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2月开局连跌5日,依然惊魂未定。
2月7日,恒生指数高开低收,开市一度曾升877点,午盘后转势下跌,截至收盘报30323点,下跌272点或0.9%。全日成交额2183.37亿港元,较上日减少约396.81亿港元。进入2月以来,恒指已经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累计下挫564点或7.8%,并创自去年12月29日以来的收市新低。
“近日港股暴跌,主要是牛市技术性回调,并不意味着牛市的终结。以MSCI China指数为例,自2016年12月以来飙升了62%,截至今年1月为止,升势已经延续了13个月,在288个交易日内尚未出现过10%以上的回调。”高盛中国首席策略分析师刘劲津在2月7日的记者会表示。
以恒生指数为例,相比1月29日33484点的高位,指数累计已经回落超过8%。他表示,高盛仍然维持对中国市场“增持”的评级,但此轮的市场调整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港股何时反弹主要取决于海外市场的情况,现在谈反弹还为时过早。”
对于当下是否为一个抄底的好时机,交银国际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策略师洪灏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低利率、高估值、美联储缩表是最坏的组合,“暴跌后市场情绪仍维持在亢奋水平,显示抛压仍存。短期或迎来技术性反弹,但我们最好只看不做。”
今年“北水”净流入料达500亿美元
自“沪港通”“深港通”陆续开通以来,南下的资金已经成为支撑港股市场的重要力量。
2月7日,南下资金冲高回落,截至收盘,北上投资A股的沪股通130亿元人民币额度,全日卖盘超过买盘,额度剩余131.59亿元人民币,流出1.59亿元人民币。南下投资港股的105亿元港股通额度,全日卖盘超过买盘,额度余108.72亿港元,流出3.72亿港元。这是自去年12月20日以来,首次录得南下资金的净流出。
事实上,港股此轮剧烈下调并未动摇“南下”资金的信心,他们趁机大举抄底。前一交易日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入已经超过80亿元港元,2月5日南下资金净流入达到102.34亿港元,创下2015年4月9日以来的新高。
在刘劲津看来,“北水”继续流入港股将是一个长线的结构性趋势,“去年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达到440亿美元,今年年初至今已经达到130亿美元,我们预测今年全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同时,南下资金显露出加速流入港股的迹象,每日净流入的资金由去年的2亿美元跃升至今年的5亿美元。”
从港股通成交榜来看,截至2月7日收盘,“股王”腾讯(0700.HK)录得14.67亿港元的资金净流出,南向交易总额达到37.06亿港元。当日腾讯股价收报414.8港元/股,反弹1.2%,总成交金额达到258.69亿港元。数只中资金融股亦大量”失血”,中信银行、新华保险(601336,股吧)、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分别录得3.49亿港元、1.72亿港元、1.65亿港元、1.52亿港元的资金流出。
与此同时,多只大盘蓝筹股亦出现南下资金放缓流入的迹象。2月7日,汇丰控股当日录得23.34港元的净流入,相比前一交易日减少11.72亿港元。中国银行、融创中国的净流入资金则分别为0.71亿港元、700万港元。
然而,美银美林策略师崔巍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1月中旬以来,南向资金加速流入港股,主要推手是新兴市场表现强劲,而非基于估值或汇率的考量。如果新兴市场开始走弱,南向资金很快就会减少。今年以来,南向资金仅占香港市场成交的6%至7%,尚不足以决定市场走势。
价值重估才刚开始“短期全球股市的波动率回升,港股牛市的这一段跨年度行情或遭遇压力。不过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核心资产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我们继续战略性看多港股。”兴业证券(601377,股吧)分析师张忆东说道。
根据高盛的统计数据显示,自2014年沪港通启动以来,南下净买入的金额达到970亿美元,相比之下,同期全球主动管理基金则净卖出了310亿美元,被动投资基金则净买入了470亿美元。刘劲津表示,目前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仍然处于“低配”状态,相比历史平均水平低265个基点。
在他看来,目前MSCI China的市盈率大约为14倍,仍然处于十分合理的水平,同时,该行预计今明两年的企业盈利增长达到18%,这两大因素仍将支撑股市继续向好。
同时,瑞信中国地区研究主管Vincent Chan在报告中指出,投资者应该减持昂贵的IT股和非必需消费股,因为这两类股票与美股有高度关联。银行股仍是建议最大增持的类别,其次是必需消费股、保险、能源、电信、公用事业和低杠杆的大型地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