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电池储能行业,竞争态势俨然趋于白热化,但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所以依旧阻挡不了那些拥有真技术、高市场份额的寡头企业盈利。而作为电池板块优质标的中的“海洋之心”――天能动力(00819)的“变现”能力绝对首屈一指。
最新公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天能动力凭借2016财年(销售收入215亿元人民币(单位下同),同比增长21%,净利润为9.0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的靓丽业绩,成功登顶,完美诠释了“电池龙头”的魅力。
带着绝对的优势,天能动力并未痴迷自己的成绩。相反,继续潜心经营,扩大市场占有率。努力终究会得到回报,2017年8月29日,天能动力提交了中期成绩单:2017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共计113.62亿元,同比增加24.8%;获得净利润近4.6亿元,同比提升13.5%,成功刷新营收、净利历史峰值。
也正因公司财务指标的正增长,业内相关机构根据横向对比的情况,将天能动力评为了“中国最赚钱的电池企业”。
业绩经得住业行验证,该股近期的盘面堪称“火力全开”。据智通财经APP观察,截至9月20日收盘,该股上涨近4个点,报7.87港元,成交量约1675万,成交额1.325亿港元。而加上业绩发布后的16个交易日,该股区间已飙涨了近30个点,表现让人惊喜。
市场趋于集中
“大而不强”的定论总是充溢着中国电池行业,但从规划数据来看,这一理论或正在被推翻。按《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国在2020年电池达到350瓦时公斤每,2025年到400瓦时每公斤,2030年达到500瓦时每公斤。在动力电池研发规划方面,到2020年达到300瓦时每公斤,成本降到0.8元每瓦以下。最新的规划中要求能量密度要达到500瓦时/公斤以上。从发展目标上看,可以说是中国赶超国外电池行业,预计2020年,中国电池行业的“大而不强”也就成为过去时了。
而国内电池企业发展规模也在显示,中国电池“大而不强”定论将成过去时。以比亚迪(002594,股吧)为例,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二,仅次于日本松下。而且在2016年比亚迪以全年10.02万辆的销量,同比增幅70%位居全球销冠。根据比亚迪2017年产能规划要求,2017年产能将达20GWh,是2016年的2.7倍。作为汽车企业的电池生产尚且如此,纯电池生产商――天能动力的集约发展规模更不在话下。目前,公司已具备锂电池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石墨烯锰基锂电池、智能云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的批量生产能力。
为增强集约化,2016年底,天能动力还投资了近50亿元的三大绿色动力能源项目开工,其“年产5GWh的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锂电池项目”顺利投产。项目全部采用进口设备,引进多条高度自动化产线,锂电池生产全程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达到行业最先进水平。三期扩产项目完成后,光锂电池总产能这块就将提升至8GWH。其中1GWh可根据客户订单情况进行磷酸铁锂、三元产品之间的切换,利于企业应对市场情况作出最快反应。
鉴于灵活的需求性价比,北汽、奇瑞、康迪、众泰、华晨、华立、南京金龙等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纷纷与天能动力达成了稳定且长期的战略合作。如此一来,天能动力不仅实现寡头,完成了集约化,还将倒逼那些“散、小”的生产企业退出电池行业。变现能力居第一
得益较高的集约化与强大的竞争优势,天能动力的盈利能力表现惊人。2016财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0.65%至214.81亿元;毛利率上升0.21个百分点至13.85%;净利润同比增长44%至9.06亿元。
凭借这一数据,在最新的《2016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天能动力一举击败所有对手,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进一步巩固了龙头地位。数据显示,2016年度中国电池行业百强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超过2892.48亿元,同比2015年的2170.9亿元增长33.2%。新一届百强中,共有铅酸蓄电池企业30家,销售收入975.77亿元,占比33.7%;锂离子电池企业38家,销售收入1035.15亿元,占比35.7%;锂离子电池模组企业6家,销售收入261.55亿元,占比9%;锌锰/碱锰电池企业8家,销售收入138.11亿元,占比4.7%;镍氢/镍镉电池企业9家,销售收入26.9亿元,占比0.9%;锂一次电池企业3家,销售收入13.28亿元,占比0.46%;材料企业18家,销售收入270.12亿元,占比9.3%;设备企业2家,销售收入19.29亿元,占比0.6%。本届百强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家,超过50亿元的有17家;超过20亿元的有37家。
从各项电池生产企业排名中不难发现,天能动力的业务范围明显更广泛,业务增长点更多。另外,就营收、净利润而言,天能动力也处于同业中最强位置,无疑证明了自己是“中国最赚钱的电池企业”。
盈利风头持续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