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思想,围绕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探索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于10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联合主办“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议由人大国发院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中共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委、区人民政府、北京市老年学和老年健康学会、北京老龄居养老产业促进中心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杜鹏教授,中共陕西省渭南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嵩,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原督查专员王谦,中国老龄协会原一级巡视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曹健,北京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市老龄协会会长王小娥等领导专家,以及北京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修文,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等企业家代表与会。研讨会开幕式致辞和主旨报告发布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许勤华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人口老龄化既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我们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加快发展银发经济,是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必要之举。本次研讨会聚焦于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银发产业发展规划为案例,解剖麻雀,一窥全豹,探索在欠发达地区推动银发产业发展、满足人民尤其是老龄人口美好生活向往的路径,共同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认识和经验总结走向深入,为我国加快银发产业发展、实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目标提供实践支撑和智力支持。中共陕西省渭南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嵩随后致辞,指出现阶段渭南面临严重老龄化问题,全市60岁以上人口比例达2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结合全区老龄化情况,临渭区以发展银发经济为主线,依托临渭作为关中东部交通“陆港”、享有陕甘宁革命老区及黄河金三角示范区政策叠加等显著优势,积极开展全国应对老龄化综合创新试点申报,出台临渭区《渭南市美好生活示范区发展规划》等实践。本次研讨会以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的银发产业发展规划为例,聚焦银发服务、赋能传统产业、延伸相关产业,为临渭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全国美好生活示范区建设提供路径支撑。在主旨报告发布环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老龄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石松研究员发布《欠发达地区如何应对老龄化与发展转型的多重压力》的研究报告,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欠发达地区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生活美好的发展新路径,对于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要构筑灵活创变与动能激活相契合的发展路径,二是要寻求产业带动促进城乡人口结构优化的发展路径,三是要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提高制度的弹性和韧性。他认为,产业发展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支撑,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必须跳出围绕老龄群体化解老龄化压力的窠臼。发展始终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积极探索老龄化与现代化双向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夯实第一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根”,改善农村人口结构是实现从帮扶脱贫向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秦波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银发产业发展规划》,指出临渭区历史底蕴深厚、生态宜游,是渭南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银发产业迎来了重大历史性发展机遇。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引领城乡产业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也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力支撑,更是打造全国美好生活示范区的战略举措。依托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临渭区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打造以银发综合服务、银发健康食品为主导,以精品银发制造、康养旅游、全龄化社区、专业服务为支撑的“2+N”银发产业体系,构建“双核三片两环多点”的银发产业空间格局。“双核”即主城综合服务核、双创基地科技创新核,“三片”即渭北银发健康食品基地片区、中部银发综合服务片区和南塬生态农旅片区,“两环”即北部文化旅游环、南部康养旅游环,“多点”即多个精品制造工厂与专业服务片区。规划从组织机构、产业平台、人才体系、宣传工作和实施评估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嘉宾发言与研讨环节由黄石松研究员主持。中国人口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原老龄健康司督查专员王谦发言指出本次研讨会一是意义非凡,为全国经济转型压力背景下,以临渭为代表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未富先老的困境下,如何实现银发经济发展提供路径与规划范本。