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嘻哈,也没有金融科技BATJ金融布局最全梳理(截至2017年末)冷战2017:腾讯金融VS蚂蚁金服
腾讯在金融领域一向是跟随策略,并且在涉及监管问题的时候往往谨小慎微,给人一副“识大体”的印象。基于当前的个人征信行业现状与监管环境,短暂公测引发轰动效应之后及时收手,符合腾讯的套路。
文 | 董云峰
1月30日,腾讯信用“悄悄”开启了全国公测。虽然腾讯官方对此零宣传,但鉴于腾讯信用的影响力,此事还是轰动了行业界,引起广泛关注。
在此次开放公测之前,腾讯信用的公测范围仅限于广州、深圳和江苏等地。
昨日下午,腾讯信用全国公测突然下线,如果你的手机定位不在上述地区,就再也找不到原先的查询信用分及查看信用服务的入口。
到目前为止,腾讯官方对此未做任何声明。一时间流言满天飞,圈内盛传监管介入导致此次公测紧急下线。
更有业内人士声称,监管对腾讯征信的叫停或将波及芝麻信用,征信行业大整顿可能即将开启。
无论如何,从年初因芝麻信用服务协议引发的支付宝账单事件,到此次罗生门般的腾讯信用全国公测突然下线,或许预示着今年对个人征信行业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1
真的是监管叫停吗?
新金融琅琊榜认为,监管直接介入令腾讯信用公测中止的可能性很低。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如此一来,则监管的公平性全无。
在腾讯信用开放公测之前,包括芝麻信用、中诚信在内的行业机构,早就开放测试乃至大规模投入应用。
2015年初,央行公布了首批8家个人征信试点机构名单,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拉卡拉信用以及华道征信。
很快,在央行公布上述名单后不到一个月,蚂蚁金服就推出了国内首个个人信用评分应用――芝麻信用分,并将芝麻信用分嵌入到支付宝钱包中,采用评分制方式,并陆续推出应用场景。
有了芝麻信用在前面“开路”,之后中诚信征信的 “万象信用分”、拉卡拉征信的“考拉信用分”等个人信用评分产品纷纷公开面世。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6年末的支付宝“圈子事件”和2018年初的支付宝年度账单事件中,芝麻信用皆处于漩涡中心,但从公开信息来看,也并没有出现它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情形。
所以,既然腾讯信用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且之前吃螃蟹的几个人都还活蹦乱跳的,那么为什么等到腾讯吃螃蟹的时候会被拍死呢?
这不科学。虽然我知道,监管这事儿有时候跟科学无关。
按照监管规则的统一性和公平性,叫停了腾讯信用的公测,为什么不叫停芝麻信用的大范围使用呢?
除非,芝麻信用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迫使央行区别对待,那么万象信用分与考拉信用分呢?
2
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果不是被监管部门直接叫停,那只能是腾讯自己选择中止公测。
腾讯为什么要这么做?新金融琅琊榜认为,基于行业现状与监管环境,这符合腾讯金融的一贯谨慎、小心的做事风格。
第一点,国内个人征信行业现阶段面临较大的社会争议,而腾讯信用牵涉面实在太广。
这里要引出一个事实是,这8家机构只是试点机构,并没有从央行那里正式获得个人征信牌照。因此严格上来讲,根据2013年出台的《征信业管理条例》,目前国内所有的个人信用分都是非法的。
除了事实上的无证驾驶,这些机构在过去三年的试点中并没有获得监管部门的认可。在2017年,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万存知多次公开提出批评:“8家进行个人征信开业准备的机构没有一家合格,在达不到审慎监管要求的情况下不能把牌照发出去。”
在去年4月举行的“个人信息保护与征信管理国际研讨会”上,万存知指出,8家试点机构存在三方面共同的问题:
一是8家都追求依托互联网形成自己的业务闭环,这样就分割了市场信息链,而且每一家的信息覆盖受限,产品有效性不足,不利于信息共享。
二是各自依托某一企业或企业集团,业务上和公司治理结构上不具有第三方征信的独立性,存在比较严重的利益冲突。
三是8家机构对征信的基本理念和规则不了解,在没有以信用登记为基础的情况下,在数据极为有限的情况下,根据各自掌握的有限信息进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评分,并对外披露使用,存在信息误采误用的现象。
第二点,腾讯信用全国公测或许触及到了当下的一个敏感地带――现金贷。
在这次公测中,腾讯信用开放了一些信用服务,除了微粒贷,还有微分乐、即有分期、招联金融等。其中,微粒贷的背后是微众银行,招联金融是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这两家公司并不敏感;在当下的时点上,真正敏感的或许是微分乐和即有分期。
微分乐是一款提供信用卡代偿的现金贷产品,服务商是腾讯旗下的财付通网络小贷公司;即有分期除了商品分期也有现金贷产品,而且从公开信息来看,其背后的达飞金融也没有金融牌照。
如前所述,腾讯在金融领域一向是跟随策略,并且在涉及监管问题的时候往往谨小慎微,给人一副“识大体”的印象,因此在短暂公测引发轰动效应之后及时收手,符合其套路。
砍头息的存在,就是中国金融科技的耻辱现金贷告别蛮荒,一场零售信贷革命正在发生权力的游戏:野鸡网络小贷牌照何以横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