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长城汽车(2333.HK),在沉寂了近4个月之后,以一根大阳线走近了大家的视野。
就在大家刚从国庆假期回来上班不久之后,一则关于长城的消息,上了各大媒体的版面:长城将于宝马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且公司地址大概率落户常熟市。这是其一,其二,前日长城又碰巧发布了9月份的销售数据,环比大涨38.5%,超过吃瓜群众的预期。
在这样两个双重利好之下,长城大涨14.37%,盘中一度触及20%的涨幅。有时候港股疯起来,自己都怕。
话说回来,长城的这跟大阳线已经憋了好久好久。
格隆汇在6月初连发两篇关于长城的文章,主要阐述了长城是一场拥挤的做空交易,最后空头必将失败。
《决战长城(2333.HK):中外资定价权的天王山之战》
《宜将剩勇追穷寇――再战长城(2333.HK)》
之后长城在多方面因素的促成下,收获了一大波涨幅,狠狠的逼了一把空。但自7月之后,便横盘多月。随后,因为经历了2季度官降清库存,导致中期净利“腰斩”,虽然股价依旧纹丝不动,但这还是让诸多投资者对其下半年业绩担心不少。
面对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魏老板明显不甘人后。先是陆续投放全新H6、WEY品牌等多款重磅车型,8月更是传出欲收购全球知名SUV品牌Jeep,9月底公告入股澳洲锂矿公司,最后是昨日与宝马“联姻”的传闻。虽然收购Jeep一事告吹,但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长城汽车最近一直很骚动。
那么,借力大幅回暖的“金九”销量数据,以及近期一系列骚动的布局,四季度,我们是否又到了三战长城的时候了呢?
一、9月销量环比大涨,长城依旧是SUV一哥
长城一直被人诟病的就是车型单一,市场总是担心,万一曾经的爆款不再火爆,那是不是就是狗带的节奏。
曾经的长城,靠着低端SUV打天下,但是一旦想往中高端走,比如哈弗H7-9之类的就开始卖不动了,么个月也就小几千甚至几百的销量。于是,魏老板用自己的姓,命门了新的品牌,WEY,开始进攻合资厂商的中高端市场。起码从目前看来,低端的长城还是大哥,中高端的增长也让人欣喜。
不管怎么说,数据来说话,我们来看看长城的销量状况。
10月10日晚间,长城汽车公布了9月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其9月销量10.20万辆,较之8月7.37万辆,环比大涨38.5%,同比增长4.46%;1-9月累计销量70.55万辆,同比增长2.25%。
为什么说这样的销量表现胜于市场预期呢?主要有如下3点:
1)4.46%的同比增速是长城近七个月以来最大增幅,远超原先市场悲观预期;
2)WEY品牌VV7和VV5两款车型合计销量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20万辆;
3)哈弗H6以 4.52万辆击退宝骏510的 4.10万辆的冲击,稳住SUV冠军宝座。
具体到车型方面,9月SUV销量8.98万辆,同比上升2.44%,环比大涨37.58%,依旧是销量中坚。其中,哈弗SUV销量7.78万辆,同比下跌11.27%,但环比大涨33.94%。哈弗H6;高端品牌WEY系列首次破万,合计1.20万辆。
此外,通过详细对比月份销量数据,可以看到,由于长城自今年3月中旬开启10亿红包促销活动,清手动挡车型库存,这对2季度的销量表现产生极大影响,导致4-6月长城月度销量同比出现负值。而官方降价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中期净利“腰斩”。
不过,这样的局面自3季度已经迎来改善。随着2季度库存清理完毕,以及全新哈弗H6和M6、WEY VV7和VV5的陆续投放及释放产能,自7月起长城整体销量实现同比正增长,增幅在9月更逐步扩大至4.46%。
上述数据表明,长城的新产品战略正在奏效。同时,全新H6、高端品牌WEY等新车型的推出对于整体销量回暖而言,功不可没。
说了这么多,长城作为传统自主三强之一,其今年前3季度的表现与另外两者吉利、长安比较起来如何?
