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留意的是,自1月29日恒指触及33484点的新高以来,指数累计回落已近8%。
美股大跌的直接诱因是,市场对通胀和美联储加快加息的风险预期升温。
不过,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导致暴跌的真正原因并非加息预期,而是美国股市自身存在回调需求。从短期来看,恐慌情绪和交易行为主导了当前的市场下跌。
因此,美股的短线下挫、美债收益率的上升、加息预期的增强,可能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全球股市需要消化的主线。
不过,业内人士强调,潜在波动并不会扭转中期趋势,等待市场情绪逐渐企稳之后,基本面的向好趋势的吸引力将再度显现,因此中期看反而可以提供较好的介入机会。
公募巨头嘉实基金(博客,微博)今日盘中点评指出,短期风险偏好会受到外围市场冲击,但全年来看A股和港股机会依然突出,看好2018年表现:
1、估值便宜。截至2018年2月5日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PE估值分别为16.7倍和14倍,较美股优势明显。
2、企业盈利继续向好。2018年以来GDP增速虽略有回落,但受益于供给侧及经济结构改革,上市公司盈利将继续向好。港股上市公司的主体是大陆企业,因此也受益于这一趋势。
3、A股市场将受益2017年机构赚钱效应,居民储蓄搬家可能在2018年继续上演,以及金融去杠杆背景下银行理财、信托等资金流入资本市场。
4、港股将继续受益于北水南下及西水东进,且A股也受益于全球资产的再配置。
5、不同点在于:相较于2017年港股的大幅领先,2018年A股或领先,或和港股机会差异不大。
6、主要可能的风险在于:A股的去杠杆以及港股的加息节奏。
兴业证券(601377,股吧)港股知名分析师张忆东也强调,短期全球股市波动率回升,港股牛市的这一段跨年度行情或遭遇压力。不过从中长期看,中国核心资产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继续战略性看多港股。短期的波动不改变我们长期看好中国核心资产价值重估。中国最有竞争力的权益资产,被全球机构资金重新配置、价值被重新发现的大趋势才刚刚开始。
今日盘面
内银股深度重挫,建设银行(00939.HK)和工商银行(01398.HK)大跌超7%,二者累计下拉恒指360点。
同时,农业银行(601288,股吧)(01288.HK)挫7.1%,中国银行(03988.HK)跌6%。此外,招商银行(00998.HK)走低近5%。
其他中资金融股同样沦陷。中国平安(02318.HK)和中国人寿(02628.HK)暴跌近6%。而中信证券(600030,股吧)(006030.HK)、中国银河(06881.HK)下挫也在7%一线。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控股(00700.HK)全天下滑7%,收报410港元。腾讯全天成交额激增至362.73亿港元,成交额即占港股大市总成交的14%。若不计配股及新股首日挂牌因素,也创下港股史上最大宗股份单日成交纪录。
当前腾讯已是连跌4个交易日,累计跌幅达11.5%。股价也是一年来首度失守跌落60日关键均线。目前腾讯市值为38946亿港元,今日市值缩减约3000亿港元。作为董事会主席的马化腾身家今天也跌去了43亿美元至457亿美元,前段时间其身家一度高达521亿美元。
其他金融蓝筹股同样承压,汇丰控股(00005.HK)跌3.3%,友邦保险(01299.HK)跌4.4%,香港交易所(00388.HK)大跌6.8%。
内房股全天调整剧烈。碧桂园(02007.HK)重挫11%,是内房股杀跌的领头羊,也成为表现最差的恒指蓝筹。
而中国恒大(03333.HK)同样大跌逾10%,融创中国(01918.HK)跌9.8%。同时,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跌近8%,华润置地(01109.HK)跌6.4%。
“三桶油”等油气股继续调整,中国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跌4.6%,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跌5.2%,中国石油股份(00857.HK)跌5.8%。
此外,手机蓝筹股瑞声科技(02018.HK)和舜宇光学(02382.HK)下跌也在7%左右。
其他蓝筹股方面,中国移动(00941.HK)跌2.6%,银河娱乐(00027.HK)跌6.2%,吉利汽车(00175.HK)挫8.6%。
南下资金继续扫货抄底,港股通资金全天净流入80.21亿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70.07亿元,港股通(深)净流入10.14亿元。同时,港股通渠道全天成交438.02亿港元,继昨天成交284亿港元创历史新高后,今日再创新高,且成交额明显放大,占港股主板成交额的比例高达8.49%。此外,昨天港股通净流入102亿元,创互联互通开通以来第二高。
通胀预期升温强烈 地产受冲击风险大增
近几日美股接连调整,市场明显陷入恐慌。而本次市场暴跌的直接导火索就是通胀预期升温。
