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娱乐资讯 > 电影新闻

电影《密战》:红色经典的另一种拍法

时间:2017-11-08

中新网11月8日电 红色题材如何会成为经典,这与其中散发出的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有着很大关系,人类从来都是渴望突破的物种,超越当下生活和个体的局限,投身到宏大和不朽的事业当中,恐怕存在于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之中,而充满着英雄和理想的故事,总能让人从中审视生命的意义,也许这也是为什么在任何文明的源头,都有着英雄史诗类的原因。

电影《密战》:红色经典的另一种拍法

重拍经典重铸英雄,在电影圈内从来都是一个高难度任务,而如何将讲述一个不少观众都多少有些熟悉的故事,并让已经被好莱坞电影改变了口味的观众认同和接受,对于这部《密战》而言更是一个挑战。

这种挑战首先来源于剧本和故事,如同被翻拍过无数遍的《福尔摩斯》,BBC的英剧《神探夏洛克》把原著中19世纪的技术手段变换成了现代社会里的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卫星定位,用一个时尚的外套重新包装出维多利亚时代的惊悚和悬疑。《密战》也有着同样“改头换面”的抱负,但这种改头换面一方面严谨地遵守了老版电影的时空界定,同时用现代商业电影语言重新诠释着经典的故事。

电影《密战》:红色经典的另一种拍法

《密战》一开头,中共在上海的地下电台被日军摧毁,一场节奏明快的动作戏后引出临危受命的主角郭富城,这种中规中矩的叙事方式虽然一再被运用,却是铺开人物命运,将观众引入故事的经典方式,在这个观众注意力和时间都是稀缺物的时代,这种屡试不爽的故事“引子”一开始就让《密战》成为一部合格的商业的电影。

随着影片逐渐展开情节和人物,《密战》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便是如何讲述一个观众知道结局的故事——邪不胜正,尽管难关重重,但主角必将战胜一个个困难。《密战》选择了一种冷静明快的方式,整部电影没有过多在事件的过程上着墨,而是用一幕幕事件特写、一个个标志性的细节衔接起整个故事的走向,这让人想起了《华尔街之狼》那种串联式的叙事风格,也有些《战争之王》冷峻直白的讲述方式,

这让《密战》与那些冗长拖沓的“抗日神剧”划清了界限。

这种单幕事件的特写在《密战》中随手拈来,主角进入旧电台所在地寻找元器件,而后引发了被困和脱逃的戏码,而最后“易容术”的展示,将主角的行动目的和准备过程交待得一清二楚,不仅省去了大量的笔墨,巨大的信息量也开拓了观众的遐想空间。另一个则是郭富城和赵丽颖“假结婚”的一幕:拍照、戒指……寥寥数笔,把这种在国产谍战片中用“滥”了的桥段拍出了新意。

电影《密战》:红色经典的另一种拍法

不过,也不是每个观众对《密战》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买账,尤其是缺乏历史背景知识的观众,难免会有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影片时间跨度从1937年日军进攻上海开始一直到1945年日军战败,如何将这八年的时间浓缩在一百多分钟里面,本身就是难题。

《密战》编剧张炭观众也许不太熟悉,但《黄飞鸿》、《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系列电影就是出自这位香港著名电影编剧之手,张炭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相比武侠剧“架空”的时代背景,《密战》才真正显现了张炭的历史科班的功力。

电影开始时的上海,既有日本军队,也有公共租界巡捕房,这样的势力设置实际上也清楚的交待了这是1937年到1941年的上海——日军已经占领上海国统区,但并未占领英美租界;另一个细节则是片尾帮助主角等人出逃的法国人,有观众会问,这个法国人是哪里来的,但这个法国人在使用飞机时说,戴高乐政府说飞机是他们的,维希政府政府也说是他们的,我代表法国政府征用它。从这句台词看,合理的推测是当时已临近抗战后期,上海法租界被交还给汪伪政府,这个贩卖红酒的法国侨民生意做不下去,离开上海时帮助主角出逃。

在《密战》中,有太多这样信息量巨大的细节,不仅交待清楚了故事背景,也串联起关键的情节,从而引发观众的遐。与《风声》这样的局限在单一时空背景的故事不同,《密战》的叙事可谓大开大阖,这种尝试在国内同类型电影中还是不多见的。

谍战片有两种,一种是007式的酷炫吊炸天,香车美女上天入地跑酷耍帅一个都不能少,一种是《国土安全》式的情节纹丝合缝,随便一个细节都能让人细思极恐,而《密战》走了二者的中间路线,在动作片的外衣下讲述了一个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用明星和商业电影语言聚焦了宏大历史画卷的一个特写。

  • 上一篇:喜剧电影《兄弟别闹》太原路演 高晓攀给处女作打7分
  • 下一篇:劳伦·科汉加盟《22英里》 马克·沃尔伯格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