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惹猫咪:网络杀手搜捕》海报
《别惹猫咪:网络杀手搜捕》,这是一部近期奈飞出品的3集纪录片。
看名字和简介,会以为这是关于“虐猫者”、“虐猫视频”,以及在网络上引发“爱猫人士”人肉搜索“虐猫者”的一部纪录片。显然,豆瓣和其他网站的少数评论者,在没有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前,从标题引发联想,就表达了不少对于社会上“虐猫”事件的痛斥。
但实际上,本片是关于2012年全球公开报道的,一起恶名昭著的杀人案的纪录片。这件杀人案,百度百科的条目列为“加拿大碎尸案”。
简要说明事件的新闻背景:
33岁的中国籍留学生林俊,在加拿大被偶然结识的男子残忍杀害。凶手随后在网络上公开发布了杀害林俊的10分钟过程录像,以及将被害人的部分肢体进行公开处理。由于事件中罕见而邪恶的细节,引发了全球媒体的关注。最终凶手几周后在德国被当地警方逮捕,并被押解回加拿大受审。
因为这一事件的细节过于骇人听闻,所以在公开报道时,我国媒体基本以克制的方式进行了处理,也保护了被害者林俊和家属的隐私。同时因为事件中罪犯和林俊的结交过程、犯罪动机等问题较不明朗,所以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猜测和讨论。
对于这件事,可能你还留有隐约的记忆,像我一样;也可能你还因此了解了一些类似“冰恋”的陌生词汇,像我一样;那么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们就能非常严肃地了解事件的一些真实情况,而不是以讹传讹夸大地想象。
如果以上说明有语焉不详的部分,那么是因为我并不希望以最直白的叙述来介绍所有细节。任何企图以耸动或是悲情的视角来解说这件事,都是居心叵测的。
而栗一些来自现场的物品照片,看着这些日常生活的物件,也会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是的,只有过去了7年,我们才能够冷静地重新审视这个案件,来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大众媒体以及社会文化的涵义,也包括我们未来对于犯罪防微杜渐的启示。
但我们必须非常严肃,而不是猎奇。
打个不那么恰当的比方,就像医务人员面对器官捐献者的遗体,要先致辞致敬一样,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仪式。不仅事关捐献者,也关乎整个人类群体的尊严。
我们都是人类。有些事情,意义不止于你或者我的不同,关乎的是整个人类文明。
“当你望向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望着你”。
当我们审视那些“不知为何出现的黑暗”的时候,以最为严肃的态度来看待它,是保护我们不被深渊吞没的唯一办法。
由此可以明白,本片《别惹猫咪》的片名,是导演怀着矛盾的心情,故意命名的某种误导。他不希望大肆渲染凶手的理念,只希望所有观众,静静地从这部纪录片中了解一些事情的真相。
讲述这个故事的视角,不是来自侦破案件的警方,也不是关注于被害者的生活,更不是罪犯的设计和犯罪动机。而是一些事先注意到罪犯的异常举止,发现这些端倪的普通人。就像你我一样,从头到尾没被卷入悲剧的核心,但是静观悲剧的发展,这样的普通人。
回到这3集纪录片的故事,以及这个事件的情况。
第一集的内容,完全与凶杀案无关。起头是一个匿名者在网络上前后发布了3部虐杀猫咪的短片,引起了不少爱猫者的愤慨。他们在社交网站上组织讨论群,抒发对于虐猫者的愤怒。同时随着讨论的深入,少数人开始对虐猫者的真实身份展开调查。
——这是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真实场景。我们身边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人肉搜索”。
所有这些类似事件的起因,多是社会中某些人的行为破坏了默认的道德准则,他们对此不思悔改甚至还沾沾自喜,法律和警方却暂时无涉这块,所以很多普通人就自发联合起来,维护群体的道德认知。这些普通人缺乏公权力和社会强制力做后盾,他们没有统一的目标和行动指南,他们的想法单纯甚至有着矛盾。他们大致希望先找到这个破坏者,利用舆论谴责他,勒令他忏悔。或者持续监督他,防止他做出更多破坏性的行为。
“人肉搜索”——一直处于社会管理的灰色地带。当大部分人认为这是有道理的时候,似乎对于犯事者的谴责和深挖就是有意义的,因为我们重新确认了道德立场的统一。在这个多元化、观念越来越模糊的世界中,在法律不涉及的那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群体性连接,来再度确认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的边界。如果现实中缺乏任何这样有力的行动,世界就可能被网络上不负责任打嘴炮的键盘侠们占领。
同时,这样的“人肉搜索”,有时也是非理性的,可能演变为个人偏见、仇视,少数群体借机生事或对别人的道德绑架。这是个很微妙的,可能会偏离正确目标的行动。
纪录片中没有回避现实的矛盾,插入了一段关于“动物救难队”的介绍。他们成员多是五大三粗的汉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查找到这个“虐猫者”。但显然他们受到了信息的误导,找错了人。
