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迪士尼的四大业务中,仅公园和度假村业务营收增速超预期,同比增长13%,其他三大业务:媒体网络业务、电影业务、消费品和互动业务表现均不及预期。运营利润方面也呈现了同样的趋势,唯独主题公园业务一枝独秀,保持快速增长。
虽然迪士尼的营收增长缓慢,不过净利润增速非常可观,第一季度净利润为44.23亿美元,同比增长78.42%,即使扣除一项与新税法有关的税项收益16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仍增长了21.9%。
今年是迪士尼公司成立的第95个年头,离百年企业仅一步之遥。而迪士尼的代表形象――米老鼠也已经是90岁高龄了,这只耄耋之年的“老鼠”在近期颓势初现,2017财年营收下降0.9%,是上市以来首个营收下降的财年。
不过,回过头看迪士尼将近百年的历史,这只米老鼠已经不是第一次陷入泥潭了。好几次,它都能化险为夷,挥一挥衣袖,继续前进。
这一次,迪士尼的营收虽然结束了之前两个季度的下降,但4%的增幅显然无法让市场乐观起来,可见迪士尼头上的乌云尚未散去。2018年―2019年对迪士尼是至关重要的两年,这两年间,将有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相继落实。陷入老年危机的“米老鼠”是年老力衰还是老当益壮,让我们拭目以待。
一、迪士尼――从小老鼠到大象
1、初创期
迪士尼成立于1923年,1928年迪士尼绘制动画片《疯狂的飞机》,开始了动画电影之路。紧接着,迪士尼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1937年,推出了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白雪公主》,这部影片在动画史上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迪士尼连续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优秀动画长片。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2、发展期:1950-1966年
20世纪40年代,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迪士尼公司暂停了动画片制作。战争结束后,迪士尼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飞侠》、《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迪士尼成为动画电影产业的“霸主”。
图片来源:广发证券
1955年,加州迪士尼乐园开幕,这是迪士尼的第一家游乐园。标志着迪士尼的产业不仅停留在动画电影制作,开始通过开设线下游乐园实现IP变现。
3、萧条期:1967年-1988年
1966年12月15日,华特・迪士尼去世,迪士尼公司陷入了困境,这一时期迪士尼缺少拿得出手的作品。一方面,迪士尼动画电影制作处于青黄不接的时期,老一代制作人谢幕,新一代制作人尚未成熟;另一方面,电视动画,如《猫和老鼠》等逐渐发展起来,对动画电影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虽然迪士尼在萧条期内新推出的优秀作品匮乏,迪士尼凭借IP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很高的人气,1971年,美国第二家迪士尼――奥兰多迪士尼在佛罗里达开幕,1983年第一家海外迪士尼――东京迪士尼开幕。
4、复苏与扩张期:1989年至现在
实际上,从1989年开始,美国动画电影进入了黄金时期。并且,90年代中后期,随着CG(computergraphics)技术的逐渐成熟,大量的电脑三维动画开始进入市场,并且逐步取代手绘动画,成为主角。
迪士尼的复苏开始于其磨砺数年推出的动画片《小美人鱼》,这部动画制作精美,获得巨大成功。随后迪士尼推出的数部动画亦延续了《小美人鱼》的制作水准,手绘动画《阿拉丁》、《美女与野兽》、《风中奇缘》、《花木兰》、《狮子王》等均是当年动画票房冠军。1995年,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公司与迪士尼合作推出了长篇剧情动画片《玩具总动员》,这也是部足以载入史册的动画,因为它是首部完全以3D计算机动画摄制而成的动画电影。
如果说这几部动画的推出意味着那个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迪士尼又回来了,那么真正让迪士尼腾飞的,是进入新世纪(002280,股吧)后,迪士尼一系列的收购动作。
2006到2012年,迪斯尼相继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漫威漫画公司和制作《星球大战》系列的卢卡斯影业。通过收购,迪斯尼得以迅速充实IP矩阵,扩大商业版图。
与此同时,迪士尼斥190亿美元收购美国广播公司(ABC);2001年,迪士尼收购覆盖8100万家庭的福克斯家庭频道。迪士尼借收购控制了媒体发行渠道,跻身媒体行业前列。
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迪士尼完成了从小老鼠到大象的蜕变,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娱乐传媒帝国,涵盖传媒网络、度假村与游乐园、影视娱乐、消费衍生品等多个产业。
二、米老鼠的“老年危机”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迪士尼从复苏到扩张,公司市值亦有腾飞之势,从200亿到2000亿美元。
然而,2015年7月,自股价达到最高点118.26之后,迪士尼的增长之势如强弩之末,之后便再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了,股价一直在80~110美元的区间浮动。
过去一年,标普指数上涨了27%,在这样大牛市的背景下,迪士尼的股价甚至下跌了3%。耄耋之年的迪士尼究竟怎么了?
