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在海口举行的2021中国新消费发展论坛上,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十四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预计到2025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有望接近3万元。
疫情没有改变消费升级趋势
迟福林表示,2019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首次突破2万元。尽管2020年第四季度我国居民消费支出水平没有恢复到原有的增长水平,相当于恢复到了98.4%的程度。中改院课题组通过定量预测表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后,有可能恢复到原有增长水平。如果以2020年消费支出水平21210元为起点,采取中性预期,即2021年第三季度增长速度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即2015年至2019年期间的平均增速6.5%),到2025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将接近3万元。
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1.03万亿元增长到40.80万亿元,基本实现规模倍增,年均增长10.94%。
疫情没有改变消费升级趋势。2020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9年下降3.93%。但增速逐季反弹,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并且升级类消费品在疫情中逆势增长。“当然,消费复苏尚未达到2019年前的水平。预计2021年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可能恢复至2020年前的水平。”迟福林说。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趋于稳定。迟福林介绍,2014-2019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点数均高于投资,消费已连续6年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相当于美国的96%,比2009年提升了1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
实际上,我国在不少单项领域的消费市场已经达到全球第一。我国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快速发展,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另外,还是全球的最大跨境电商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支付金额达196.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61%,稳居全球第一,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
“预计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望达到55万亿元至60万亿元。”迟福林说。
疫情冲击提速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进程
伴随服务型消费规模的扩大,服务型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迟福林称,我国已成为全球服务业增速最快的国家,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服务业第二大国。
消费结构升级拉动服务贸易较快增长,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型消费拉动服务贸易较快增长;二是传统服务贸易较快增长,在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增长的推动下,旅行、文化娱乐、信息金融等服务贸易实现较快发展;三是新兴服务贸易成为新亮点,例如,2019年全球云计算服务外包规模达78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消费结构升级也在助推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突出表现在传统服务贸易占比逐步下降,高端服务贸易占比较快增长。同时,疫情冲击提速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进程。2020年1-9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额为7795.3亿元,同比增长8.6%,与服务整体出口增速-1.5%的水平形成鲜明对比。
迟福林表示,2010年至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额年均增长8.7%。“十四五”期间,预计到2025年,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2035年将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服务贸易国。
“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与市场的开放,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大利好。”迟福林说,预计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望保持在25%至30%,仍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特派海口记者陈琳)
转自: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