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博时基金张溪冈:“预期差”是掘金港股重要法宝

时间:2018-01-22 06:54:25

港股在开年后又给市场带来了惊喜,继美股、英股、印度股市、巴西股市接连创新高后,1月17日,港股刚刚开盘,即一举突破11年前的历史高点31958点,创下31983.41的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在10年前登顶期间,恒生指数市盈率为22.5倍,而创下历史新高的今日,恒生指数2018年市盈率却只有13倍左右。对此,笔者认为,港股估值在全球范围来看仍然偏低,依旧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港股牛市或仍可期。

资金面、基本面向好态势未变

股市表现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和资金面。从基本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显,美国保持强势、欧洲明显复苏、新兴市场国家大面积回暖。中国经济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见底回升,消费全面复苏、出口由负转正、投资稳定增长。尽管货币政策已经从宽松走向偏紧,实际利率水平也开始见底回升,但由于经济自身的复苏态势不可逆转,国民消费意欲旺盛,企业投资意愿增强,货币政策的收紧并不会导致经济大幅放缓。另一方面,大量传统行业于2017年出现业绩反转,这主要是由于多年的优胜劣汰叠加供给侧改革,使得供求关系发生明显好转。很多传统行业都出现集中度提升的趋势,龙头上市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产品价格快速上涨,盈利快速提升。再加上新兴产业(互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欣欣向荣,我们有理由对中国经济更加乐观。

从资金面来看,北水南下仍将持续,海外资金也将继续提高对中国市场的资产配置,资金面仍然向好。综上,笔者判断2018年港股的基本面和资金面仍将继续向好,同时由于去年涨幅较大,未来港股市场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大,这点也是投资者需要关注的。

另一个市场比较关注的话题是港股估值,目前恒生指数PE为13倍左右,PB为1.4倍,远低于10年前登顶时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在全球范围内依旧属于估值洼地,具有较好的投资价值,指数仍有上涨空间,有望再创新高。

港股通+同股不同权 港股步入新阶段

2014年11月沪港通启动,2016年12月深港通启动,这一机制构建了三地市场资金联动的桥梁,将港股与A股、内外资投资者融为了一体。经由港股通机制,内资在港股市场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根据港交所于2017年7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15-2016年度内资在港股市场非本土投资者的交易额占比已达到22%,较美国投资者的20%稍高,是仅次于英国及欧洲的第二大非本土投资者来源地。该数据仅反映了2016年的情况,考虑2017年经港股通净流入的资金额为前几年之累积,内资在港股非本土投资者的交易额占比将接近30%,接近第一大境外投资者来源地的位置。也就是说,内资在港股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港股估值定价已发挥重要影响。

有些投资界人士认为,内资对港股的影响之一,就是港股的A股化。但毕竟在互通机制设立几年之后,港股的投机氛围依旧低于A股,无论大盘股还是小盘股的估值也低于A股。在笔者看来,港股并不会把A股的玩法照搬到港股市场,而是港股在投资者内地化的过程中,会重新审视中资股的投资机会,消除之前外资主导的定价歧视与误区。这并不能说是港股A股化,但确实会因内地投资者的投资偏好或持有信息的不同,而令港股定价逐渐发生系统性变化。

此外,2018年港股还将发生的重大变革就是推出“同股不同权”制度。可以期待,今年开始将会有大量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也会有众多美国中概股巨头来港做二次上市。这将极大改变港股原先以金融地产能源等传统行业为主的结构,新经济公司占比将提高,有利于吸引更多全球资金配置港股,从而提高港股的整体估值水平。从这个意义上看,“同股不同权”制度的重要性可能不亚于港股通制度,港股正在走进新时代。

关注超预期、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

在港股投资领域,不知不觉笔者已经研究了16年。在投资中,预期是很重要的事情。雷・达里奥在《原则》一书中说:“股价反映了人们的预期,所以当实际结果比预期好时,股价上涨;当实际结果比预期差时,股价下跌。”而市场预期往往是与实际结果有差异的,基金经理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勤奋的调研与测算,寻找这种预期差。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绝大多数表现出色的“牛股”都是业绩超预期、政策超预期或资金面超预期而产生的。

此外,我们应避免追逐过热的主题板块。彼得林奇的25条黄金投资法曾说过,冷门行业和没有增长的行业中的卓越公司股票往往会成为最赚钱的大牛股。巴菲特也一再强调:“我买入的指导原则很简单:当别人贪婪之际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经过多年券商研究与公募基金的历练,笔者形成了“自下而上、寻找预期差”的投资理念。选股是靠自下而上研究基本面,即选择好行业、好公司、好管理层、好估值;而对于投资时机的把握,则要寻找预期差。

2018年,笔者将重点配置行业空间大、有竞争优势、业绩增长超预期、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重点把握以下几条投资主线:第一,金融龙头。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及利率上行,银行股、保险股的估值会继续提升;第二,能源产业。中东局势愈趋复杂,全球能源需求复苏,导致能源与化工产品价格稳中向上,能源产业链中的石油、石化、油服等行业受益明显;第三,消费升级。中国国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可积极寻找盈利稳健增长、估值合理的龙头消费股进行配置;第四,科技创新。重点关注各个科技子行业的龙头,以及“人工智能+”传统行业带来的投资机会。

  • 上一篇:港股盛宴轮番开启 中型股乘风就势
  • 下一篇:新高之后 委外资金借道基金增配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