。扮演相同角色的还有印度,作为全球第四大原油净进口国(2.12亿吨/年),其成品油净出口量达到了3200万吨。欧洲和除印度之外的其它亚太地区在原油和成品油市场上均处于净进口的地位,净进口量分别为6900万吨/年和1.86亿吨/年。作为原油净出口地区的非洲、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南美洲,则因炼油能力有限,在成品油市场上处于净进口地位。
炼油产能分布格局
2016年,炼油产能(以下简称“炼能”)最大的美国、中国、欧盟分别占全球总量的19.1%、14.6%和14.2%,三个地区的总和占全球的近50%。亚太地区的炼能占全球1/3,除中国外,印度、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四国的炼能总和也占到了全球的13.3%。
1980~2016年间,全球炼能累计增长了1850万桶/日(增长率为23.4%),炼能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革。主要成品油生产国中,美国和俄罗斯的产能基本与1980年持平;欧盟与日本的产能则分别比1980年下降了690和200万桶/日,占各自产能的1/3;中国是此期间炼能增长最快的国家,共计增加1240万桶/日(或7.9倍),占全球净增长量的2/3;印度、韩国和沙特则分别增长了410万、260万和220万桶/日。
炼能从一个方面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炼油产量,而决定炼油产量的另一个因素是炼油开工率。在炼油开工率方面,全球平均值维持在80%以上。2011~2016年间,平均开工率最高的是俄罗斯,达到了91%;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的平均开工率也在85%以上。
中国的平均开工率为72%,仅高于平均开工率64%的非洲地区,2016年平均开工率升至78%,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5个百分点的差距。
未来炼能及成品油贸易展望
根据咨询机构PIRA和FGE等的统计数据,未来一段时间内,亚太、中东等地区的炼能将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相比于2015年将累计增长500万桶/日以上,占全球新增炼能的80%以上。
亚太地区将累计新增400万桶/日,其中,中国计划新建和扩建产能共计约300万桶/日,是全球最大的新增炼能来源;印度将累计投产约70万桶/日;东南亚、韩国等地的新增练能共计约80万桶/日。在此期间,日本则将关停炼能近40万桶/日。
中东地区将累计新增115万桶/日,占全球炼能的份额将升至10.5%左右。其中,伊朗和沙特将分别新增56万和40万桶/日。
未来,中东地区的新增炼能极有可能挤压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市场;亚太地区的新增炼能则因原料运距长及市场竞争加剧而面临更多挑战,澳大利亚和非洲是最可能的出口市场。
其他地区,拉美和非洲在出口原油的同时,将继续从其他地区进口大量成品油;美国因为油品过剩将继续增加出口,主要流向墨西哥、中南美洲和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成品油净进口量可能进一步增加。
文章来源于《能源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