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看一下出席研讨会的嘉宾,主要包括:
(左起)厚朴京华(北京)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方风雷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
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屠光绍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任志刚
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邱腾华
十二届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
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仇鸿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
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主席唐家成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朱云来
青岛啤酒于1993年在香港上市,是首家发行H股的公司,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重大里程。
今天,(左起)任志刚、周小川、楼继伟、梁振英、史美伦及李小加浅尝青岛啤酒,庆祝H股在香港上市25周年。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成为香港股市首只H股,上市仪式饮青岛啤酒庆祝。
研讨会还有一个纪念意义是,今日早间,是姜洋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身份最后公开亮相(详见《姜洋卸任,证监会第一副主席超期服役2年退休,告别秀做这些重要发言》)。
券商中国记者按照主讲嘉宾的出场顺序,摘取了部分精华内容。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今后的努力将是再出发
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四十周年,四十年来香港从不缺席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改革开放。香港也在改革开放中提取了自身发展的庞大动力。
在国家新时代,香港在各个方面有什么新使命,应该有一些什么新作为。具体来说在深入了解国家所需的基础上,香港应该如何认识和如何贡献香港所长。
如果说二十多年前的种种努力是香港资本市场的出发,今后的努力将是再出发。作为我国唯一实施一国两制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不仅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要服务国家在两个方面的发展大局:一是服务国内的持续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的大局;二是服务国家进一步走向国际,与国际扩大交往的大局。
香港署理财政司司长邱腾华:将更多产品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随着内地以及全球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香港的金融服务业也需要扮演一个更加积极的角色。
资本市场发展方面,首要的工作是把香港构建成为一个更新、更广的融资平台。近年来创新科技的应用和普及,改变传统以有形资产和资本密集主导的商业模式,降低了创业的门槛,也孕育更多具有经济效益的新理念,新产品和新服务。
香港联合交易所上个月实施新的上市制度,便于新兴和创业公司到香港上市。新的制度实施短短一个月以来,已经收到一些创新企业在香港申请上市。
在推动香港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之中,一直致力于发展两地资本市场。尤其是在互联互通的机制,包括沪港通,深港通,完善现有计划,与内地相关部委研究如何将更多不同产品纳入投资机制内,包括交易所买卖基金,以及把债券拓展到南向方面。另外香港会抓紧一带一路的庞大机遇。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下香港固有优势,香港金融业服务全国整个地区,以及全球经济发展。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香港再出发需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过往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香港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是和国家的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为国家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身的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让内地和香港实现优势互补,结出双赢硕果。可以肯定今后香港资本市场的再出发,香港经济社会的再发展,必然要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去实现。
进入新时代,实现大目标,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最近习近平就支持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做出明确指示,指出这是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其中应有之意。一国两制既是祖国统一方针,也是促进两地共同发展的方针。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伦:全方位为不同经济实体服务
香港资本市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服务内地经济和作为内地企业国际融资市场。可以说当时是香港资本市场的第一次出发。
1989年香港联合交易所做了一次深入的内部研究,结论是香港经济里面,可以上市的企业绝大部分已经上市了。联交所当年面对最大的发展难题,就是如何开拓上市企业的来源。另一方面中国大陆经过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开始起步,国有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开始壮大,但是缺乏外汇带来引进最新技术和企业改革。同时内地资本市场的概念和国际的标准,还有一段距离。
国有企业要招集人民币以外的资本金面对很大挑战和困难。联交所看到当时内地情况,在1990年开始,与当时中央政府的有关部门研究,让国企两地香港上市。
回顾这一段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为香港资本市场提供快速发展的机会,国企来香港上市,令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本来是一个比较本地化市场,开始瞩目。可以说没有国企来香港融资,香港资本市场不可能在国际上有今天的地位。另一方面,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既为企业提供可自由兑换的发展资金,帮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也令内地企业迅速壮大,让不少内地企业跻身全球领先企业之一。
真正令内地和双赢达至双赢,真正是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最佳例子。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国已经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香港也成为了世界前领的融资市场,经济规模迅速壮大同时,经济实体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创新科技发展,令内地出现很多新经济的行业和大量的新经济企业,另一方面特区政府今年也直接推动创新科技发展。
相信未来的十年,内地和香港将会有大量的创新科技企业出现。经济创新局面和改变,以及国际市场竞争,香港今年4月份宣布25年来最重要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未来香港的资本市场,将可以全方位的为不同的经济实体服务。为新时代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揭开新的篇章。
前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全球资源配置中香港优势明显
今天起A股市场230多支股票被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更有助于扩大互联互通。与此同时是也香港资本市场也支持内地发展和深化改革过程当中获得自身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
