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能到好莱坞发展是很多中国演员的梦想。能在好莱坞站住脚跟的演员回到国内就是巨星,比如曾经的章子怡。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演员开始对好莱坞并不那么不热衷了,甚至已经在好莱坞有了一席之地的华人明星都回到国内发展了。主要还是由于经济原因,2016年中国地区电影总票房为457.12亿,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那么中国演员还有必要到好莱坞发展吗?
从表面上说是没有这个必要性,而且王健林也说过好莱坞制片方对中国演员不公平。既想借助中国演员的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有只与原意付出极少的报酬。前一段日子公布的明星收入榜,中国明星的收入完全可以比肩好莱坞明星了。前十名都在2000万美元以上,1000万美元以上的也有20多人。通过明星的收入,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娱乐圈的经济实力是相当雄厚的,单从经济方面是没有依赖好莱坞的必要性,甚至万达集团还收购了好莱坞的电影公司。
有人会质疑明星收入过高,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虽然中韩关系目前紧张,但韩国娱乐业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韩国的娱乐从业者相对于其本土市场,明显是超负荷的。不过人家可以把自己的娱乐产品推销出去,说白了就是韩剧,曾经在中国也是势不可挡。韩国娱乐圈的经济实力无疑没办法和现在的中国相比,人家却可以小投入大回报。这就问题所在,好莱坞明星的几千万美元的收入是因为其在全球的影响力。而中国明星几乎同样的收入,影响力却仅限于国内,顶多在周边国家有些影响力。和好莱坞明星比起来,显得高薪低能了。但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整个娱乐产业,或许我们的演员不再需要通过到好莱坞来证明自己,但我们的整个娱乐业真的需要去学习了。
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虽然总票房达到457.12亿,但国产影片266.63亿,相比2015年下降了4.73亿。如果剔除中美合作拍摄的电影,更是下降了24亿。要知道我们国家对于进口影片是限制的,不然的话会更惨。国产电影为何在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下,依然如此疲软呢?在我看来是中国的制片方更多追求的是短线利益,类似于投机。没有长远的打算,这也就是为什么国产电影基本排不出《速度与激情》这样的系列电影。系类系列电影相当于一个品牌,会有固定的消费群体,这样周边产品就会有一个长远的收益。我们制片方则希望一部电影可以大卖特卖,最好一下子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相对于电影本身的质量,制片方更关注影片的主演是否有票房号召力,电影的宣传和炒作力度够不够吸引人。这样的确可以获得不错的票房,但却丢掉了口碑,变成了一锤子买卖。自然不会有续集,也形成不了品牌,更谈不上周边产品了。
比如《盗墓笔记》这部小说,完全可以拍成一个系类电影。加上原著影响力巨大,是很容易形成一个品牌,经营好了会有固定的观影人群。但电影版的《盗墓笔记》却令人大失所望,尽管票房高达10亿以上,但口碑 差到了极点。可以说电影版《盗墓笔记》和原著除了有相同的人物以外,根本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如果制片方更注重影片本身,不单纯为了票房而请小鲜肉主演,或许票房只有7到8个亿。但赢得了好口碑,自然可以推出续集,每部都能维持在这个水平上,所带来就不仅仅是10个亿票房可比的。甚至可以贩卖以电影为主题的周边产品,以《盗墓笔记》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不是不可能。
其实我们不缺好的演员,而是缺一个健康的娱乐产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