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新晋港股通成员挖掘系列:东英金融(1140.HK)蜕变新纪元

时间:2018-03-02 20:37:04
过年前,2月6日收市后恒生指数公司如约公布了最新一期的港股通调整名单,变动将于3月5日生效。如无意外,加入综合指数的企业都会成为新晋港股通成员,预计最终的港股通明单会在3月初深交所正式调整当天公布。

互联互通后,随着南下资金不断流入,港股通每月日均交易量占比,已经到了6.3%,对于港股上市公司而言,入选港股通名单,内地增量资金就可以无障碍参与投资,这无异于“二次的A股IPO”。
互联互通后,随着南下资金不断流入,港股通每月日均交易量占比,已经到了6.3%,对于港股上市公司而言,入选港股通名单,内地增量资金就可以无障碍参与投资,这无异于“二次的A股IPO”。

这些入选港股通的新贵,谁更能获得内地资金的垂青呢?这几天表现突出的东英金融投资有限公司(1140.HK)或许值得关注。

一、业绩爆发

东英金融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东英金融”)是东英金融集团旗下一家控股子公司。

20世纪9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之余,内地企业也开始走出去,这就催生了海外投融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93年,东英金融集团在香港应运而生。

当时集团公司主要从事投行业务,服务对象要追溯到第一批红筹股、H股企业,至今已成功服务过了超过百家企业,累计为中国企业筹措了超过六千亿的港币发展资金,也协助众多国际企业与机构成功投资中国。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的东英金融集团,已经成为一家业务众多的综合性金融集团,并且拥有香港金融行业全牌照。

东英金融主要负责的,就是集团旗下的投资业务板块,是一家立足于香港,专注跨境投资机会的公司。
东英金融主要负责的,就是集团旗下的投资业务板块,是一家立足于香港,专注跨境投资机会的公司。

简单而言,东英金融的商业模式类似一只“基金”,只是这只“基金”上市了,可以有更多方式募集资金,比如股权、信用等方式。

现在东英金融已构建横跨不同地域、行业和投资品种的投资组合。根据2017年上半年报(报告期为2017年3月-2017年9月),可以看到东英金融“投资组合”的结构。

其中权益类投资占总资产比重为59.6%,固定收益类占比为25.1%,现金及等价物占比为15.3%。其中权益类资产主要是一些上市及非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固定收益类资产则是债券类资产,这部分投资能带来稳定的收入。

商业模式决定了盈利模式,东英金融盈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1、所投资产带来的股息、利息等收入;

2、所投资产的价格的提升。

1、 所投资产带来的股息、利息等收入

收入方面主要来源控股企业的利润分红以及债券类资产的固定收入,在企业的报告中近年收入项目分为四项:

a、股息收入:所投资得企业每期分的股息,这部分会受到所投企业业绩以及市场波动影响

b、来自共同投资伙伴之履约权利金:这部份主要也是来源于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发行基金,每年收取的费用(与基金跟所投企业金豆农业和诺贝鲁的合作伙伴每年支付的履约权利金,这部份收入较为稳定。

c、利息收入:这部分不用多说,就是东英金融债券类资产以及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d、已收期权金:目前就是投资了卫安可转换债相关的收入。

下图是东英金融的各项收入情况。

可以看到2016年以前,东英金融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权益类资产相关的收入,收入一直保持平稳。但是2016年收入大增,增幅达243%,其中主要受到债券类资产带来的收入大增导致的。
可以看到2016年以前,东英金融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权益类资产相关的收入,收入一直保持平稳。但是2016年收入大增,增幅达243%,其中主要受到债券类资产带来的收入大增导致的。

2、 所投资产的价格变动

这里我们找出企业利润表中的四个相关项目:

a、“财务资产未变现损益变动净额”

b、“财务负债未变现收益变动净额”

c、“出售上市投资已变现收益”

d、“可供出售财务资产减值”

把他们加总,得出企业所投资产的总的变动净值情况。不难发现,自2015年以来,总的变动净值(蓝色折线图)为正,即东英金融所投的资产市值变动都是直接增加利润。尤其是2017年3月-9月份,东英金融的总变动净值更出现大幅上升,主要原因在于所投的权益类资产市值出现大幅上升,预计是得益于港股市场的牛市。