吉利由于今年的开挂表现,正逐步拉近与第一名长安的距离。长城虽然暂时落后,但与长安的差距并未扩大,他还是自主第一梯队的一员。
二、中外资博弈已悄然发生变化
长城以前因为基本面不如吉利汽车,车型单一,所以总是外资做空的对象,并不断发布做空报告,一度未平仓股数占到了港股总流通股本的25%左右。
由于外资做空,今年长城股价经历了两次大跌。
第一次是3月17日,长城推出10亿红包营销活动,被各大外资机构解读为长城要打价格战,便推测长城今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将明显下滑,甚至不增反降。受此影响,3月17日当天长城股价下跌8.87%。
第二次是4月27日,长城公布17年一季度报,显示1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净利润同比下滑18%。其实净利润下滑的主因是1月份员工薪资调整和年终奖计提方式改变使成本和费用增加5亿。但当天外资大行再次发布做空报告,称长城一季度报验证了他们的预期,重申净利润不增长的逻辑。
但是与外资相对应的是,内资通过港股通,一直在默默加仓,港股通持股量也大约占到港股总流通股本的25%左右,和外资的做空量基本接近。
于是,便出现了内外资相互对决,决战长城之巅的盛况。
而就在当前长城销量大幅回暖之际,市场上中外资博弈也悄然发生变化。
先来看看内资情况。截止最新数据,目前港股通合计持股8.06亿股,占港股流通总股本的26.0%。可以看到,即使在2季度长城销量不佳的情况下,北水始终看好长城。目前,港股通持仓比例也基本在26.9%的历史高点附近。
再来看看外资空头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自6月11日格隆汇刊发文章《决战长城(2333.HK):中外资定价权的天王山之战》之后,隔日起长城开启了一波大涨,并导致外资空方逐渐翻多。
而期间空方虽曾有卷土重来的苗头,但未平仓数量下降的整体趋势一直延续至近期。看来在长城横盘的4个月间,做空势力已经悄悄的在撤退了。
此前,中外资围绕长城的多空博弈,可谓针锋相对。也正是这样截然相反的观点使得长城股价在双方拉锯中震荡起伏。
而如今,空头数量不断下降,原本相反的两股力量正逐步达成意志统一,再加上昨日的大幅上涨,空头的势力更加岌岌可危。因此,只要长城第4季度销量持续回暖,长城股价必将再次迎来一波上涨。
三、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长城不再闭门造车
其实,今年以来,长城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长城。
以前提到长城,在我们的固有观念中,长城素来是闷头造车的典型代表:对于员工的军事化管理、坚持“零广告”策略。不过,这一切自高端品牌WEY发布以来已经发生极大转变,长城变“骚”了。一会儿和这个打打情,一会儿再和那个骂骂俏。
首先是针对高端品牌WEY新车型投放巨额广告,在此变化下,VV7销量逐月攀升,6月3166辆、7月6075辆、8月7197辆及9月的7444辆。同时,8月底上市的VV5首月即取得4569的亮眼表现,可见长城的高端化目标正在顺利推进。
随后在8月,长城又向市场扔了个“炸弹”――长城有意收购全球知名SUV品牌Jeep。虽然该事件之后告吹,但长城明显已不再一味闷头造车。
而面对2018年4月起实施的“双积分”政策,9月28日,长城汽车公告称,将入股澳洲锂矿公司Pilbara Minerals 5600万股新股,交易金额为1.46亿人民币。
根据协议,长城最多可包销该公司Pilgangoora锂矿项目锂辉石精矿15万吨/年。显然,继此前入股河北御捷之后,长城汽车期望通过卡位锂资源储备,为未来新能源产品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锂矿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的原材料,国内工业级碳酸锂价格从2015年平均4.8万元/吨猛增至目前的15万元/吨。
最后,把时间拉回昨天,一条“宝马与长城将要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目前已经在寻找厂址”的消息燃爆整个汽车圈。虽然合资双方均未给出官方回应,但相信凡是都不会空穴来风。
如果该传闻坐实,那对于长城将有何益处?
首先,不管是哈弗品牌还是高端品牌WEY,都有望受益于宝马领先的产品制造工艺;其次,长城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落后,而宝马在新能源上的成功有目共睹,合资公司若造电动车将极大排解长城新能源积分困境。
以上一系列动作,明显表明长城已不再一味闷头造车,它开始搞事情了。从Jeep到宝马,长城似乎也想玩一场1+1大于2的游戏,有时候合作往往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
四、总结
进入“金九银十”传统行业旺季,长城的新产品战略正在奏效。尤其是全新H6、高端品牌WEY的持续发力,助推了整体销量环比大幅攀升,并实现近7月最大同比增速。在坚实的基本面下,做空势力的根基也发生了动摇,纷纷撤退。
所以这是一道送分题:
以前股价不涨是外资空,内资买,现在外资空翻多,做空量一直在下,请问长城是该涨还是该跌。
最后再公布一个小彩蛋:
长城汽车期权持仓量最大的是在11.5块钱有3.3万多张的看涨期权,到期日是12月底,昨天大涨之时,这位大哥又加仓了3000张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