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娱乐资讯 > 电影新闻

《起跑线》 印度电影越“套路”越有效

时间:2018-04-09

《起跑线》 72分

观影地点:百老汇影城国瑞城店

观影人数:15人

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的印度电影《起跑线》已于国内院线上映,截至发稿前,上映5天,收获票房1.3亿。再次延续了印度电影叫好又叫座的潮流,豆瓣评分8.1分,影片去年在印度上映时票房力压《神秘巨星》,更一举拿下有“印度奥斯卡”之称的印度电影观众奖最佳影片。

影片探讨了印度社会的教育问题,在故事设置上很套路,但这种套路对于观众来说却十分有效,凭借着娴熟的叙事模式,一下子就能击中观众的情感命门。

■ 观众观点

【家长1】

我比较理解片中母亲米塔的做法,毕竟,现在的家庭都一个孩子,肯定什么都要把最好的给他。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做父母的会更加重视这一块,要给他最好的教育资源,上最好的学校。电影中很多情节,都与我们的经历有共鸣,像为了给孩子上学报名彻夜排队,我们也经历过,当时我闺女读幼儿园时,我老公就带了个凉席,头一天晚上在幼儿园门口排队抢到的名额。

【家长2】

其实,很多时候教育不光牵扯到孩子,还与父母的社会地位、金钱实力有很大关系,这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教育的成本就更大了。我比较同意片中那位父亲的观点,上什么学校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主题 越生活,越有共鸣

近两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宝莱坞电影,《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等影片不仅票房大卖,还在影迷中引起关于女性意识、男女平等等广泛的话题讨论。《起跑线》同样聚焦于热门社会话题,关注了印度的教育体系,从而引发关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贫富阶级分化等问题。

导演乔杜里之前在写《婚姻的副作用》剧本时,研究了一些父母、夫妻关系,还读到一篇文章,讲到父母发现自己的小孩很难被一所英语学校录取,因为这所学校热衷于录取那些父母有学位的孩子。所以为了他们女儿的录取机会,父母去读了MBA课程。导演从此就有了创作《起跑线》的想法。

影片中所触及的教育问题,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在情感上很能引起共鸣。

故事 越戏剧化,越真实

宝莱坞电影一个很重要的法宝就是故事讲得扎实好看,格外擅长对于剧情戏剧化的编排处理。这也是观众为什么看《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这种现实题材,仍然看得热血沸腾。《起跑线》在故事的戏剧冲突上也是一波三折,为了将女儿送入最好的私立学校,拉吉和米塔这对夫妇可谓经历了一番折磨。

A.买“学区房”

作为最好的私立学校,德里文法学校对于招生有一个条件:必须是住在学校周边三公里以内的学生才能申请。拉吉夫妇为了让女儿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上演了印度版“孟母三迁”,搬离了之前的旧市街,在私立学校周围买了一套“学区房”,从而有了申请条件。

B.接受培训

虽然搬进了豪宅,但拉吉夫妇还面临着各项考核,因为两人学历水平都较低,无法融入到上流社会的朋友圈,只能通过一些速成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谈吐、思维、衣着品位等。

C.骗贫困户指标

在经历过各种培训之后,女儿却因为自己学历低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夫妇二人打听到,私立学校每年都会留出25%的名额给贫困学生。无奈之下,两人想起了“歪招”,假装贫困户来骗取名额,从豪宅里搬到了贫民区。

D.装穷人

因为私立学校要对申请贫困名额的家庭进行家访调查,拉吉一家就在贫民区装起了穷人。用穷人的方式工作、生活。最终,女儿顺利通过考核。

■ 关键词

歌舞场景

歌舞场景算是印度电影的一个标配,也是印度观众最为喜闻乐见的桥段。在《起跑线》中也有三段歌舞场景,但这三段歌舞并非以往印度电影中那种强行插入影片叙事中的,而是与影片叙事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影片叙事的一部分。第一段歌舞出现在皮娅的派对上,爸爸拉吉带着皮娅在派对上跳舞,表现出与上流社会的格格不入;第二段歌舞出现在公立学校,贫困孩子们为了改造学校一起劳动,充满了欢乐;第三段歌舞出现在顶尖私立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一群公立学校的孩子在舞台上尽情表演,讽刺了对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

选角

从开始写剧本的那一刻起,男主角伊尔凡·可汗就是导演的第一选择,没有找过其他演员。但女主角的选角稍微费了些时间,当时导演在印度找了一些女演员,但觉得都不适合。后来导演在看一场巴基斯坦的表演时,看到了巴基斯坦演员萨巴·卡玛尔,接触之后觉得这个妈妈的角色就是她。片中有一场萨巴需要穿性感睡衣的镜头,在拍那场戏时她非常紧张,因为她很担心保守的观众看到这个镜头之后的反响。

  • 上一篇:破6亿!“头号赢家”催生最强清明档
  • 下一篇:《米花之味》北京首映礼 赵雷献声电影推广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