从东英金融近年的净利润看, 2016年净利同比上涨326%,增速十分强劲。到了2017年,利润增速进一步提高,2017年中期净利同比上升507%。

东英金融的收入、净利都在2016年开始出现大幅上升,而且这种变动趋势延续至今,所以对未来我们值得期待。

新晋港股通成员挖掘系列:东英金融(1140.HK)蜕变新纪元
过去东英金融在市场上一直比较低调,但是如今不但进入了港股通名单,而且业绩和利润大幅增长,将更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而这些源于股东和管理层对企业的定位和策略的改变,可以说2018年将是东英金融的蝶变之年。

二、2018:蝶变之年

一家企业的命运除了取决于历史的进程,还取决于管理层的进取与奋斗。巴菲特投资公司时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就是管理层及其发展策略。

巧合的是2月7日,东英金融CEO张高波出席了一档企业高管的网络直播访谈节目,节目中他阐述了公司最新的发展战略。

张高波称2017年东英金融将开启“新时代”,并定下了5年1000亿市值的目标。他指出过去的东英金融只是作为集团的在港上市平台,风格十分低调,并未着重发展,如今集团打算主力推动东英金融的发展。

为此,东英金融实行“聚友聚才”计划,即是用开放的模式引进有资金或有专业实力(行业技术、经验)的合作伙伴(机构或个人)。

这一策略在2017年12月的增发中得以体现。通过增发新股,东英金融引入了中国人保、CMBI(招银国际)及两名个人投资,并获得约15.5亿港元投资。

从此次配股认购的比重上看,两家有名的企业中国人保和CMBI并不是最大的出资方。最大的出资方是两名个人投资者。我们通过港交所披露的名单中可以查到新晋的两位个人投资者Full House Investment Limited和Wah Hing GlobalInvestment Limited为傅建平和何志平。

这两位投资者实力十分强劲。公开信息显示,傅建平目前是上海莱士(002252,股吧)(002252.SZ)的前十大股东。而另一位何志平是江西富豪,“华建系”掌门人,2013年成为上海莱士的实际控制人。

由此看来,如今的东英金融集聚“天时地利人和”谋发展,一改过去低调的风格。根据CEO张高波对未来的规划,东英金融仍将深耕中国,公司将依靠香港上市的优势,寻找核心企业,核心资产进行投资,并与企业长期成长,这部分公司持股时间将长达10-20年,这是公司的长期策略。

同时公司也寻找PE/VC投资机会,助力企业成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东英金融的投资横跨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且现金充沛,可以满足客户短期融资需求,从而获取固定收益。这便是公司提出的中短期策略。

上述策略从2017年中报数据就能有所佐证。

可以看到企业权益类的投资在市场稳定的时候一直保持接近6成的比例,2015年到2016年港股是熊市,东英金融出售了部分金融资产,所以这两年公司有大量的现金,而到了2017年企业又恢复了接近6成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值得注意的是,债券类资产占比出现大幅上升,稳定性收入增加。

一路整理下来,我们发现东英金融未来发展还是十分有“看头”的。
一路整理下来,我们发现东英金融未来发展还是十分有“看头”的。

东英金融能发挥其在金融领域的专业和优势,帮助长期持股的公司整合产业,以及提供短期资金支撑,在中短期又能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这对于综合金融类公司,在牛市中应该是增强效应的。

而从公司管理层的风格转变,开始清晰地介绍公司发展战略。而其所讲述又能切实的反映到公司的财报数据中。剑指千亿市值,或许真的不是梦,这点在今年尤为重要。

三、股东增持与战略合作

假如说企业内部是个黑匣子,那么管理层和大股东则在这个匣子的内部,而投资者在匣子的外部。春江水暖鸭先知,大股东的持股变化与企业管理策略的变动通常是匹配的,直接反映大股东对企业未来的看法。

