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
女星树木希林于9月15日去世
据媒体报道,9月30日,树木希林的葬礼在东京光林寺举行。树木希林多年的合作伙伴是枝裕和代表众多好友起草悼词,该悼词也通过《朝日新闻》刊载。悼词全文如下:(中文版转载自《财新网》博主夏冰的译文)
根据辞典,悼词是哀悼逝者的文字,告别式按字面的理解是与逝者道别的场所。希林女士罹患绝症,我已经对这一天有了心理准备,但还是没想到这一天会如此突然地到来,无法立刻接受这样的事实。多年前我失去了母亲,现在我陷入第二次丧母的悲痛深渊之中难以自拔。对我来说,您就像我的另一位母亲一样。
我和希林女士第一次见面是2007年的事,和她的交往时间,不过十年有余。所以,我能够谈及的希林女士的,仅仅是她漫长艺术职业生涯的最后篇章。我一直不敢认为自己有致悼词的资格,踌躇再三,还是决定接受这个任务。
现在代替我诵读悼词的桥爪功先生,和希林女士是文学座剧团研究所的同窗,是以“桥爪君”“chaki”互称的老朋友。我曾经邀请二位在我的作品里扮演一对夫妻,拍摄过程中,我们一同在鹿儿岛共进晚餐,并排坐在餐馆的柜台前边吃天妇罗,边听你们像说对口相声一样斗嘴,你们谈到离婚赔偿费和整容(希林女士喜欢的话题)引来笑声,间或谈到表演的课题,谈锋甚健。
我从交谈中可以体会到你们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岁月里积淀出的对彼此人格和艺术的相互尊敬,感到无比羡慕,暗想哪天我也能和你们以这样平等的关系互动。这样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因而我请桥爪先生代为诵读这篇悼词,这样我能借此产生一种参与了你们亲切对话的错觉。
希林女士与我有将近20岁的年龄差,不揣冒昧地说,我们确实是气味相投。我们的相遇是机缘巧合,2007年,我准备拍摄以家母为原型的电影《步履不停》,在前一年,希林女士失去了事业上的盟友久世光彦。有时我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如果久世先生还健在的话,希林女士还会以一个作品主创人员的身份选择我,并且给我许多指导么?想到您在久世先生曾经希望拍成电视剧的《东京塔》电影版中扮演母亲,不由得感到您在继续一个未竟的梦想。
当然,我从未觉得希林女士把我当作另一个久世先生,而是认为,我继承了您和久世先生之间一度中断的缘分。(译者注:东京电视台著名导演久世光彦,是树木希林早期的贵人和合作伙伴,由于树木希林不顾文艺界潜规则,公开揭露久世与一名新人女演员的不伦之恋,两人翻脸,到晚年才和解)。
我不太清楚希林女士对我青眼相加的理由,或许理由之一是:我从拍摄电视片起家,在电影界没有可以仰仗的师父和前辈,您同情我这个形单影只的年轻人,对我特别关照。所以每次电影公映时,您不给我而是给制片人打电话,询问上座率,得到回答后说“那下次又可以拍新戏了,太棒了!太棒了!”然后才放下悬着的心。一直到我最新的影片,希林女士每次必打这样的电话,仿佛是慈母牵挂着不成器的儿子。
您经常带我外出用餐,享受各种各样的佳肴。一进店,您就对主厨说:“想吃套餐的每道菜,但是量要减半,”在寿司店,则跟师傅出难题:“什么都可以,凑数的菜码就不要了,好吃的样数只要给我一半。”说起森繁久弥、渥美清、久世光彦,您会熟练地模仿着他们的动作和说话口吻。有幸独享这些秘闻,我只顾点头称是。和您离开餐馆后,您笑着故意捉弄我“你猜刚才多少钱?”“很便宜对吧?所以咱们白天去,晚上就贵喽!”你流露的平民本色,也充满魅力。
我和您一起度过的时光,实在是非常快乐。作为一个儿子,未能在人生中和生母相处更久,也许是我试图将那种悔恨、想重新生活一遍的渴望、未能实现的心愿,通过和希林女士的相处得到补偿。我从未说出这样的想法,但是善解人意的希林女士一定早就察觉了。通过请希林女士扮演我的电影中的母亲角色,和希林女士一同进餐、谈天,我渐渐平复了丧母之痛。而就在这个时候,我失去了另一位母亲,又要平复另一层丧母之痛。
刚才我冒昧地说过,我与希林女士气味相投。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我和她的价值观完全一致。一次,谈论起我喜欢的剧作家,当我提到向田邦子的名字时,您很罕见地露出严肃的表情,从正面盯着我的脸,问:“你认为她好在哪里?”希林女士追问:“嗯?好在哪里?”“嗯?为什么?”的时候,能不能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决定着希林女士对那个人的评价。