首先,我们可以从迪士尼最新一季的财报中窥见一丝端倪。
无论从营收还是净利来看,迪士尼的媒体网络业务、电影业务、消费者和互动业务都在萎缩,仅乐园和度假村业务一枝独秀,其营收在迪士尼集团中的占比节节攀升:
离开行业谈个股就是耍流氓,迪士尼三大业务萎缩的根源在于行业的萎缩。
1、媒体网络
迪士尼的媒体网络业务主要包括Freeform、ABC和ESPN等卫星与有线电视网络,这些传统的有线电视业务在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下,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1996年,迪士尼收购ABC及旗下的ESPN体育频道,成就了迪士尼一跃成为媒体巨头的霸业,现如今,这块业务却成为迪士尼的软肋,其盈利能力饱受质疑。
Netflix对传统电视台的威胁在于对用户的抢夺,特别是,年轻一代纷纷成为cord-cutting(剪掉有线电视线)一族。调研机构LeichtmanResearch报告显示,Netflix在美国的订阅数首次超越了有线电视用户。Netflix在2017年第一季度的订阅数达5085万,正式超过了4861万的美国有线电视订阅数。
ABC是美国几大公用电视网之一,其地位类似于中国中央台全国频道,主要盈利手段是广告收入,ESPN是旗下的付费体育频道,其收入三分之二为订阅费用,三分之一为广告费用。用户由传统媒体向流媒体流失的过程中,广告商投放也在向流媒体等互联网形式转移。迪士尼的媒体网络业务构成以传统媒体为主,其营收逐渐被新媒体所蚕食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媒体网络的成本则难以降低,譬如,ESPN的主要成本――体育比赛转播权成本高涨,这一进一出之间,ESPN的利润率亦随之萎缩。
2、影视娱乐
迪士尼影视娱乐主要由迪士尼影业、迪士尼动画以及相继收购的皮克斯动画、漫威影业、卢卡斯影业所构成,收入来源以票房收入为主。北美电影市场基本被六大电影制作公司所垄断,其中,迪士尼继16年超过华纳兄弟,夺得北美票房冠军以来,2017年成功卫冕,票房份额占比21.8%,北美票房前十,迪士尼独占四席。
凭借旗下精良的IP阵容,迪士尼站稳好莱坞第一制作公司的地位,却也难掩整个北美电影市场陷入增长泥潭的尴尬,北美电影的存量市场成为六大电影公司相互博弈的场所,对单个公司而言,提升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北美市场观影人次呈现向下的趋势,互联网流媒体形式对电影院的冲击也是可见一斑,尤其是进入2018年,Netflix等流媒体网站在电影制作上逐渐发力,对传统的电影制作发行将会产生新一轮的冲击,北美票房似乎只能依靠票价的增长来支撑了。
资料来源:mtime时光网
再来看海外市场,据comScore的统计数据,2017年全球电影票房为399.2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3%,可见,全球电影市场在进入成熟期后,增速放缓,留给各大电影巨头的空间也已经不多了。
虽然在去年全球票房排名top10的电影中,迪士尼独占5席,令人颇为尴尬的是,其2017财年的影视收入不升反降,2018年第一财季这一数据也同比略微降低。
资料来源:mtime时光网
3、消费品与互动娱乐
迪士尼的消费品与互动娱乐(300043,股吧)业务主要指迪士尼IP的衍生产品,包括迪士尼出版集团、迪士尼线下商店、迪士尼数码网络等,是迪士尼IP的变现渠道。这块业务占比比较小,并且和迪士尼的电影业务存在联动效应,在此不多做讨论。
三、流媒体强势崛起,看迪士尼如何破局
迪士尼所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整个行业的缩影。流媒体行业与电影行业、电视行业在某些程度上存在替代性,观众的时间是有限的,影视娱乐公司竞争的无非是用户每天几小时的时间。当互联网视频蓬勃发展,就不可避免的对电视、电影行业进行挤压,传统影视产业的观众逐渐被分流。
从本质上看,互联网在线视频网站对传统影视行业的挤压在于发行渠道的转变,以往观众通过电视,进入影院观看节目,现在越来越多人,特别是年轻的观众,选择在网上收看节目。
这种转变的发生有几大原因:
1.技术革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带宽的增加,PC、手机的普及构成在线视频网站发展的技术基石;
2.年轻一代倾向自主选择而非被动接受。传统有线电视,放到哪儿是哪儿,观众只能被动接受电视播放的节目,常常不得不忍受追剧、错过时间的痛苦,而在线观看则将选择权交给用户,实现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3.费用:对比付费有线电视常常高达6、70美元的月租,十几美元一张的电影票,以Netflix为代表的在线视频网站的每月费用仅为10美元左右,仅需10美元,就能享用海量的影视内容。
