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分析
影市为什么能持续高速增长?
A 电影质量
票房占优但缺乏爆款
在我们采访的专家中大多认为,现在电影越来越回归内容本身,随着观众的口味日益提升,更多高质量的电影加速涌现,没有质量保证的电影很容易被观众抛弃。上半年中,国产电影的质量普遍有所提升,口碑对票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观众多元化的观影口味和日渐增长的观影水平对电影本身的内容提出了不少要求,”电影市场专家蒋勇认为,上半年的影片依赖商业运作、营销炒作、票补电商支援的影片数目明显下降,例如《无问西东》、《超时空同居》都是凭借口碑发酵和话题讨论成为“非热门档期”的黑马。
B 观众需求
银幕数全球第一赶超北美
目前,我国银幕数已经突破了55000块,虽然说已经是全球银幕数第一,但影院和放映厅方面依旧在保持可观的增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宋维才分析,银幕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可以拓宽影市的放映空间,另一方面还给票房增长提供了很大的后勤保障,这样能促使中国影市和北美市场的差距缩小。另外,中国观众的观影热情更是今非昔比,无论大节日还是小节日都有空前高涨的观影情绪,看电影也越来越成为新的民俗,同时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越来越爱看电影,这些城市的电影院发展也为票房提高起了极大的推助作用。
C 空间拓展
艺术电影票房渐趋稳定
随着电影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多层次观众的多样化需求也越来越得到了影市的认可,今年就有不少影片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等多元化的放映方式进入到了观众视野。例如奥斯卡大热门影片《三块广告牌》从3月开始在全国艺联专线放映,在5月初下映的时候还收割了6498万元的票房,这个成绩十分惊喜。相关数据显示,自2016年成立以来,全国艺联已经在220个城市拥有了1432家加盟影院,各地共放映了62部中外佳作,目前这些艺术电影的放映阵地可以给国内观众提供更多的选择。
D 未来现状
能否冲击700亿大关?
电影市场渐渐告别了赚快钱和投机取巧赢得票房的手段,市场上的创作者、各方面为电影助力的人越来越明白:优质的电影项目是需要时间酝酿和制作打磨的,在质量制作上自然会更花心思。罗天文认为,按照上半年的增速来看,今年全年票房很有可能会在650亿左右,大多专家也表示,全年票房突破600亿基本上是毫无悬念,暑期档众多大导演回归、映前口碑炸裂的几部黑马影片很有可能创造新的票房纪录,再加上国庆档和贺岁档的众多影片,以及北美不少大片在下半年的引进,今年全国的票房甚至有可能冲700亿。
单片票房
国产电影有进步,爆款少
上半年内地影市共产出9部票房突破10亿的影片,其中国产电影5部,进口片4部。票房破亿的数字一共41部。
整体来说,今年影市新片上映数目并不少,但从数据上观察可以发现,除了春节档的“三片霸主”(《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表现极为突出,国产电影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超级爆款。虽说在五一档前上映的《后来的我们》取得了近14亿票房,但也因为影片宣传营销上的“退票门”蒙上了票房注水的阴影。
有4部国产电影票房超过10亿,其中三部都来自春节档,“一方面这是出于春节档本身的观影性质,另一方面,前两名《红海行动》和《唐人街探案2》都是质量和制作上乘的影片,口碑经得起发酵,我们可以从票房看出来它们比去年的《西游伏妖篇》和《功夫瑜伽》的质量要好很多,观众自然也愿意买账。
票房分析师罗天文认为,上半年国产电影的总体质量有所提升,另外类型多元化的发展令人可喜,观众不再只是为常规的合家欢喜剧买单,只要是讲好故事的作品都能在票房曲线上有所体现,“例如原本被宣传看好的《西游记女儿国》和《捉妖记2》,后劲不足及口碑被人诟病就可以看出如今只依靠IP和流量明星来吸引票房已经行不通了,以后国产电影会更加注重在质量上的提升,因为观众在进步。”
国片多数票房低于3000万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今年上半年票房在1000万-5000万之间的电影一共33部,5000万-1亿之间的电影合共20部,两者合共53部。30亿以上的电影有两部均为国产片,20亿-30亿之间的影片则仅有两部,一部是国产片,一部是进口片。
从影片票房表现上来说,国产电影的市场份额确实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增长率比进口片还要大,但就单片的数量来说表现依旧参差不齐,例如前三名票房遥遥领先,到第五名《后来的我们》就只有13.6亿,不到第一名的一半;到了票房榜第30名的影片仅有3000万票房,也就说明上半年多达几百部的国产电影里面,绝大多数票房均在3000万以下,能真正赚钱、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作品还是少之又少。
另外,票房排行前30名的电影可以说是“贫富差距”极大,例如第一名《红海行动》可以有36.4亿的收成,第30名《奇葩朵朵》就只有0.3亿的票房,事实上,获得2000万或是过千万的影片都不占多数,可以说在头部影片取得票房巅峰的情况下,更多影片面临的是票房的尴尬和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