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港交所两项重大改革意欲何为?

时间:2017-12-23 00:57:00

桂浩明

日前,香港联交所宣布进行两项重大改革:允许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发行股票并上市、允许经营亏损且没有主营收入的生物医药企业发行股票并上市。这两项改革,尽管只是涉及对上市公司的门槛限制,但却体现了其巩固国际金融转型地位的大战略。

众所周知,香港联交所基于维护广大普通股东权益的考虑,一直秉承同股同权的原则。也就是上市公司在治理结构上应该明确规定每份股票的权益都是相同的,不管它是由发起人持有,还是为社会公众股东在二级市场买入。这个原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适用的。而且,长期以来香港本地上市公司大都也是股权较为集中的,无论是控股股东还是中小散户,一般也没有设置同股不同权制度的需要。

不过,进入新经济时代,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一些高科技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融资,而其创始股东因资金有限而无法追加投资,只能在市场上融资,这导致股权不断被稀释。如果实行同股同权的话,他们就将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而这对于一个创新特征明显且还没有完全成熟的企业来说,离开了创始股东是非常不利的,于是也就有了同股不同权的设想。最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了,马云及其团队成员在公司的股权并不多,但是对企业的影响力很大,而要保持企业按照马云们的思路发展,就有必要在公司上市以后继续维护其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即包括在提名董事会成员等方面,赋予马云及管理团队所持股权以超出股份比例的权力。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制度安排,当初不能被香港联交所所接受,结果就是阿里巴巴远赴美国上市。而香港联交所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从适应形势变化,支持、扶持高科技企业上市的角度出发,可以实行同股不同权的制度。于是也就有了如今的这项改革。

至于允许亏损且没有主营收入的企业募股及上市,则是一项更为具体的改革。香港市场对于上市公司通常没有具体的盈利要求,完全是市场化操作,但基于稳健性的考虑,还是要求企业有一定规模的主营收入,这应该说也是很合理的。但问题是,对于生物医药这个特殊行业来说,企业在没有拿到药品生产许可证时,是不可能形成主营收入的。而通过研发实验拿到药证,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与时间。如果一个新企业试图在这方面有所作为,那么它最需要资金支持的就是在搞试验且没有主营收入的那段时间。显然,香港联交所这样做,就是为了让此类颇为特殊的企业,能够享受到制度的倾斜,在资本市场上融到资金,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动力。

当然,无论是搞同股不同权,还是允许亏损且无主营收入的企业募股上市,都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前者很可能导致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后者则使得投资的风险敞口开得非常大。如果缺乏严格的监管措施,会成为市场的重大不稳定因素。但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做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要争取潜在的优质上市资源,提升香港联交所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力,从而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今香港的实体经济竞争力明显不足,经济空心化明显。而巩固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对于维护香港经济的稳定与繁荣意义重大。现在,随着各国、各地区证券化率的提高,好的上市资源已经不多,各国各地区资本市场竞争的重点,都开始放在高科技领域,这里虽然有高风险,但同时也是机会众多、存在高收益。与阿里巴巴失之交臂的经历,促使香港联交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才有了以上这两项改革。应该说,随着这些措施的落实,一定会有相应的高科技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募股并上市,既筹集了资金,也给市场带来了活力,能够起到多赢的效果。

作为境内投资者,当然首先对香港联交所的这些改革措施乐观其成,同时也不能不思考,境内的沪深交易所,在推动高科技企业募股上市方面,是不是还能够做些什么?而当下股市二级市场上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公司冰火两重天的表现,是否也存在有失偏颇的地方?

(作者系申万宏源(000166,股吧)证券首席分析师)

  • 上一篇:港股21日涨0.45% 收报29367.06点
  • 下一篇:沪深交易所发布港股通休市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