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娱乐资讯 > 娱乐评论

评论:《人民的名义》十年磨出 畅销书应转型

时间:2017-04-13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

随着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该剧原著同名小说的关注度也水涨船高,但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原著小说,周梅森写了近十年!扪心自问,这恐怕让不少畅销书作者颇感汗颜。近年来,社会兴起了不小的“出书热”——但凡是在某一个领域取得了点成就、出了点名气的人,就得写本书。似乎不出一本著作,总觉得少了什么。

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客观讲,这是图书出版大繁荣,文艺创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创作与需求都十分旺盛的重要表现。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为加快创作速度,追求所谓的“著作等身”,创作当恪守的底线也屡屡面临挑战:某知名“80后”文学作家被指作品内容大量复制抄袭;某著名书法家被疑著作剽窃研究生论文;部分出版物虽避开了“字不够,图来凑”的纠结,但仍不免有“用一种书制造另一种书”的尴尬;不是陷入“看似无拘无束实则根底薄弱”的窘境,就是走进“一味追求发行量,一心提升点击率”的怪圈。

如何防范?坚持正确的创作初衷是第一要义。环顾当下,虽然大部分著作者还是为了立说传言而著,但也不排除为扬名显利而著,“为名利写,写名利,请名利评判”,最终,将不仅导致整个出版市场陷入功利化的怪圈,还会导致整体图书市场图书品质与质量的下降。

事实上,前辈已经为我们做出了示范。记得多年前,贺敬之就曾评价自己执笔的《白毛女》,认为“这部歌剧是为人民写,写人民,请人民评判。”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从《暴风骤雨》到《王贵与李香香》,从《兄妹开荒》到《小二黑结婚》,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的潮流下,一大批感人肺腑、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唤起中华民族团结进取、抗击敌寇的革命激情。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需要文艺工作者怀敬畏之心,文艺作品秉恭谨之态,在此基础上力促创造性转化,力争创新性发展,而不能注重一时而无视传承,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在所有创作者心目中必须时刻牢记,文艺创作评判的权力始终在于历史,在于人民。就在前不久举办的《人民的名义》作品研讨会上,周梅森的发言掷地有声: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让人们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与此同时,不浮躁,坚持沉潜之心搞创作也至关重要。《道德经》有云:“轻则失根,躁则失君。”如果说75年前的破冰,是向文心文性的一次深度回归,剑锋所指,处处都能打开一片新天地,那么如今为创作功利化破题,就是要冲破心浮气躁的障碍,摧毁追名逐利的“心墙”。

路遥啃着馍写出《平凡的世界》,陈忠实只身回到乡下祖屋创作《白鹿原》,贾平凹在深度调研当地方言文化后才搦管操觚《秦腔》,这三部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都是潜心定力搞创作的代表。当下,心无旁骛谋创作是最稀缺的态度,那些“网红”写手应争取向“长红”作家靠拢,畅销书也应朝“长销书”转型。每一位创作者必须时刻记得,真正优秀的作品,经得起时代检验的作品才能最终“站上风口”,在“风口”上“飞起来”。

当然,要根治创作功利化的宿疾,不仅需要作者的诚心,也需要出版社严格把关。“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版社不能在蝇头小利中迷失方向,放弃把关人职责,任由低质量文艺作品流向市场。

“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鲁迅先生的话至今看起来都还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其将文字匆忙推出付梓,不如多多回炉、悉心雕琢,让文艺的火光更多地迸发喷薄,把创作的激情引入更阔豁的心灵天地,这才是对读者负责,对市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摆脱功利化,以抱朴见素的心态潜心创作,才能锻造出崔嵬瑰丽的文艺高峰。

  • 上一篇:开放式婚姻下的白百何该不该被公众原谅?
  • 下一篇:经济共同体是杨幂刘恺威婚姻的冷藏保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