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孟买1月22日电专访:印中电影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访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贾瓦德
针对日渐升温的中印两国人文交流,印度中国电影协会主席基肖尔·贾瓦德近日在孟买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作为人文交流最重要的媒介之一,他希望未来两国有越来越多的电影进入对方市场。印中电影各有特色,应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贾瓦德曾在印度斋普尔参与组织中国国际电影节,也曾率团参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对两国电影产业现状十分了解。他告诉记者,印度和中国都是文明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国电影呈现出各自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感性而热情,重视传统家庭观念,反映到以宝莱坞为代表的印度电影里,很容易看到大量的歌舞桥段以及感情等元素。”贾瓦德说,“中国电影里,武侠功夫片则是一大特色。很多印度人对中国电影的最初印象都来自功夫片,很多中国动作巨星在印度也拥有大量粉丝。”
贾瓦德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和大学同学们一起观看一部香港功夫片的场景。时至今日,他坦承自己仍是成龙的忠实影迷。
在谈到中印两国电影如何进一步扩大交流、取长补短时,贾瓦德说,鉴于两国电影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想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电影不妨多些音乐和情感元素,与此同时,宝莱坞电影应更多地借鉴中国功夫片的优点。
据悉,早在20世纪初,香港电影就已进入印度市场,并一度占其进口外国影片的约十分之一,而中国内地的影片更多是通过电影节展映进入印度的。20世纪70、80年代,《大篷车》《流浪者》等印度经典电影在中国广为流传,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沉寂后,近年来印度电影输往中国又形成一股新浪潮。
在贾瓦德看来,作为各自拥有庞大电影市场和观影人群的两个电影大国,未来印中电影文化交流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谈及去年底举行的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首次会议,特别是双方在会上就文化、媒体、影视等领域的交流达成广泛共识,贾瓦德特别兴奋。“希望未来有更多的印度电影能够与中国观众见面,印度也期待能够引进更多中国电影。我相信这必将促进两国人民更好地理解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