这一集的内容大致就是这样:
爱猫人士通过对视频细节蛛丝马迹的探查,逐渐确认了那个虐猫者的真实身份。那个虐猫者似乎有些奇怪,他在网络上注册了不少伪账号,来打造关于自己身份的流言;他其实是个没演过几部戏的小演员;他故意放出线索引诱爱猫人士去追踪他,他似乎很享受这个通过怪异行为,引起别人恐慌,以及被关注被追踪的过程。
《猫鼠游戏》,一部老电影的情节,和这个被追踪者玩的把戏有些类似
这一集有点无聊,至少这个事件没什么惊人。我们周边发生过太多类似的新闻事件,我们甚至还为“人肉搜索”拍过电影。
好的,然后是第二集。
这个虐猫者杀人了。同时他在网上公开放出了杀人的录像,又将被害者的尸体分尸,部分残肢分别寄去了加拿大的不同政党总部。
仔细一想,杀人的逻辑对他来说,和虐猫杀猫的逻辑没有什么两样。他在杀人的时候还杀了一条狗,似乎想证明什么观点。然后一夜之间,全世界的普通人知道了他,人群有些恐慌了。
这些类似凶杀电影,如肥皂剧的作恶情节,就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件。
之前被警方忽略的爱猫人士,突然起了一些作用。毫无疑问,他们在几年自发探案过程中,搜集的关于这个罪犯的周边资料,让他们在事件初期比警方更接近这个罪犯。他们理解他渴望被追捕、被大众关注的心理动机;他们了解他在网络上惯用的隐藏身份的手段;他们成功找到了“虐猫者”,像是第一批投入精力,比警方更早介入的义警。
纪录片没有夸大这些人的作用。甚至没有描述太多警方和他们在现实中的交集,但这些确实对警方更早地收集罪犯信息,有了帮助。
也许有的观众会把这些事件理解为现实的讽刺:如果警方最初就积极对待这些爱猫人士的警告,那么也许凶案就不会发生。
也许有的观众会认为这些爱猫人士对“虐猫者”的追查,促成了他进一步犯罪的心理,就像纪录片中的讲述者有了某种反思,也许“人肉搜索”是不应该发生的。
但实际上这里并没有太多讽刺的涵义。任何有理性的观众也不会认为是“人肉搜索”导致了犯罪事件。这只是我们现实的无奈。法律和警察很多时候只能在罪案发生后再行介入。在社会能保护我们之前,我们得先学会自我保护。同样这些提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不应被视为罪犯能对普通人加以侵害的理由。
第三集,我们看到了一些更惊人的内情。
罪犯终于被抓住了。抓的过程甚至比想象中要简单得多。没遭遇到暴力反抗。他事先设计的隐藏行踪的办法,看起来也并不是那么奏效。他也并非那么低调,刻意想销声匿迹。
很多人松了一口气。警方终于履行了职责,普通大众不用担心生命受到无名杀手的威胁,爱猫者们心中几年的淤积也得到了某种释放。
纪录片同样采访了罪犯的母亲,提供了另外一种视角。
在她眼里,我们看到这个恶魔式的罪犯,其实还有受人霸凌的孱弱童年。这似乎造成了他个性的偏执。而更为惊人的,是他一直在向母亲求助,因为介入了地下色情交易,一直在为更为凶恶的同性恋者和暗网胁迫,才最终犯下了这桩骇人听闻的罪案。
这是一个母亲的视角。她转述的只是儿子告诉她的那些信息。我们无法去苛责,无论这个母亲是否相信儿子所说的,或是有所怀疑。但是,她都无法帮儿子做更多。
这是我们不得而知的令人震惊的罪案真相,还是犯罪者的弥天谎言?
犯罪者终究没有对警察吐露自己的犯罪动机。
但是基于爱猫者们对他的了解,纪录片大致还原了他的内心肖像:
喜欢看电影,想当演员却不成功,内心渴望被大众关注,所以在自己喜欢的影片《本能》的启发下,设计了这个犯罪事件,并且自以为聪明地埋下了日后脱罪的线索——捏造出某个胁迫和指使自己的教唆犯。
这一切,其实做得并不高明,也不成功。他自作聪明埋下的种种致敬电影的因子,显得非常幼稚。事实上,他把真实的世界想象成犯罪电影,把自己的罪行演化为电影情节,暴露出某种妄想症的精神异常。
毫无疑问,这些情况应该都被警方掌握了。但是没有让全球媒体大肆报道。因为这次犯案,包含罪犯某种自我展示的变态心理动因。我们不希望让他得逞,更不希望再塑造出另一个怀有类似动机的犯罪者。
本片的导演还原了所有这些事件的前后真相。这些真相并没被刻意隐藏,但同样没有被大范围公开报导。在这部纪录片中,可能导演还回避了一些更为骇人听闻的罪行。这都说明他深刻理解本片应有的意义。全片最后,他表达了对于受害者的同情,以及告诫观众其中的严肃内涵——我们展示和观看这一罪案,了解这个过程,却不应达成犯罪者成名的渴望,成为他的帮凶。
导演最后安排一位被访的当事人面对镜头说了这段话,是再度表达了立场,希望我们不去猎奇,而是严肃思考
一旦喜欢上纪录片,常常让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生活比戏剧更为复杂。
是的,确实是这样。世界上所有戏剧加起来,也不如人类行为本身那么复杂和多变。我们有好的一面,有日常生活中不为人知的温馨和感动,有普通人不被看到的努力和奋争,却也有很多坏的面,那些被查出和没被查出的犯罪行为,黑暗邪恶的念头和交易,隐藏在角落里,随时可能加诸普通人头上的侵害。
挖掘被我们忽略的全部人类真实,记录下来,附加以引人深思的主题——这才是纪录片的意义,而不是大众传媒吸引眼球的狂欢。
与文艺作品或主流报道展示的不同,生活中正义并不总能战胜邪恶。真实世界中的“恶”,恐怕不会比“善”少太多。
这部纪录片,是希望提醒我们谨记,黑暗离我们并不遥远。
我们要望向深渊,了解它,努力避开它,同时保持强大,不要被它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