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汪莹
今天,在最后一次主持长和系的股东会之后,李嘉诚正式退休,之后会转任集团资深顾问。其长子李泽钜其长子、长和系副主席李泽钜接任主席一职。
长江实业于1972年在港上市,至今已有46年,一直由李嘉诚“掌舵”,今日是李嘉诚最后一次主持股东会。
股东大会和传媒会上,李嘉诚说了啥?
1、退休后会经常在基金会活动中露面
在媒体见面会上,李嘉诚表示,退休后还是会回办公室,明天还要回去。以后也会经常在基金会的活动中露面。
2、出色的企业家将股东利益排第一
在股东会上,多位小股东向李嘉诚提问,一个出色的企业家最重要是什么?李嘉诚说:“最重要是忠诚尽力,为股东争取正当收入;为股东设想,投资有前途的项目,派息要合理,将股东利益排第一。”
3、寄语李泽钜:成绩要“正正当当”,对得起社会和股东
对即将接棒的李泽钜,李嘉诚在股东大会上寄语:1、要求其努力为股东争取好的业绩,并强调成绩是要“正正当当”,2、要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股东。
在媒体见面会上,李嘉诚表示:“Victor(李泽钜)已经做了三十年了,相信他一定做得好的。”
4、对长和、长实的股份只买不卖,将择时增持
李嘉诚坦言,自己对长和及长实股份只买不卖,在过去20年乃至未来都会增持,但要选择好合适的时机。他强调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自己对公司持股的情况都是只有买、没有卖。
他同时笑言,旗下这两家公司不时有大型商业计划进行而且随时会成功,因此担心自己的增持或回购会不会变成“内幕交易”。
李泽钜在股东会上也表示,对公司增长前景充满信心。
5、回应股东诉求:希望多派息,但不认同以股代息
有与会股东提出以其退休为由,派发每股10港元的特别股息。对此李嘉诚笑说“我也想啊!”,同时表示,每年派息率都有增加,今年比去年增加6%,目前旗下公司的业务、制度等都很好,除非有什么意外,否则会考虑向股东增加分红派息,他本人都希望能够派多点息。
但他不认同以股代息的做法,他举例说明:假如自己买入公司股票,那么以股代息的话对他就非常有利;但是如果其他股东的持股不多,他今后出售所持股份的话,对公司股价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6、相信集团有方法应对中美贸易摩擦
当被问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时,李嘉诚回应称,不能说没有影响,但相信集团有方法解决。李泽钜补充,暂时不觉得集团在外国的收购遇到阻力,但如果贸易战影响全球经济,公司亦会受影响,希望不会发生。
7、衷心感谢股东厚爱,保持长江不择细浪精神
在股东大会结尾之际,已宣布退休的长和系主席李嘉诚对股东表示衷心的谢意。他说,衷心感谢大家的厚爱,保持长江不择细浪的精神。
他说,一家公司与股东感情好重要,1975年创办长江,当时已经决定,不拿人工、不拿花红。
退休后仍有很多工作,对李泽钜有信心
今日清早,在李嘉诚位于港岛深水湾道的大宅外,有大批媒体等候,见证“超人”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爱做运动的李嘉诚,一早在大宅窗边做伸展运动,至早上8时许其座驾驶出,媒体蜂拥而上访问。
在被问到如何渡过退休后的生活时,李嘉诚表示,退休后仍有很多其他工作,并会继续上班,如处理基金会事宜。
李嘉诚所说的基金会,即“李嘉诚慈善基金”。他曾表示,基金占了家产很大一部分,早前投资的Facebook股权亦已全部注入基金。他此前还透露,近两年频频增持的公司股份亦会注入基金。他表示,基金的规模早已经超越他个人定下的目标,对公益事务服务投入的金额更加是高到“估不到”。他表示,基金将会由两个儿子共同管理。
此外在3月份宣布退休时,这位亿万富豪曾表示,打算继续以资深顾问身份为公司提供服务,顾问金为每年5000港元(637美元)。
李嘉诚今早也接受了媒体电话访问,表示感到开心,自己12岁开始工作,至今历经数十年,今日心情与平日没有分别。他同时表达了对李泽钜的接棒很有信心,“看着(李泽钜)工作数十年,没有信心是假的”。
在长江基建昨天的股东会上,谈到即将接棒,李泽钜称自己在集团与父亲共事逾30年,与同事合作已久,不认为出任主席后有大转变。他又指与长和联席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合作多年,两人在长和系是“同期训练班出身”,希望继续合作。
众多小股东首次参会,因为舍不得他
与长和以往的股东会不同的是,今天的会场格外热闹、人气爆棚。
在股东会开始前45分钟,已有超过200名长和小股东到红 海逸君绰酒店的场外等候。有小股东表示是第一次来股东会,专程因为李嘉诚退休而来,“唔舍得 (不舍得他)”。
李嘉诚进场后上台,全场报以热烈掌声,鼓掌长达半分钟。李嘉诚 躬说:“多谢大家”。又说:“感激这么多股东都来临,数个会场都坐满人,非常非常感激。”
买入长和系多只股票、“捧场”诚哥逾10年的唐先生表示,对李嘉诚退休“唔舍得”(舍不得),直言李嘉诚对小股东全无架子,过往曾要求与他拍照,他便接受影相。唐认为,李泽钜暂时未有诚哥的“级数”,表示自己买入李泽钜主理的长江生命科技约10年,股价表现不稳定。
同时持有两家公司股票的邝先生,是一名长情股东,持股约30年,于1987股灾前后买入长和,他称:“几蚊鸡买到依家(几块钱买的到现在),五六蚊(五六块钱)供过股我又买过”,表示持有长和股票数量以百万计。对于诚哥退休,他坦言“个个人(每个人)都要退休啦,如果我系 (是他),一早就退休啦,做咩唔叹世界呢(干嘛不享受世界呢),畀 后生上位(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啦!”
