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全球经济金融大事不断、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港股市场总体表现良好,如恒生指数持续上行、日均成交额显著增加、首次集资活动较为畅旺。本文从2017年港股表现入手,分析影响未来港股走向的主要因素,并对2018年港股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1今年恒生指数创10年新高
2017年港股一改2016年下半年以来波动下挫的颓势,近期更超越2015年“大时代”的升幅,指数创10年新高,日成交额较2016年有显著改善。
恒生指数持续上行 2016年下半年恒生指数自年内高位(24098点)一路下挫,回吐了之前所有上涨点数,全年几近平收,升幅仅为0.39%。2017年前10月,恒生指数保持均匀升势,分别按年上升18.7%、24.2%、16.1%、16.8%、23.3%、23.9、24.8%、21.7%、18.3%和23.2%,恒生国企指数同期亦顺势上升,但波动较恒指略大,分别按年上升19.0%、30.1%、14.1%、14.3%、21.8%、19.0%、20.9%、18.4%、18.3%和20.4%。11月14日恒指触及10年新高29320点,截至11月20日,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分别收于29260点和11538点,较2016年底水平(22001点和9395点)分别上升32.99%和22.81%。
港股成交显著改善 2016年港股日均成交由2015年的1056.3亿港元大幅缩减至669.2亿港元。2017年1月,港股日均成交仅为572亿港元,创下2014年6月(当月514亿港元)以来最低纪录。随后,恒生指数向好,港股成交触底反弹,连续9个月高于740亿港元,多个交易日成交连续突破千亿港元。至2017年10月底,港股累计日均成交额833亿港元,较2016年同期671亿港元上升24%。
各项技术指标趋好 一是市盈率上升。港股平均PE值自2011年长期徘徊于10倍左右水平。随着股市向好,PE值在突破15倍后连续上扬,接近16倍水平。二是波幅指数变化不大。反映恒生指数未来30天趋势的波幅指数在6月9日触及11.36点的年内低位后上行,8月11日达19.59点后持续回落,11月基本徘徊于13至14点区间,显示恒生指数未来波动性不会急剧增加。三是沽空活动未见畅旺。与波幅指数一致的是,近期市场沽空率普遍位于9%至13%区间,恒生成份股沽空率从19%回调至16%左右,市场情绪相对平稳。
全球股市普遍回暖 2017年全球股市普遍向好,主要市场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幅。无论是发达市场还是新兴市场,股市指数均有不错表现,恒生指数成为全球表现最好指数之一。港股表现亮丽反映了国际股市乐观情绪,以及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正面期待:一是港股价值洼地是吸引资金进入的主要诱因。作为成熟发达市场,港股估值长期低企,一度引发投资价值逐渐丧失的争议。2017年以来的较佳表现,实际上反映投资者价值偏好的回归。二是港股国际化特征显著。从指数表现来看,国际资金较多的港股涨幅明显高于内地A股。从换手率来看,港股目前56%的水平远低于内地的666%,显示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格局并未逆转。三是互联互通对市场影响力持续上升。2017年港股上涨态势与内地资金通过该机制持续流入有很大关系,南向交易推升市场向好,且南向交易普遍高于北上,反映在内地资本市场未全面开放的情况下,香港仍是境内外投资者投资“中国概念”的最佳场所。
2明年港股有望波动上扬
笔者认为,影响港股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率、资金、基本面(经济增长、企业盈利等)、技术值以及外围市场表现等,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时点相互转化。尽管面临美国加息、缩表并行,英国“脱欧”以及各类地缘政治事件频现等冲击,但流动性充裕、资金流向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向好、企业盈利改善等叠加技术因素吸引、两地联通融合,预计为下一步走势增添更多正面支持。
市场利率温和上升 历来香港的基础利率走势与美国同步。预期2018年美国加息较为温和,市场利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香港市场反映银行平均资金成本的综合利率仍处于历史低位。利率水平较为温和,理论上有利于股市向好。
全球流动性较充裕 从全球流动性来看,尽管美国步入加息周期,但加息幅度尚属温和,而欧洲、日本不会急于收紧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仍维持稳定(短期内加息可能性不大),全球市场仍“不缺钱”。从资金流向来看,由于美国加息较温和,新兴市场连续吸引资金流入。从港汇指数来看,尽管多数时间港元转弱,但尚未出现资金大幅流出的迹象。至11月15日,香港银行同业市场总余额达1797.17亿港元,相信香港市场资金总体维持宽松水平。
