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开年,中国电影市场因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停摆。春节档缺席,大盘票房数字停跑在除夕之前,电影市场空窗期延续到三月,在各行业陆续复工之时,电影行业依然需要无尽的停工等待。有业内人士估计,因这场疫情带来的电影票房损失可能超过200亿元。
自2月起,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布针对文化企业的纾困举措,以社会保障、资金支持、金融扶持、税费优惠、稳岗就业等各个方面帮助文化企业应对新馆肺炎疫情影响。
2020年电影市场将如何发展?一部分人认为疫情结束后,电影市场将迎来观众的报复性观影热潮,为行业带来转机;也有人持保守态度,认为疫情带来的影响将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疫情后市场走势无法预知,但整个电影行业都在为不久后即将到来的行业复苏做准备。
近期,猫眼研究院发起了持续性的跟踪调研工作,对疫情对观影消费情绪的影响做持续性调查,期望反映电影观众在疫情期间观影状况,以及对未来疫情结束后进影院观影的意愿,帮助行业更高效地做好复工准备。
此次调研面向2019年猫眼购票用户发起,性别比例、城市结构、年龄比例模拟电影大盘的观众构成。
结论1:
疫情期间,观众观影转移到线上,观影需求并未降低
在院线电影撤档期间,观众观影向线上转移,调研结果显示,自1月21日至2月20日一个月时间内,观众人均观影数量7部,平均每人每4天左右观看一部电影,观看10部以上电影的重度电影爱好者在男性观众和低线城市占比较高。
观影渠道选择上,“优爱腾”是最主要的渠道,观影占比81%;受春节档影片《囧妈》线上放映的影响,其上线渠道“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的观众观影比例占44%。
其中,更多观众在疫情期间选择喜剧类型影片,科幻、剧情、动作类型次之。
惊悚/恐怖、灾难、战争/历史类型影片在疫情期间获得比平时更多的观看量。“沉闷无聊,打发时间”是观看此类电影的首要动机。
观众片单中,除线上上映的《囧妈》外,与疫情相关的灾难类型影片《流感》《传染病》关注度升高;奥斯卡获奖影片《寄生虫》《1917》《小丑》等关注度也有所升高;此外,部分观众也会选择重温《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影片,以及2019下半年新上映影片。
结论2:
五成观众经历疫情后观影意愿增强,社交需求待释放
猫眼研究院调研结果显示,观众对疫情过后观影的意愿增强。近七成观众选择在疫情结束之后“聚餐吃饭”和“去电影院看电影”;并且半数以上观众在经历疫情后影院观影的意愿增强,27%的观众表示“特别想去看电影”。
三成观众表示“只要影院营业,就会去电影院观影”,观影意愿迫切;六成以上观众则等待官方宣布疫情接受。
社交需求仍然是疫情后观影的首要需求,近三成观众选择在疫情结束后与“朋友/同事/同学”一起观影,超过了与“恋人”、“爱人/配偶”一起去影院观影的比例。
结论3:
喜剧是疫情后线下观影的首选类型
与疫情期间观众线上观影类型相似,喜剧类型仍然是观众疫情后影院观影的首选,在口碑相同的情况下,26%的观众选择喜剧类型,其次是科幻、动作和悬疑。
疫情结束后,片方在给影片定档时,可优先考虑喜剧、科幻、动作片等类型影片
结论4:
影院卫生环境为观众疫情后观影主要顾虑,影院应加强卫生管控并对观众宣传告知
在观影意愿增强的同时,部分观众也对影院卫生环境抱有顾虑。调研结果中,有略高于一成的观众表示疫情后观影意愿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担心电影院的卫生安全状况”。
不少调研观众也对影院提出“做好消毒工作”、“加强卫生管理”、“保持空气流通”、“控制上座率”等建议。
建议影院复工期做好严格的卫生防护工作,为观众创造良好的观影环境,并实时向观众宣传告知影院环境卫生情况,以减轻观众观影顾虑。
结语
从猫眼研究院的这份观众调研报告来看,疫情期间,观众居家线上观影依旧活跃,且对疫情结束后影院观影有较强的的意愿,半数以上观众疫情后的影院观影意愿甚至超过疫情前。喜剧片为观众观影的首选类型。同时,影院也需要做好十全的环境卫生防护工作,以保障观众健康,减轻观影顾虑。
整个电影行业需求端对疫情后电影市场期望值较高。这一方面为疫情后电影行业复产复工提供了信心,另一方面也对影片内容质量、电影的宣传发行工作以及影院放映条件及排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猫眼研究院将持续对观众消费意愿进行跟踪调查,与行业共同做好复产复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