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下旬,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疲态尽显,这不仅让我们产生疑问――持续上涨的玉米市场到底遭遇了什么?而仔细分析当前的市场形势我们发现,原来“拍卖”与“进口”直接或间接挡住了玉米价格继续攀升的路,终止了迈向“1元”时代的步伐。先说“拍卖”,在继山西地方储备玉米两轮投放后,上周内蒙古玉米拍卖启动且全部成交,体现用粮企业玉米吸纳水平依然较高,并且接下来吉林省储玉米拍卖即将登场,虽然在数量上难以明显打压市场价格走势,但是对市场心态及看涨预期的影响却不可小视。再说“进口”,谷物进口始终是国内玉米价格上行的无形“压力”,近日随着国内多地玉米进口配额下达,中国再度迎来一轮进口玉米买船小高峰,与此同时,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已再度“倒挂”超过一周时间,且未来前景堪忧。
国内玉米市场整体疲态尽显
1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玉米市场部分地区涨跌调整频繁,整体疲态尽显,其中华北“两周”行情结束,广东港口粮价跌势最甚,截止目前,华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连续大范围下跌,周内累计跌幅达到40-50元/吨,元旦以来“两周”大涨行情告一段落,调整后此轮涨幅依旧超过100元/吨。与此同时,东北港口玉米主流平舱价格阴跌,由1860-1880元/吨进一步下降至1850-1870元/吨,周比小幅回调10-20元/吨,自去年11月中旬此轮涨势开端累计上涨200元/吨,较去年同期高出370元/吨;蛇口港散船玉米报价1920元/吨,较1月以来最高位2000元/吨累计回调80元/吨,以此计算自去年11月中旬累计上涨100元/吨,较去年同期高出近320元/吨。此外,内蒙古玉米拍卖首战告捷,用粮企业和贸易商继续追高态度减弱,关内外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在整数关卡附近犹豫,目前三等玉米黑龙江地区主流挂牌价区间1500-1700元/吨,吉林地区主流挂牌价1660-1730元/吨,周比涨幅20-30元/吨,秦皇岛骊骅挂牌价1850元/吨,周比上涨30元/吨,山东深加工玉米挂牌价1880-1940元/吨,周比涨幅40-70元/吨。
“拍卖”削弱市场看涨预期
继山西地方储备玉米两轮投放后,拍卖“移师”东北,1月17日,内蒙古玉米拍卖启动,本次计划拍卖玉米3.1万吨,100%成交,起拍均价为1737元/吨,成交均价为1768元/吨,平均溢价31元/吨,体现用粮企业对玉米采购依然较高。紧随其后,1月25日吉林省储玉米拍卖即将登场,虽然从前三次拍卖来看,其供应量上难以打压现货走势,但是持续拍卖已然释放政策调控信号,下游贸易商和企业玉米收购追高心态已经减弱。
“进口”成为价格上行压力
进口谷物始终是国内玉米价格上行的无形“压力”,目前随着国内多地玉米进口配额下达至终端,中国再度迎来一轮进口玉米买船小高峰,与此同时南北港口玉米价格已再度“倒挂”超过一周时间,且未来前景堪忧。一方面2018年玉米进口配额陆续下达,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企业已获得2018年玉米进口配额,市场再度出现一轮买货询价小高峰,目前4月船期乌克兰玉米CNF报价212美元/吨,折算人民币完税成本1625元/吨,略高于美玉米1600元/吨以内的价格水平。同时,鉴于目前二季度船期乌克兰玉米进口成本较广东港口低300元/吨,美国高粱进口完税成本1880元/吨,略低于广东港口1920元/吨码头报价,新增法国大麦进口完税成本1650元/吨亦颇具比价优势,中国进口谷物的买船节奏需密切跟踪。另一方面南北港口玉米再度“倒挂”,现货贸易趋于清淡,目前我国广东港口玉米库存已达到近两年极值,南北贸易已出现倒挂,每吨玉米理论亏损40-50元/吨。
实际上,有关储备玉米提前“出库”以及进口谷物到货的担忧笔者在之前分析中早就提及,目前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各大企业备库即将结束,加之近期山西、内蒙及吉林中储粮分公司纷纷开拍,不排除后期各个省市中储粮分公司以及拍卖频率的增加。鉴于目前一方面北方粮价已处于相对高位,继续冲高稍显乏力,预计或“平稳”迎接农历新年,另一方面南方进口谷物库存已开始攀升,明显的内外价差成为其源源不断来华的动力,近期乃至春节过后南北粮价“倒挂“很可能将是常态,这恐怕也是大部分粮商年前黯然退出北方收购市场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