从整个美国的影视产业链来看,位居上游的内容制作者,即电视剧集、电影、新闻、娱乐等节目的制作商仍然是整个行业的核心。因为用户只能被内容所吸引,其他因素,诸如发行渠道、技术、推介等都是为内容服务的。这也是为什么流媒体网站Netflix在做到行业老大之后,仍然不遗余力的向行业上游洄游,18年将投入80亿美元在原创内容上。
作为全球最大的影视娱乐公司,迪士尼在内容的原创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让迪士尼栽跟头的,是没有适时转型,及时拥抱流媒体发展这波热潮。当迪士尼意识到问题所在之时,Netflix等流媒体平台已经率先抢占了市场。
所谓“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怕的不是丢失羊,而是一再丢失羊后没有及时止损。
幸运的是,迪士尼早已有所行动了。
ESPNPlus:2016年8月,迪士尼收购BAMTech33%的股权,2017年9月25日又收购了其42%的股权。BAMTech曾是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旗下流媒体公司,实际上,BAMTech的客户不仅仅局限于棒球,还包括HBONow、国家冰球联盟、美巡赛以及WWE网络。通过收购BAMTech可以为ESPN(娱乐与体育节目电视网)和其流媒体业务提供技术支持,而ESPN拥有的众多体育项目版权为迪士尼流媒体单元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选择体育领域这条赛道是迪士尼的明智之举,因为体育是Netflix、HBOnow、Hulu等流媒体网站暂未涉及或者尚未深耕的领域,高企的版权费用是这些公司避而远之的直接原因,再加上大部分流媒体网站固守流媒体这一行业,而体育板块则需要兼顾直播+流媒体的形式。
上一季度的盈利电话会议上,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透露即将推出一个独立的流媒体服务――ESPNPlus,这意味着用户无需订阅有线电视服务,就能通过网络观看ESPN的体育节目。鲍勃・艾格还透露,ESPNPLUS的订阅价格仅为4.99美元/月,低于Netflix和Hulu的月度费用,这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价格。
收购福克斯:去年12月,迪士尼宣布以524亿美元从21世纪福克斯手中收购电影、电视和国际资产,除了福克斯的原创内容和IP资源,迪士尼还看中了福克斯所持有的流媒体Hulu的股权。福克斯持有Hulu30%的股权,加上迪士尼本身持有的30%股权,迪士尼成功收购之后将打破之前三方共同控制Hulu的局面,成为Hulu的控股股东。Hulu去年的付费订阅人数超过1700万,独立观众数已达5400万人,是仅次于Netflix、Youtube、Amazon的第四大流媒体平台。
自建流媒体平台:去年8月,迪士尼宣布将在2019年自建流媒体平台,用户通过迪士尼自有的流媒体平台可收看该公司发行上映新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包括皮克斯动画大片。并将终止其与Netflix的在线发行合约,仅保留星球大战和漫威系列的发行权和播出权。有了Hulu和自建流媒体平台,迪士尼将有更多筹码与Netflix、亚马逊正面对抗。
根据迪士尼首席执行官鲍勃・艾格的表示,迪士尼的流媒体服务主要面向家庭用户,而Hulu则主要满足于市场对更多成人和电视剧观众的需求。预计到2019年,迪士尼将可以提供涵盖全年龄、多领域的流媒体服务,依托ESPNPlus+Hulu+自建平台,迪士尼的战略意图很明显――把失去的都给夺回来。
尾声
迪士尼在流媒体行业的野心从其在该产业的布局上可见一斑,未来两年对迪士尼而言将是非常关键的节点,迪士尼的目标是构建起足以和Netflix、Amazon抗衡的流媒体平台。这一目标给我们以很大的想象空间,当下,Netflix市值超过1200亿美元,虽然Alphabet没有公布过Youtube的财务数据,但市场认为其估值也能达到Netflix的水平。对比之下,迪士尼整个集团的估值也只有1500亿美元水平。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托全球最大影视娱乐集团,以及最为强劲的IP创造能力,迪士尼的流媒体平台占尽先天优势,是有可能后来者居上,成为足以挑战Netflix的力量,到那时候,迪士尼的估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作者简介】
puuuuuma | 格隆汇・专栏作者守得云开见月明――潜心海外中概股掘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