我们通过港交所公开披露股东持股变化中查到,2015年东英金融在引进战略投资者后出现一次多大股东增持的动作,之后并无进一步的持股变动,直到2017年。

下图可以看到,在2017年3月以来,东英金融出现一轮持续的大股东增持潮。

进一步查询大股东在2017年持股变动情况可以发现此次的增持中,是多名大股东同时增持的,而其中增持幅度最大、频率最高的则是柳志伟,持股比例从9.63%一路增持到11.54%。
进一步查询大股东在2017年持股变动情况可以发现此次的增持中,是多名大股东同时增持的,而其中增持幅度最大、频率最高的则是柳志伟,持股比例从9.63%一路增持到11.54%。

新晋港股通成员挖掘系列:东英金融(1140.HK)蜕变新纪元
柳志伟是东英金融的大股东之一,且其具有丰富的收并购经验。1997-1998年,柳志伟出任国信证券(002736,股吧)有限公司的收购兼合并部总经理。2008-2011年期间出任西安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多年前,柳志伟及其麾下“淳大系”曾闻名于A股市场,一度入主A股公司汇通集团(现名“渤海金控”),后逐步淡出了市场。

在2015年,柳志伟成为东英金融的非执行董事,并在2016年被调任为执行董事,还兼任东英金融的总裁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

因此可以发现公司的变革起源在2015年。因为柳志伟与上述新晋战略股东傅建平、何志平等人一样,他们不但有充裕的资金、资源,而本身还具备深厚的行业背景。从这个角度我们能进一步了解目前公司主线战略“聚友聚才”的实际涵义。

这些引进来的“友”和“才”,实际上还对公司进行持股。这说明这些深厚背景的股东不单单是看好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是未来将在东英金融这个“平台”上进行深度合作的。柳志伟就是典型的案例。

所以,我们合理推断未来东英金融围绕产业的并购业务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大股东的深度合作进行延展。因此在大股东增持不但对股价形成一定的支撑,背后还反映了大股东希望推动公司业务发展的决心。且未来公司的并购相关业务业绩有望迎来爆发。

四、估值

港股市场的风格总体还是与欧美市场相近,我们对东英金融未来收并购“大动作”将对业绩和利润激发的预想目前还未看到实质的印证,不过东英金融的CEO张高波在2月7日的直播节目中透露,部分重要的战略投资项目会在不久后公布。

虽然,东英金融2018年发展应该有一个很好的预期,但是投资者还要判断目前公司的估值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安全性。

以下是香港21章公司(即是根据主板上市条例第21章上市的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可看作上市基金,因为它们的本业就是投资,此类公司较为稀少)的数据对比,其中财务数据根据2017年中报数据计算。

目前东英金融总市值约66亿港币左右,公司的业绩和利润的增长近年大幅超过同行。
目前东英金融总市值约66亿港币左右,公司的业绩和利润的增长近年大幅超过同行。

最新披露的资产净值1.72港元每股,所以最新净资产约为45亿港元,PB约为1.46。重要的是,东英金融的资产负债率极低,过去2017年负债率只有8%,而张高波也曾表示目前公司现金还是十分充裕,45亿净资产中30多亿的流动资产。

经查看中报,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公司现金约5亿港元,结合12月的配股的15.5亿,预计账面30多亿港元流动资产中有20多亿是现金。

那么东英金融除了现金,剩下的净资产就是投资资产,而当中还有很多以账面值计算的企业权益资产,这部分并未被市场重估,其中不乏以已经成长为大型企业的权益股份。

新晋港股通成员挖掘系列:东英金融(1140.HK)蜕变新纪元
以占比最大的南方东英为例,其账面价值约1.5亿港元。南方东英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管理公司,截至2017年9月,其持有约500亿元人民币的RQFII投资额度,资产管理规模达52亿美元。南方东英尚未上市,东英金融是以账面估值为5亿港元入账的,而其同业资产管理公司当前估值约200亿港元,可见这类企业的价值远远未能体现。

东英金融深耕香港多年,经历多次全球金融危机,集团都为平稳渡过,可见企业的投资和经营风格十分稳健。虽然香港的21章投资上市公司净资产通常会被市场打折,但是东英金融的净资产并未被市场重估,其估值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小结: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格隆汇。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港股复盘:反弹遇阻 国企指数本周累跌4%
  • 下一篇:香港证监会续任梁凤仪为董事 其将兼任副行政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