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科技资讯 > 天文航天

请回答2018:宇宙与生命边界在哪里?

时间:2019-01-03

作者 钱童心

人类历史上从未停止过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从浩瀚的宇宙天际,到人类自身的大脑和疾病。

过去的2018年,科学家们在空间旅行、生物医药和地球科学等领域做出了诸多卓越的突破性的发现,硕果累累。2019年,将有更多谜团等待科学家破解。

  来自空间的喜讯不断

2019年新年伊始,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空间探测器“新视野”号首次飞掠太阳系最远端的未知天体“天涯海角”(UltimaThule),这是一个比冥王星更远的行星。未来20个月,“新视野”号将陆续传回收集的照片。

负责“新视野”号拍摄任务的科学家哈罗德·韦弗博士表示,当“新视野”号观察“天涯海角”时,实际上也是在观测40多亿年前行星生成与太阳系结构形成的时刻。探测器收集的数据将有助于了解早期太阳系的物理和化学环境,也能帮助科学家们了解太阳系外其他的行星系统。

“这是有史以来人类航天器所探索到的最远的物体,也是人类至今研究过的太阳系中最古老的遗迹,对回答太阳系的形成将有所帮助。”马普所(MaxPlankInstitutes)博士后张渊皞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天涯海角”距离地球约65亿公里,距离冥王星约16亿公里,它形成于柯伊伯带的冰冻区,温度极低,这样的环境更加完好地保留其形成之初的原始状态。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在柯伊伯带,富含甲烷、水、水冰的天体较多,柯伊伯带形成于太阳系早期,它保留了太阳系早期的很多痕迹,对了解整个太阳系是非常有用的。”

人类一方面在通过太阳系最远端的天体了解太阳系的行程,另一方面也在史无前例地更加接近太阳本身。2018年8月12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NASA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SolarProbe)发射升空,踏上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太阳之旅,成为首个进入日冕层的飞行器。在未来的八年,帕克探测器将完成24次绕太阳轨道的飞行,与太阳表层的最近距离仅610万千米。

帕克探测器将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发回地球。NASA太阳物理学部门的负责人NicolaFox在一份声明中称:“60多年来,太阳物理学家们一直期待着这样一个探测任务,我们想要解开的秘密就在日冕中。”研究人员称,如果想要更准确地预测那些给地球造成严重破坏的宇宙气候事件,深入了解太阳内部的机制尤为重要。

就在帕克探测器与太阳“热吻”时,在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发射将能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壮举。

中国探月工程2018年12月30日发布消息称,当天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准备月背着陆预定轨道,并将择机着陆。目前,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经由距离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

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创造历史的一年。马斯克在去年12月23日发布Twitter称:“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今年火箭发射成功入轨数首次超过美国。”

2018年12月8日,搭载着月球探测器的长征三号火箭从中国西南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从那里开始探索。该探测器配备了全景摄像机和测量设备。此外,中国还计划明年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上月球,并让其带回采集的样本——这将是自1976年以来的首次。同时,中国还在考虑载人登月任务。

中国正在成为继俄罗斯、欧盟和美国之后的又一太空强国。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去年12月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航天计划除了在2020年前发射火星探测器以外,还包括在2022年前建造自己的空间站。“中国已经邀请联合国各成员国积极参与未来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国际合作,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利用中国空间站开展应用实验的机会并从中受益。”

  生命科学与道德界限更清晰

“拔一根毫毛,吹出一万个猴子”,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这一场景终于在千年之后变成了现实。

2018年1月25日生物学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由中科院神经所培育的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这也是自从1996年“多莉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猕猴)的体细胞克隆的难题首次得到解决。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率领以博士后刘真为主的团队,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突破了这个困扰生物学前沿多年的难题。孙强研究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意味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起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利用克隆技术,未来可在一年时间内,培育大批遗传背景相同的模型猴。这既能满足脑疾病和脑高级认知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可广泛应用于新药测试。”

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将率先开启以猕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时代,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科学家在我国灵长类全脑介观神经联接图谱国际大科学计划中的主导地位。

“克隆猴”的诞生从技术上突破了“克隆万物”的障碍,但它并未越过道德的红线。而去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学家贺建奎所声称的首例艾滋病免疫的基因编辑婴儿,则一夜之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全球科学家们正在试图尽快将其关上。

贺建奎声称,自己的实验室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变了7对夫妇孕期胚胎中一个叫做CCR5的基因,其中一个胚胎还孕育成功一对双胞胎女婴。

尽管贺建奎强调自己所做的只是第一步,未来将由社会来决定这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允许或者禁止。不过这种宣称遭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抵制。

2018年年底,中国教育部正式下达文件,要求中国各大高校院所进行自审,在去年年底前上报所有与基因编辑相关的工作,并确保这些工作不会突破道德的底线。

与此同时,基于人类基因的新药研发正在受到业内更大的推崇,癌症疗法也正在由基于肿瘤在身体的部位转向基于DNA的“生物标记物”。由生物制药公司LoxoOncology研发的一款名为Vitrakvi的新的抗癌药物去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新获批的这款药物可用于治疗“神经酪氨酸激酶受体”(NTRK)基因与无关基因发生异常融合并导致蛋白变异的实体瘤,不局限于特定细胞或组织,是第一款以这种变异为靶向的抗癌药。上市前,这款药物已经在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和甲状腺癌等癌症患者身上试验。

利用DNA的折纸技术,科学家还发明了一种能够杀死肿瘤的微型“机器人”。去年2月,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华人科学家团队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发明了一种可用于静脉注射的能够杀死肿瘤的“纳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大小不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却足以让肿瘤细胞窒息。

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在小鼠和猪等动物身上做过实验,体现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5年实验,他们发现“纳米机器人”可治疗乳腺癌、皮肤癌、卵巢癌和肺癌等肿瘤,原理是“机器人”能够在人体内自行找到给肿瘤供血的血管,随后释放药物制造血栓阻塞血管,从而阻断人体向癌细胞供给新鲜血液,让癌细胞“窒息”。不过他们尚未在人体身上进行验证。

小到人类基因,大到浩淼宇宙,科学家穷尽智慧所要追寻和解决的,归根结底是亘古以来的三大难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2019年,我们或许会离解开这些谜题更近一些。

  • 上一篇:小火箭“带火”小卫星,上演“太空碰瓷”怎么办?
  • 下一篇:2019年,全球航天从头忙到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