当前,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导和美国通胀数据的日益明朗。美国国债10年期收益率震荡上行,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由2017年底的2.35%跳涨至2.7%,已经超过了特朗普上台时期的高点,创造了三年以来的新高。
分析指出,如果通胀出现了大幅上行,使得美联储未来加息的空间被打开,这可能就会对海外目前美元走弱、风险偏好抬升的环境带来较大的冲击。
而从前几轮通胀上行周期里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来看,当通胀过快上行、而经济增长动能仍然较强的情况下,央行都选择了收紧货币。
华泰宏观团队就认为,如果通胀增速达到3%的同时,经济增速表现较强,中国央行存在上调官定基准利率的可能性。
而根据历史经验,连续加息将冲击资产价格,最需谨防连续加息对房地产市场的冲击。
在加息周期下,高杠杆和利率敏感性部门将受到较大冲击,资金成本的上升可能对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形成利空。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债市、房地产板块以及房地产链上的周期性行业等受打击较大。
回顾历史在经历上两轮为应对通胀和经济过热的加息周期后,我国地产投资和房价指数同比均出现了显著的下滑。
(连续加息对我国房地产的潜在冲击过大)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就提醒称,对中国当下而言,货币政策尚不具备连续加息应对通胀快速上升的能力,因为当前国内房地产价格处在历史高位,连续加息可能会对地产市场形成过大的冲击,使得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引发我国金融市场大幅波动。
从地产行业自身来看,杠杆已经在历史最高水平,而再融资监管和融资成本上移影响企业加杠杆诉求。因此,房企融资难题正在加大。
伴随着行业内集中度的提升和房企之间的分化,行业整体杠杆水平在持续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整体资产负债率达到78.8%,为历史新高。
(行业与龙头房企资产负债率)
同样从净负债率的角度来看,在今年前三季度中,行业平均的净负债率已达到100.3%,其中中型房企的净负债率更是高达142.6%,均为历史最高水平,而小型房企的净负债率也达到88.7%,相对而言龙头房企的净负债率仅有60.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部分房企融资成本开始抬头)
自2016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显著收紧,包括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竞买土地需使用自有资金、控制房企公司债发行审核等,房企各项融资渠道严重缩水。与此同时融资成本明显抬升,发行利率由16年四季度的4-5%,升至17年7%左右。
业内人士就表示,房企的业绩改善仍有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未来可能的加息、资本市场的管控、企业到期债务兑付等情况,这些都会给房企造成一定的业绩压力。
不过,不少机构人士仍对内房股前景充满信心。
本周,野村中国房地产研究主管陈铎表示,今年内地除会加大发展租赁房市场之外,房地产政策主要仍以“稳”为主,预计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将会进行分类调控。
陈铎指出,去年内房股涨势主要由市盈率、销售以及盈利能力等因素驱动,预期今年升势仍会持续。野村继续看好润地(01109.HK)、万科企业(02202.HK)、碧桂园(02007.HK)、龙湖地产(00960.HK)、融创中国(01918.HK)及合景泰富(01813.HK)。
港股通
从港股通个股涨跌幅表现看
今日港股通标的中涨幅前五的个股是庄园牧场(01533.HK)、维达国际(03331.HK)、伟禄集团(01196.HK)、宝胜国际(03813.HK)、都市丽人(02298.HK);
今日港股通标的中跌幅前五的个股是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长飞光纤(06869.HK)、协鑫新能(00451.HK)、中国奥园(03883.HK)、首钢资源(00639.HK)。
从港股通资金流动情况看
今日港股通(沪)前十大成交个股是腾讯控股、汇丰控股、中国平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香港交易所、中国银行、吉利汽车、融创中国、招商银行。其中净流入最多的个股是汇丰控股,净流入35.06亿港元,流出最多的个股是香港交易所,净流出4.98亿港元。
今日港股通(深)前十大成交个股是腾讯控股、金斯瑞生物科技、融创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招商银行、新城发展控股、紫金矿业、中兴通讯、中国平安。其中净流入最多的个股是腾讯控股,净流入2.24亿港元,流出最多的个股是新城发展控股,净流出9968.22万港元。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