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家作者:金融家@潘潘
昨日,腾讯信用正式向全国范围开放公测。与芝麻信用类似,应用场景主要有金融服务和信用免押。
一时之间各媒体纷纷报道,猜测其是否剑指芝麻信用,准备全力出击对抗马云。
今天,转折突现!腾讯信用在全国公测一天后,紧急下线。
据相关媒体报道,下线是因遭监管喊停,而腾讯方面还未回应。
时至今日才正是布局征信体系的腾讯,还未大显身手就反手给了自己一巴掌。其发力直追的行为是幡然悔悟还是有苦难言?而前阵子引起热议的百行征信,用处究竟有多大?
信用这滩水,依旧是深不可测啊。
01 姗姗来迟的腾讯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信用的价值毋庸置疑,可以说信用体系是新一代产业发展的秘密武器,任何互联网巨头都不会放过对信用格局的搭建。
阿里已经走在了前面,而腾讯征信终于踏上了三年前芝麻信用的起点,于昨日宣布面向全国开放公测,信用分取值区间为300至850分。
昨日,关注微信公众号“腾讯信用”可以查询腾讯信用分,而今日再进入相关界面却被告知仅小范围开放。
有媒体报道,1月31日,腾讯信用在全国公测一天后,因遭监管喊停而紧急下线。而腾讯方面暂未作出回应。
腾讯征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官方回答,腾讯信用分是基于用户的微信与QQ互联网历史数据,通过五个维度综合评估得出。
履约―平时借钱有没有按时还?没有,不好意思你的分就低。
安全―有没有提供个人真实信息?哎呦?联系方式一年换几次,你这人不牢靠呀,是不是躲债,是不是经常换工作?
财富―这个就不用多解释了。
消费―是有钱任性花,还是没钱装大头,或者有钱却不花?这些都会影响信用分的高低。
社交―朋友们最近什么状况也会影响你的信用分。
其实说白了,腾讯信用分和芝麻信用分大同小异,其作用有很大的可能会与芝麻信用同质化。
但是,2015年就获批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马化腾,为何直到现在才全面放开腾讯信用分?马化腾爸爸究竟是怎么考虑的?
一来,腾讯先天不足导致腾讯征信发展缓慢。
1998年,马化腾和他大学时的同班同学张志东正式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拓展无线网络寻呼系统。第二年,腾讯即时通信,也就是QQ,横空出世。
QQ的主要功能是社交,说白了就是与来自天南海北的网友们聊天唠嗑的一个场景提供方。大家聊得内容、发的图片,能有多少真实数据?
尤其是在21世纪初,一个人可以申请N个QQ号,QQ被盗也是经常的事情,那时候也不需要手机号或者别的信息来注册QQ,总之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情景,而、这种数据对于信用体系的建设自然用处不大。
后来的微信依旧面临这种情况,这大概算是马化腾战略上的失误。
二来,利益驱使,而这个利益就是游戏产业。
腾讯游戏业务贡献了其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而其用户群体中未成年人又占据不小的数量。一旦开放腾讯征信,则必须开启实名制认证。
此前的实名制仅仅是身份证号的认证,未成年用自己父母的身份证就可以完成。而在目前实名制进程下,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指纹、声音、人脸识别,那么未成年人会被排除在游戏产业之外。
如果腾讯大规模发展腾讯征信,对于其利润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反观阿里,完全没有这些条件的限制。
支付宝账户体系最初的用户群就是有消费能力的成年人,多年的数据积累使得其可以搭建成熟完善的模型来分析具有权威的信用分值,最终形成风险可控且成熟的信用体系。
02 一场割肉的交易
1月4日,央行发布公示,宣布受理了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筹)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这对于阿里、腾讯、深圳前海等8家商业机构旗下征信机构来讲,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
百行征信主要股东及所持股份情况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持股36%;
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
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持股8%;
鹏元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考拉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北京华道征信有限公司持股8%。
百行征信的消息在2016年底就已经传出,但是直至日前才正式被受理。
目前,中国官方征信系统即央行征信系统,所覆盖人群是还不到总人口的一半。据统计,截至2016年3月,其共收录自然人信息8.9亿,其中有征信记录的自然人3.9亿,占总人口数不到30%。
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各个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数据是不透明的,这加大了社会风险发生的概率。
无数“老赖们”利用这一漏洞多头借贷,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在2015年1月5日,央行就发布《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首批8家机构做试点,准备时间6个月。
然而,个人征信牌照迟迟没有发放,据官方解释,这8家机构距离监管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这个差距究竟在哪里?
数据对于每一个互联网企业来讲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一旦进行数据共享则意味着大公司要贡献出自己海量的、独特的数据,而小公司在这种情况下就占了大便宜。此外,还存在着欺骗的问题,即使是数据共享,又有谁能保证所上传数据是真实的?
比如,将黑名单客户的信息装作优质客户进行共享,换取竞争者的优质客户。这种情况无法避免,毕竟对于企业来讲,利益是迈不过去的坎。而对于两百多家网贷公司和八千多家县域的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据更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石。
数据高墙的筑起,使得信用信息的共享变的愈发困难。
03 大混战
天黑请闭眼,腾讯请睁眼。
在新年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腾讯上演了一出自打脸式喜剧。但是,其在金融板块的进攻之态毋庸置疑。
虽然主业不在金融领域,但腾讯已成为金融牌照最齐全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其金融服务已覆盖第三方支付、保险、证券、基金、征信、小贷等,在这些金融领域,腾讯都已拿到了牌照:
2011年,腾讯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拥有财付通、QQ钱包和微信支付等多个前端支付产品。
2013年,腾讯拿到小贷牌照,成立了财付通小额贷款公司;
2015年1月,腾讯成为央行批准的首批8家个人征信试点企业之一,3月,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成立,腾讯为第一大股东,占股95%。
2017年9月,腾讯斥资28.6亿港元战略投资中金公司,曲线拿到了境内券商牌照,目前拥有腾讯微证券―基于微信公众号的h5应用,以及自选股APP。
2017年10月,腾讯持股57.8%的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正式获得了保监会批准,标志着腾讯拿下保险代理牌照,目前微保已推出该平台的首款健康险―“微医保・医疗险”,即微医保。
2018年1月,腾讯拿下基金销售牌照。
无论腾讯信用是遭监管叫停,还是其自身闹得乌龙,在信用体系方面,腾讯可能会迟到,但是绝不会缺席。
彼时,他的敌人却不仅仅是阿里,还有两百多家网贷公司和八千多家县域的小贷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以及另外六家征信机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家。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