我一边流着冷汗,一边谈到向田剧本的魅力,您说:“那是她不与我们合作以后的作品呢。”这句话里同时有着释然和寂寞两种情绪的奇妙交响。希林女士虽然不喜欢向田的风格,还是为和久世先生一起在电视的世界创造辉煌感到自豪。
我也可以想象,患病后的向田女士转向写作严肃的电视剧和文章以后,您对她是怎样的看法。哪怕电视和广告播放之后就会消失殆尽,也要追求品味,和您不拘一格潇洒的人生哲学,肯定是有共鸣的。
2005年您患了和向田女士一样的病以后,将工作的重心转到能流传后世的电影,从扮演小角色给人留下独特印象,转变到担任决定作品成败的主角。我从未向您询问过为何有这样的改变。但是我却像配合着您的改变一样请你拍片。有时我也会担心,因为遇到我和我的作品,您的风格改变了,曾经是您魅力一部分的轻松愉悦感是不是会流逝了?这些都被证明是多余的担忧。
您一边说,拍电视连续剧体力跟不上,一边连续出现在午后综艺节目和焰火大会的直播节目里,问你原因,您说,想测试自己作为一个艺人,在今天的时代有多少意义和价值。您的行动力、勇于尝试的精神,在电视出身的我眼里,充满了魅力。因此,当听到报道您的讣告,各色人等称你“女明星”“超级女星”的时候,感到一丝不快。
甚至我感觉这是对您的捧杀。希林女士在天之灵也一定有同感吧?作为演员,您常说的自我评价是“我这个人不中用”“我没什么本事”,尤其是拒绝片约时,经常这样说。拍摄《比海更深》的时候,您拿着已经接受了的剧本来到我的事务所,对一再坚持己见的我反复说着这句话:“做不来”“不管怎样”“做不来”。
我们在桌边花了一个小时争论,将剧本推来推去。但是开拍后这样的纠结仿佛烟消云散,您为了演好角色全力以赴。在更衣室换好服装,端坐在住宅区的窗边,认真地熟背台词,就像一个出道不久的新人一样勤勤恳恳的背影,我至今难以忘怀。
去年春天我请您出演《小偷家族》的时候,尽管剧本还没写好,您爽快地接受了邀请。我做好了您半途拒绝的思想准备,同时对您的态度感到欣慰又有些不可思议。杀青的3月30日你来到事务所,给我看了您的全身扫描片,显示癌症转移的小黑点,布满了全身的骨骼。
医生已经告诉您,还剩下不到一年的寿命,您告诉我:“这是我最后一次参演你的电影。”我知道您来日无多,但是那一天还是这样快就到了,我不知该如何表述自己的心情。我后悔让您演了一个死在电影中的角色,但这也许是天意,要我与您相遇、与您合作、虽有些轻率,却在电影里先让我与你道别。希林女士莫非也是因为如此才接受了这个角色?去年十二月,拍摄刚刚开始的时候,希林女士就对来采访的记者说:“这是最后一次与是枝导演合作。”
影片拍竣,六月八日上映,希林女士大约是希望我和她的关系到此为止吧。您抓着我的手臂,拄着拐杖走到台上,那天道别的时候,您对我说:
“你就把老婆子的事忘了吧!你要把你的时间,用在年轻人身上!我就不再和你见面了。”
您说到做到,从第二天起无论我怎么邀请您喝茶,您都坚决地拒绝。我感到困惑,是因为我没有像您那样做好思想准备。您骨折住院时我知道无法见到您,就写了一封信投进府上的邮箱。信上写着没有能当面说出的对您的感激,我对自己一路来的自我中心,感到万分惭愧。以后,没过多久接到了您驾鹤西去的消息。
接到讣告后,我来到您灵前守夜。时隔三个月见到的您,依然那么美,美得端庄而大气。看到您的那一刻,我终于悟出,您不愿与我相会,是一种体谅,想要减轻我失去您的悲伤。我就像《小偷家族》当中您那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女所做的那样,用指尖触摸了您的头发和前额,然后把您在电影中所说的话,又说给了灵柩中的您。
我总觉得人往生之后,会存在于万物。我失去母亲之后,反而觉得母亲存在在周遭的一切事物中,会在街头擦肩而过,会在陌生人中忽然发现她的身影。这样想着,就慢慢超越了悲痛。现在,您的家人失去了妻子、母亲、姐姐、祖母,遗属的哀痛是无法估量的。但是今天的别离,意味着您将超越肉体,活在世间万物之中。希望总有一天,活着的人会接受这样的现实。
请允许我说一点个人的私事。希林女士,您逝世的9月15日,也是我母亲过世的日子。和母亲永别之日,竟然也是与另一个像母亲一样的人永别的日子,这样的巧合使我悲痛欲绝,难以释怀。也许我不应该把失去母亲与后来与您相遇联系起来,但是千真万确的是因为失去母亲,想把这一切写入作品的时候,刚好遇到希林女士。您挽救了天涯孤独的我,关爱着我,因此,我作为活着的人,要像当年一样,将这样的悲痛升华成作品。我曾与您一起走过人生的某一阶段,这是我的责任,是我对您恩情的回报。
就像我追逐着您远去的背影一样,我向着灵柩中的您再一次重复我道别的话,以此结束我的悼词。
希林女士,遇见您,真是太感谢了。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