二是挑战巨大,临渭等欠发达地区为落实银发产业规划不仅仅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还需要解决吸引人口与制造业回流等挑战性任务。三是希望能够稳步推进,近期注重政策、资金与项目落实,实现临渭区2025年银发产业300亿产值的目标;中期的关键在于实现人口回流,关乎前期已落地的产业项目的可持续性;远期则要重点保证政策稳定性。中国老龄协会原一级巡视员、中华志愿者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曹健发言指出本次研讨会特征可概括为“高、新、全”。他认为,临渭区发展银发产业一是要抓住重点,巩固居家养老的养老事业中基础地位;二要有紧迫感,加快各级各类的规范性、执行文件的落实,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三要精准施策,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临渭全区16万老年人惠老养老政策的精准推送;四要解决突出短板,加快缘石坡道、电梯等设施适老化改造;五要有超前意识,针对全国与临渭全区老龄化趋势进行前瞻性规划;六要聚焦特殊老年群体,为留守、空巢、失能、失独、候鸟五类特殊老人提供针对化养老服务。北京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市老龄协会会长王小娥发言指出,北京市户籍人口老龄化比例已达27%,老龄化问题严峻。为实现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市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同步发展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可为临渭区提供思路借鉴。在老龄事业方面,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自2016年以来,市民政部门投入养老事业扶持资金达63.53亿元;二是重视老年消费市场,开展银发消费季活动、银发经济专场论坛等活动。在北京市老龄事业。“十四五”规划中的老龄产业发展章节提到,一是优化老龄事业营商环境;二是推动文旅、家政、教育、金融等老龄相关产业融合,三是培育发展老年用品市场;四是维护老年消费者的权益,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发言指出,临渭选择银发产业作为引领产业,具有前景好、市场需求广阔、产业新兴等优势,同时临渭区具有形成全国引领示范模式输出的产业基础条件。此外,临渭区银发产业发展要完成三大目标,一是落实政策,形成高质量的老龄制造业发展支撑;二是输出服务业模式,打造欠发达地区多重压力下值得全国推广的老龄服务模式;三是完善政府体制机制,支持老龄产业多方共建。首都医科大学成果转化部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科技园总经理郜文发言指出,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一是要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将本地老年人医疗消费需求留下;二是不断加快银发产品设计研发进程,重视产业科技投入,临渭可以借鉴日本经验,重点发展适老装修、老年生活用品等制造业;三是重视地方政府配套政策机制,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与观念,提倡规划机制的创新。北京人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修文发言指出,北京人寿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实现保费规模近100亿元、总资产近120万亿,服务客户95万人。在成长过程中,公司充分发挥险资企业的金融功能,以保险+服务、保险+科技等形式,完善北京市老龄事业建设,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提供鼎力支持。具体而言,一是北京人寿发挥险资企业在康养领域具有资金与产业融合优势,通过前端保费与后端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提升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二是北京人寿的康养产业业务战略是打造创新首善的服务模式,现阶段以搭建居家社区普惠化的康养体系为主,目前成果包括与乐普医疗共同建设心脑血管疾病影像健康中心、推出惠民商业医疗保险、保险+信托等新型保险产品等;三是北京人寿重视产学研合作,现受顺义区政府委托,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与战略发展研究院协同开展顺义区老龄产业发展专项调研。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委副书记、区长李曙升发言指出,银发经济不仅仅是产业,也是一项社会事业,本次研讨会坚定了临渭区发展银发产业的信心与决心。对此,一是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为临渭区指明发展银发经济的创新之路,临渭区政府也会肩负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任,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迈出坚实的一步;二是希望各位专家学者继续支持临渭,帮助临渭区发展银发经济。临渭区现在面临着产业认识不充足、基础底气薄、发展难度大等难题,但临渭区政府有决心与信心开启银发产业新格局。三是邀请各位专家学者与企业家来到临渭这个有色彩、有温度、有追求的地方投资兴业生活,以建设美好生活示范区作为临渭区新的追求,一起见证临渭的美好生活!黄石松做会议总结,指出本次会议聚焦“老龄化转型压力”与“制度弹性”之间的关系,立足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地方实践做法进行了总结,放眼全国,从引导创变、激活动能、提高制度弹性等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会议发布了《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银发产业发展规划》,作为近年来全国首个地方性银发产业规划、西部地区首个老龄产业规划,规划突出了理念创新、体系创新、模式创新。 期待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全球探索一条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不仅仅是对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可能会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重视、关注,中国也将逐步向世界输出更多理论、经验、智慧和模式。作为国家高端智库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我们作为一个学者有责任在这个过程当中做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转自:人大国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