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基金四季报披露完毕,沪港深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基金经理普遍看好2018年港股投资价值,在投资策略方面侧重布局在估值水平和盈利能力有明显优势的行业及相关个股,四季度普遍增持估值偏低的金融业和中资蓝筹股,同时也继续重仓以腾讯控股为典型代表的高盈利个股。
仅统计主动型沪港深基金,从仓位来看,2017年四季度平均持股比例、港股持股比例分别为76%和48%,比例均较前一季度有所提高。间接反映基金经理对市场看好。其中近八成基金公司旗下沪港深基金平均持港股比例在40%以上,以汇添富、工银瑞信基金为代表的4家基金公司在80%以上,15家在50%以上,而包括东方资管在内的4家基金公司则在30%以下。
从重仓股来看,包括前一季度前三名吉利汽车在内的汽车股遭到减持,新华保险(601336,股吧)则在四季度被增持,再次印证对盈利能力的考察,从盈利指标ROE来看,吉利汽车去年逐季下降而新华保险则逐季提升。TTM市盈率接近60倍的腾讯控股,近一年业务全面开展,加大新零售布局汇集线上线下流量,开启微信小程序,同时金融变现全面开启,有着高成长、高盈利的支撑,依然成为四成沪港深基金的重仓股,牢坐第一宝座,但持有基金数减少,持股集中度提高。另外沪港深基金对低估值、低成长的内房股行情并不确定,四季度重仓机构较少。
从行业配置来看,四季度排名前三行业依然是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和消费品制造业。另外金融业、资讯科技业和消费者服务业被进一步增持,有趣的是这三个行业也分别对应了低估值优势,高盈利优势和高成长优势。
上周恒生指数出现大幅回调,诚如笔者之前所提,港股尚具向上空间,但料无法延续高增长势头,伴随估值提高而来的是回调压力变大,震荡加剧。近期广发、博时、嘉实基金(博客,微博)沪港深基金经理纷纷发声,指出内地经济、港股估值、南下资金等支撑港股逻辑未变,看好港股长期慢牛行情。
此外沪港深基金的申请发行情况则是另一个角度的市场趋势反馈,2017年该类基金总计发行45只(全市场主代码口径),整体规模较前一年翻一番。现市场存续总量为111只。
落实到沪港深基金具体投资,有三个递进思路供投资者参考。
初筛思路是根据需求选择投资标的,不同于港股QDII基金,沪港深基金权益资产部分一般配置港股和A股,相对更看好港股的投资者可选择港股配置比例较高的基金,根据四季报来看工银瑞信、汇添富、华夏、海富通基金等均持港股比例较高。但持港股比例高并不是业绩的保障,同样是持有八成以上港股,今年以来有的基金收益逾9%,而有的则是负收益。
另一思路是笔者此前反复强调的考察基金经理、基金公司的综合实力,尤其是港股投研团队的投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观察基金经理简历判断,曾在香港金融机构工作,有港股投资经验或是管理过QDII的基金经理都是相对更优的选择。
两轮筛选后,已经去掉了部分不适合的产品,投资者可再进行一项评估,寻找综合来看相对低估值、高盈利,或者在其中一方面有明显优势的行业、主题,选择重点配置该行业、主题的基金。投资者可从投资范围、持股情况及基金与对应指数的业绩相关性识别相应基金。举例来说,笔者曾提出恒生国企指数在估值方面有明显优势,年初TTM市盈率不足10倍,虽然今年以来上涨16%,估值仍相对较低。看好该机会的投资者可关注重仓相应中资蓝筹股的沪港深基金或跟踪该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如易方达恒生国企ETF联接。而成长性和盈利能力的代表则分别为消费者服务业和资讯科技业,部分基金如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嘉实沪港深精选则分别重仓了这两个行业,从披露来看,前者重仓了中国国航等消费服务业个股,后者重仓了腾讯控股、瑞声科技等资讯科技业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