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从“王者荣耀”走向了“绝地求生”,8月15日晚,腾讯公布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二季度公司营收7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净利润17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23%。二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252.02亿元,较上一季度下降12%。
作者 | 甄祥晴编辑 | 邢 昀
经历了“王者荣耀”的腾讯,来到了“绝地求生”阶段。日子没有以前那么好过,市场中有人担心腾讯没有梦想,有人反思腾讯战略失效。
8月15日晚间,腾讯2018年第二季度财报终于公布。财报显示,二季度腾讯营收73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净利润17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环比减少23%,低于市场预期。
自2018年1月29日达到476.6港元/股的高点后,腾讯股价一路下跌,8月15日收于336港元/股,市值较最高点蒸发1.3万亿港元。
而上半年以来,市场关于腾讯的争议不断。从《腾讯没有梦想》到《全面反思腾讯战略》,前者说腾讯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成一家投资公司;后者则从数据与算法的角度说明腾讯目前的战略已经不能支持伟大和颠覆性产品的发展。
资本市场看空腾讯的声音在不断高涨,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腾讯交出的这样一份财报,现在是抄底的好时机吗?
游戏收入疲软
正如所料,腾讯游戏业务步入低潮。
2018年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相比一季度下降12%至252.02亿元人民币。腾讯在财报中表示,主要是由于热门战术竞技类游戏尚未商业化、新游戏发布排期及淡季影响。
腾讯被下架的游戏《怪物猎人世界》
的确,腾讯游戏目前面临多重问题。
已经火了三年的《王者荣耀》,辉煌不可持续,流水将自然衰减;《绝地求生》虽然市场火热,但尚未开启变现;《怪物猎人世界》因被举报,运营资质文件被取消,并已遭下架处理。
也因此,腾讯在财报中表示将推出各种举措以恢复增长,包括将热门战术竞技类游戏商业化;提高现有游戏的参与度并最终实现商业化,例如《王者荣耀》推出新的生存游戏模式;推出高ARPU类新游戏等。
游戏业务疲软,广告业务却崭露头角。
网络广告业务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9%至141.10亿元人民币,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同比增长55%,达到93.80亿元人民币。
腾讯解释称,该增长主要受微信朋友圈及小程序推动。据市界(ID:newsseeker)了解,今年3月开始,微信朋友圈的广告位从“每人每天最多一条”上升为“每人每天最多两条”;同时,微信小程序也开始广告招商。据国金证券对广告代理商的草根调研,2018年初,腾讯对公众号的长约品牌广告进行了提价,提价幅度在50%以上。
财报显示,其他业务收入增长最为强劲,同比增长81%至174.96亿元人民币,主要受益于支付相关服务及云服务的增长。同时,腾讯在财报中称,受益于智慧零售的举措及高频小额支付使用场景解决方案,线下商业支付笔数同比增长280%,占总交易笔数的比例首次过半。
马化腾曾在今年3月表示,游戏在腾讯赢利中所占的比例在下降,目前已经低于50%。
社交、效果广告应该或成为未来腾讯比较大的增长点。
游戏业务低潮是此前市场看空腾讯的原因之一。不过,国金证券在近期研报中表示,“现在远远没到担心腾讯游戏业务长期空间的时候。”原因在于,今年下半年,预计《堡垒之夜》将使端游业务恢复成长动力,而手游业务将在《圣斗士星矢》《指尖江湖》《完美世界》等一系列大作推动下迎来新的高峰期。
科技公司or投资公司
近年来,腾讯在投资方面不可谓不激进。有数据显示,过去7年时间里,腾讯总共投资了600多家公司,分布在电商、游戏、文娱等多个领域。
腾讯目前的投资重点在什么领域? 二季度财报中表示,公司近期积极投资于可促进游戏平台业务发展的游戏直播服务,以及可促进支付及云服务业务发展的智慧零售机遇。因此,腾讯通过退出一些现有投资来支持上述投资的部分资金需求,例如近期已出售于投资公司饿了么及摩拜的权益。
“激进”的投资目前已经进入收割期。