新时期下香港资本市场发展会获得新空间,补充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香港全球资源配置当中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当今时代资源配置已经越来越全球化了。资本市场合作一体化,跨境提供服务,这些趋势都越来越明显。市场交易活跃,筹资能力强,IPO多年在全球称冠,市场容量也大,流动性高。资本金出自由,金融服务范围广,产品丰富,基础设施先进等等。这些优势将在竞争中进一步体现。国际竞争力将有进一步提高。
第二个条件是香港在完善“一带一路”资金融通体系中担任重要角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贸易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需求很大。香港投融资经验丰富,具备人才,信息,资本等优势合全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能力。完全可以趁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强与沿线国家,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打造国际化投融资平台,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国际资本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资金融通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再有一个条件,香港将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会进一步强化。香港在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和境外人民币最主要的集散地,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深入和人民币加入SDR。香港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种优势,进一步拓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深度广度,发展有特色的人民币离岸产品,逐渐形成为全球提供各类人民币金融服务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自身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功能和服务。
原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加快推动“看穿式”监管安排
借此机会,提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香港资本市场继续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服务国家所需。充分发挥好香港在金融市场制度和运作规则、基础设施、人才储备、专业知识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入国家改革发展大局。
二是建议香港资本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香港资本市场具备得天独厚的制度创新活力。
三是建议香港投行和资产管理机构积极参与内地市场建设,支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港机构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高的专业水平,特别是在企业境外上市、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是建议香港交易所、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与内地的沟通合作,共同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年来,随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相互联系日益密切,两个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深刻改变着双方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双方市场交互影响越来越大,跨境违法违规行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两地监管协作需求不断增长。我们高兴地看到,从交易结算规则到监管执法行动,两地交易所及证监会层面之间的沟通协作、业务对话越来越频繁,合作的广度深度日益提升。希望香港加快推动沪深港通项下北向“看穿式”监管安排落地实施,我们也将积极支持配合香港提出的南向“看穿式”监管安排。同时,继续深化两地在稽查执法、机构监管、信息共享以及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发挥监管合力,共同推动香港资本市场再出发。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楼继伟:同步改进制度通过整合趋同
仅仅有市场上下融通不够,还需要两地监管制度趋同,并同步改进。
制度通过整合趋同,大家同步改进。未来两地机制趋向一致,两地市场股票折益价程度会有所收敛。两地市场机制性融合的一定阶段,是不是可以考虑引用跨市场换股制度,公平解决同股不同价问题。真正实现一只股票在各地,各区域同时挂牌。
分类表决制度,能不能改为统一表决,目前对A+H,两地上市公司等等,仍旧实行分类表决。
港股通存在的制度需要改进。目前南向港股通交易日比港股交易日每年少20天左右。通过双方参与机构配额提高清算效率,可以应该增加一些港股通交易日。再比如香港市场每天交易五个半小时,而港股通允许参与四个小时。那一个半小时什么故事都可能发生。
十二届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香港金融中心不会此消彼涨
面向未来无论是从券商,上市公司还是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金融香港资本市场比重,内资比重会越来越大。随着内地上市公司数量增加和市场结构变迁,香港金融中心会不会此消彼涨,经常有人担心。我认为不会。
一国两制不仅有一国优势,还有两制的优势。一是货币自由兑换,二是独立司法制度,三是国际接轨市场制度,四是充足专业人才。五是公平的税务和优惠的,应该是亚洲地区最低的优惠政策,税务政策。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香港变成和上海完全一样的市场。我同意香港超级联系人的定位,新时代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国际市场超级联系人,未来巨大成长空间依然基于拥抱大陆基础上国际化。经济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都会成为香港应对全球金融市场各种问题与挑战的强大底气与勇气。在重大发展战略当中将发挥优势作用。
一国两制下香港资本市场应当继续,也可以发挥好五大功能。一、成为支撑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动力源(600405,股吧)之一;二、成为中国内地与海外相互投资的桥梁与纽带;三、成为内地企业打造跨国公司的资管中心、四、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离岸金融中心,当前人民币正在逐步成为全球贸易投资清算结算货币;五、成为国家实施重大战略的动力器。总之中央政府全力支持下,香港资本市场服务内陆连通全球,发展潜力巨大,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必将越来越巩固。
香港行政会议成员任志刚:提供交易媒介货币选择
当前香港资本市场用作交易媒介货币主要是港元,特别股票市场,都是以港元作为交易媒介。外来的市场参与者是用自己的货币来继续盈亏。所以他们肯定会关心在用港元作为交易媒介货币时,有可能带来的汇率风险。所以保持港元汇率稳定是极为重要的。要提供一个令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参与者安心的,有公信力的固定汇率制度,包括一个高度透明有效货币管理机制。
香港资本市场有意义提供交易媒介货币选择,是选择不是代替货币,是选择,具有关键重要性,不仅新时代香港资本市场出发应有宏观重要战略,保持香港货币稳定,按照基本法要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必须的部署。也是通过香港资本市场将人民币再进一步国际化的可取的行动。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香港第三次出发任重道远
40年前,香港证券业正式对外开放,第一块牌照发给外资是1979年,香港配合国家改革开放,那时候香港本身自己也是本地券商然后开始开放。30年前,到了1988年,港交所交易大厅开始活跃,差不多30年,港交所交易大厅开始充斥大量交易商,非常热闹。20年前,大量的国企,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十年前金融危机,实现电子交易,交易大厅不再需要人在一起交易了。
香港过去两次出发,第一次是帮助中国脱贫解困,通过转口贸易;第二次出发帮助中国发展壮大,成为世界工厂,资本市场发展,让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接进全球。第三次出发已经这几年开始迈出步伐的互联互通时代,第三次的出发任重道远,前面的路很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