基本面因素向好 今年三季度香港经济受惠于内需强劲和外需转强,按年实际增长3.6%,全年预计增长3.7%。从前景来看,作为自由开放小型经济体,得益于全球经济改善,进出口表现良好、零售消费不再萎缩以及劳动力市场平稳,2018年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截至11月15日,沪深两市共有1239家上市公司发布2017年全年业绩预告,其中,有957家公司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占比达77.24%。在本地企业方面,涉及零售、奢侈品消费、餐饮等领域的上市公司业绩再度大幅下滑的可能性不大,总体盈利有望稳中略升。
技术因素吸引力发酵 港股目前市盈率与历史高位(1999年与2007年分别为26.73倍与22.47倍)仍有一定差距,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并不算高。特别是与内地A股市场比较,恒生AH股溢价指数一直位于130点左右,港股在技术上仍存在上升空间。另外,通过对上证红利(510880,基金吧)指数、深证红利指数和香港恒生股息累计指数的比较,不难发现,沪深红利指数5年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1.82%(至2017年9月)和3.25%(至2015年底),恒生股息累计指数近5年(至2017年10月)上升57.27%,远高于同期恒生指数30.51%的升幅。可见港股市场的股息回报仍有优势,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外围市场持续转好 美国股市方面,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与温和加息背景下,加上特朗普税改等新政落地,三大指数估计将维持缓升态势。在内地股市方面,随着内地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创新及各项改革措施逐渐落实,金融市场各项监管措施和规范化建设深入以及企业盈利持续好转,趋稳行情仍将维持。因此,港股可从外围市场受到不少益处。
两地资本市场融合 随着香港在国家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中的角色持续强化,在“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过程中,“沪深港通”及债券通优化、更多两地基金互认产品陆续出台等将会对市场成交有一定提振。
综合而言,2018港股市场或难再现凌厉升势,维持波动上扬的机率较大,恒生指数或触及34000点。在成交方面,全年将维持日均950亿港元左右水平。
3香港IPO表现良好
截至2017年11月中旬,全球有逾1450家企业进行首次集资活动,创2007年以来的新高,集资总额逾1700亿美元,仅次于2002和2007年。在全球IPO普遍回暖、港股气氛向好带动下,香港IPO活动仍呈现良好表现,但恐难实现在全球新股集资市场的三连冠。主要表现如下:
新股集资总额下降 2017年2月,香港集资金额为31.49亿港元,创下2011年以来的当月新高。从前10个月的表现来看,5月创7年宗数新高达29宗,但仅有3月集资超过140亿港元(最高仅为193亿港元,远逊2016年9月592亿港元水平)。截至10月底,IPO金额为892亿港元,较2016年同期的1674亿港元大幅下降46.7%。同期,新上市公司为131家,同比飙升39%,更是近年少有的水平。
新股股价表现好转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港股个股屡遭做空机构操作的情况,在股市气氛总体向好的基调下有所好转,下半年上市新股首日破发鲜见,股价“潜水”现象有所改善。此外,内地企业集资占比仍高。2017年10月底的数据显示,相关中国股份(H股与红筹股)IPO金额564.52亿港元,占港股IPO金额的比重达73.38%。
香港集资列全球前茅 从WFE9月底的统计来看,在IPO数量方面,深圳股市、上海股市分别以177宗和173宗名列冠亚军,紧随其后的则是港股市场106宗。在集资金额方面,纽约交易所以203.65亿美元位居第一,上海、香港分别以154.21亿美元和109.97亿美元位列第二、三位。
展望明年,除港股气氛趋于乐观外,还有以下有利因素:一是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意愿并未减弱。内地监管部门IPO审核程序有所放缓,以2017年10月为例,两市场预先披露企业74家,但月内上市仅为27家,急于寻求融资的企业势必选择来港上市。
二是港股上市资源较为充足。截至10月底,港交所已接受上市申请279家,批准上市申请161宗,已批准未上市的公司有25家,处理中的上市申请有176家。
三是海外推广与营销持续。据悉,越捷航空、俄罗斯能源、Euro Sib Energo、南非Lontoh Coal、蒙古Energy Resources及Agrifirma Brazil 计划来港上市。粗略计算,全年港股IPO集资金额可望达到1200亿港元。
(作者系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