自2017下半年起,资本市场掀起互联网公司IPO热潮,背后腾讯身影频现,或成为最大受益者。
2017年,共有搜狗、阅文、众安和易鑫等四家腾讯系公司相继IPO;2018年年初至今,希玛眼科、哔哩哔哩、Spotify Technology、虎牙、映客、拼多多、汽车金融服务企业灿谷等七家家腾讯系企业成功上市。美团、同程艺龙、微盟、新东方在线等公司也已经递交招股书,在排队上市的进程中。
投资带来的收益显而易见。财报显示,2017年,腾讯的投资等其他收益为201.4亿元人民币,是2016年的5.6倍。截至2018年6月30日,腾讯的投资等其他收益为100.91亿元人民币,而今年二季度投资等其他收益净额同比下降51%至25.06亿元人民币。
但是,看似成功的投资却给腾讯在资本市场带来负面影响。
在那篇火遍朋友圈的《腾讯没有梦想》一文中,作者认为,腾讯已经失去了创新能力,变成一家纯粹投资驱动的撒钱公司。
由互联网公司变成投资公司,令那些信仰腾讯的投资者感到焦虑,因为投资公司的估值普遍低于互联网公司。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港股的投资控股类公司市盈率普遍在5-10倍,腾讯目前的市盈率为33倍。
事实也是如此。
今年已有七家腾讯系公司陆续上市,但腾讯的股价并未因此上涨,而是一路向下。
著名投资人李国飞花了三个多月写了《全面反思腾讯战略》,他在文中讲到,资本市场的逻辑很简单,这只是一笔成功的投资,但对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影响非常小,腾讯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投资公司。
“腾讯每年花费一两千亿巨资进行了大量撒胡椒面式的财务投资,即使能赚钱,对提升腾讯的股价几乎没有帮助,甚至还可能有负面影响。”李国飞表示。
抄底时机?
现在是抄底腾讯的好时机吗?恐怕这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今年3月腾讯发布2017年财报,紧接着传来公司大股东及核心高管减持的消息。3月23日,腾讯公告称,腾讯第一大股东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MIH TC Holdings Limited)在投资腾讯17年后,首次决定减持部分腾讯股票,按总代价769.4亿港元出售合计1.9亿股股份。4天后,腾讯总裁刘炽平则以平均434.3624港元/股的价格,减持100万股腾讯股份。刘炽平负责全面管理腾讯日常运营,可以说是仅次于马化腾的二把手。
国内外券商、投行对今年的腾讯持悲观态度。
摩根士丹利不断调低对腾讯的目标价,从3月的550港元/股降至7月的498港元/股。8月3日,更是发布报告称,将腾讯从中国大陆及香港股市的关注名单中剔除,转而用华润电力取代。无独有偶,中金公司在8月将腾讯调出海外中资股的行业首选组合。
为何悲观?除腾讯游戏增速放缓等自身原因外,今日头条的冲击也是投资者担心的问题。根据QuestMobile的统计,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移动互联网用户花在即时通讯类应用上的时间比例下降了5.8个百分点,而花在短视频上的时间比例上升了6.8个百分点。
更为直观的数据是,今年6月,腾讯系移动APP月度使用时长占中国所有移动应用时长的份额有所下降,从2017年6月的54.3%下滑至今年6月的47.7%,而今日头条系则从3.9%增长至10.1%,增长了1.6倍。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即使目前腾讯内忧外患,不少投行下调目标价,却仍然难以找到一位分析师调降腾讯控股的“买入”评级。据彭博社报道,彭博跟踪的所有51位分析师依然维持着对腾讯的“买入”或是相当于“买入”的评级。
国金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腾讯仍然是投资者分享中国互联网行业成长的最佳选择。瑞银则表示,腾讯股价今年至今跌20%,相信是过份忧虑, 重申“买入”评级。
据北京艾美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Ricky统计,自2004年6月在港股上市后,腾讯曾出现过八次超过20%的回调。经历过2017年股价疯涨超1倍,市值翻倍后,从2018年1月29日股价高点476.6港元到如今的336港元正是第八次。
这一次,是抄底腾讯的好时机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市界。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