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恒生前海基金总经理刘宇
⊙记者 金苹苹 ○编辑 王诚诚
2016年7月1日,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恒生前海基金”)正式成立。作为一家拥有港资控股背景的基金公司,新公司甫一成立,便广受市场的关注。
当前,公募基金行业高手林立,行业竞争激烈。作为一家行业新秀,如何在强手如云的市场中立足,并探寻出一条特色化发展之路?
恒生前海基金总经理刘宇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公司成立初期,就确定了国际化发展的特色路径。但在当前,我们将立足眼前,积极布局基本的产品和业务,搭建好团队和各项业务的运作体系,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再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起步阶段须先打好基础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源自《道德经》的智慧同样适用于公司治理,在刘宇看来,当前公募基金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但资产管理行业所面临的发展前景也颇具诱惑力。对于新成立的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刘宇认为,当前市场中除了“大而全”的公司,部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小而美”的公司同样具备机会。因此,恒生前海基金的发展之路,遵循的就是走特色化之路。
据介绍,结合市场行情和公司自身的优势,恒生前海基金在年初发行的第一款产品沪港深新兴产业精选混合基金,便聚焦港股概念,力图发挥公司在港股投资领域的优势。
刘宇介绍说,恒生前海基金追求的是一种稳健的长期发展,在公司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工作是练好基本功。因此,2017年公司的重点工作是完成投研、销售及合规体系的搭建,使之规范化运行。此外,完善基本的产品线、打造优异的投资业绩同样也是刘宇主抓的工作。
用足股东资源 瞄准两大主攻方向
作为一家港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恒生前海的优势之一便是其控股股东――恒生银行。
据刘宇介绍,恒生银行旗下的全资附属公司恒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地区经营资产管理业务的历史超过20年,积累了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另一家恒生指数有限公司负责编制及管理恒生指数系列,所编算的指数受到市场认可,被广泛用作指数挂钩基金及衍生产品的追踪指数。
“利用恒生银行的已有资源,未来恒生前海基金的两大发展方向,便是跨境主题投资和发展指数类型产品。”刘宇说。
不仅如此,恒生前海基金的另一大股东前海金控(由前海管理局发起设立的国有独资金融控股公司)也对恒生前海基金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我们和前海金控也有很多沟通,将来会考虑基于股东的业务平台,尝试开展一些跨境投资的创新业务。”刘宇表示。
当然,打造跨境投资优势,同样需要拥有一个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团队。刘宇向记者介绍,在目前的投研团队中,具有香港市场背景的人才约占50%,这是恒生前海基金独具的特色。刘宇说,这些人才在不同的投资和业务领域都拥有自身的优势,团队的协同合作将会打造出更强的战斗力。
刘宇坦承,公司未来在打造跨境投资和境外资产配置方面,除了准备研发相关指数产品之外,在量化投资领域、基于基金互认制度衍生的其他业务等方面均有尝试的兴趣。
港股后市仍有机会
2017年以来,港股市场涨幅颇大。刘宇认为,究其原因有三个:我国经济企稳及企业盈利改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以及境内外部分资金的配置需求流向港股。
首先,由于港股市场的很多标的是内地企业或者业务与内地经济息息相关,刘宇认为,内地经济的企稳从宏观经济的层面对这些上市公司形成利好。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得以持续改善,估值得到修复。
其次,2016年下半年,深港通正式启动并且不设总额度,原沪港通的总额度也被取消,内地与香港市场的互联互通为内地资金配置港股提供了基础条件。
除了前述两大原因,刘宇还分析了资金配置需求对港股上涨的影响。他表示,港股通开通后,部分内地资金的跨境配置需求逐步兴起,一些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来投资港股,优化自身的资产配置。另外,刘宇认为,部分海外投资者消除先前的顾虑,回归香港市场,不断涌入的资金推动了港股市场的价值重估。
刘宇同时强调,虽然当前包括金融及科技板块在内一些公司的业绩十分出色,但由于港股前期涨幅较大,因此存在调整的压力。展望后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导致全球流动性的收缩以及风险溢价的上升,或将压制港股走势。
但是,港股“业绩为王”的投资思路仍将延续。刘宇表示,后期市场仍有机会,市场仍存在部分低估的板块。相对而言,他更看好业绩确定性高的科技企业、金融板块中的保险,以及汽车等行业中的优质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