退休前也没闲着
长和集团与小米达成战略合作
长江和记在香港宣布与小米合组全球策略联盟,将小米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产品引入长江和记旗下在全球的电讯和零售部门。
协议表明,长江和记宣布与小米合组全球策略联盟,将小米的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生活方式产品引入长江和记旗下超过17700间零售及电讯店铺,涉及11个国家近1亿3000万活跃移动电讯客户。
除此之外,协议还表示,小米将会扩展与长江和记在欧洲市场电讯店铺的合作。无论是对于长江和记还是小米而言,本次的合作可谓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刚刚提出上市申请的小米来说,这次双方正式联姻无疑是为小米的正式上市打了一针强心剂。
“超人”退休,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很多香港人眼里,李嘉诚退休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1928年,李嘉诚生于广东潮汕,12岁时为躲避战火举家迁至香港。随后其父染病辞世,年幼的李嘉诚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担。他当过茶楼跑堂、钟表店小伙计、五金厂推销员,身处逆境他依然勤奋向上。
1955年,李嘉诚把握时机,果断下海创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了长江塑胶厂。凭借不凡的眼光和良好的信誉,至1958年塑胶厂营业额达到1000万港币,拿下第一桶金,成为“塑胶花大王”。
但李嘉诚并不满足于现状,而是为事业设立了新目标。“长江不择细流”,他收购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在全球扩张货运码头,投资内地房地产,构建零售帝国,进军通讯行业……以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智慧,李嘉诚从容面对挑战,用自己的管理哲学缔造了庞大的商业帝国。
1987年,李嘉诚登上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并且此后从未落榜,多年蝉联香港首富位置,不少港人曾感叹他们一辈子为李嘉诚打工,因为买的租的房屋是李嘉诚公司盖的,到超市购物、手提电话等都与李嘉诚公司有关。
据《福布斯》杂志今年1月18日公布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以3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00亿元)总净资产,连续20年蝉联香港首富之位,世界排名第24。其净资产较2017年的303亿美元增18.81%。
如今长和系业务遍及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员工人数超过32万人,产业横跨港口、通信、酒店、零售、能源、基建、房地产等。
虎父无犬子,低调的新掌舵人
相比于商界神话般的父亲,或特立独行的弟弟李泽楷,接管万亿资产“长江帝国”的这位李家大公子显得过于低调。李泽钜的“太傅”麦理思曾评价他,“一点都不像世界级富豪的公子”。
家族长子李泽钜从小就被寄予厚望,他也从来没有像弟弟那样叛逆,而是一直按部就班成长。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后,李嘉诚特意在会议室配备“专席”,让只有8岁和6岁的两个儿子出席董事会议,正襟危坐接受商业熏陶。
中三时,李泽钜被李嘉诚安排前往美国读书。考入斯坦福大学后,李泽钜在李嘉诚的建议下选择了土木工程系,后来又攻读结构工程硕士学位,与家族企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
毕业后,李泽钜加入长江实业工作,再次按父亲的安排入了加拿大籍。他的这一身份,是李嘉诚后来得以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的关键。因为加拿大法律规定,外国人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公司。此次收购,被称为李嘉诚“一生中最伟大的投资之一”。
刚毕业进入长实后不久,有董事提议让李泽钜直接进入董事局,但李嘉诚坚决反对。不过不久之后,李泽钜实操拿下加拿大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建设计划――世界博览会旧址开发项目“万博豪园”,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虎父无犬子”。
1990年,万博豪园推向市场后,两小时内一栋大楼销售一空。锋芒既露,时年25岁的李泽钜带着绝对的能力和成绩进入董事局,正式踏进“长江帝国”核心圈。之后,李泽钜的大手笔操作不断出现。
1996年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超额认购25倍,使家族资产增加千亿港元;拓展海外公共基础设施业务,从2000年起斥资数千亿港元收购11个基建项目;2000年用两个半月时间将Tom从无到有运作上市,获得200倍超额认购,刷新香港上市公司招股成绩;2003年以私人名义投资38亿港元,取得加拿大航空公司31%股权,带领李家涉足航空业……
2003年,这位一直隐在父亲和长江实业光环后的李家大少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之一。
在分拆长江基建上市后,李嘉诚曾称赞李泽钜,表现可以打90多分,“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我会给他100分。”李嘉诚还曾公开对外界说:“Victor(李泽钜)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顶替我的位置。”如今,李泽钜接棒,李嘉诚也骄傲地表示,“看着他工作数十年,没有信心是假的”。
至于这位“长江帝国”的新掌舵人会不会是下一个李嘉诚,经受过市场的检验,时间将会给出一个答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基金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