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娱乐资讯 > 娱乐评论

仙侠剧的高同质化陷阱:听算法的,还是听观众的?

时间:2021-08-31

《千古玦尘》海报

《千古玦尘》海报

如果2005年出现的《仙剑》是树上刚摘的樱桃,不能饱肚却清新芬芳,2021年的仙偶剧,已经变成了中央厨房统一的樱桃奶茶:码好原料,打包传送,工业糖浆一洒,徒有其色却无其味。遗憾的是,市场现在流行的,却已经是樱桃口味无糖气泡水。

2021年这个夏天,最自带冷气的,是暑期档的剧集。就连历年的救市冠军仙侠剧,也没有带来这个体量应有的热度。

刚收官的《千古玦尘》,就是典型的“冷气”代表。腾讯S+项目(通常投资3亿起步),三金影后周冬雨担纲主演,这都是“剧王”的配置,对标显然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样曾经的爆款。

它的收视不算差,累积播放量超30亿(据猫眼数据),但豆瓣评分最终稳定在5.4(约12万人打分),是标准的有收视,无口碑。考虑到前期的投入规模,基本可以算是“扑”了,同时也终结了从2015年开始的暑假仙侠剧收视神话,业界甚至因此悲观评价: “仙侠已死”。

仙侠剧真的死了吗?

套路得人心,还是套路失人心?

现在语境中的“仙侠剧”,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仙侠偶像剧”。

第一个成功者应该是2005年根据游戏改编的《仙剑奇侠传1》,李逍遥、林月如和赵灵儿之间构建了一组“白月光朱砂痣”的经典三角关系,也为后来者指明了成功路径:情感红利。

接下来的成功者是2015年的《花千骨》,从此暑期档基本每年预定一部仙侠偶像剧爆款: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8年的《香蜜沉沉烬如霜》、2019年的《陈情令》。而制作方显然也逐渐总结出了这一类型的财富密码:知名IP+女低男高+三生三世转生虐恋。

17年的仙偶剧进化史,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情进侠退。

从这点上看, 《千古玦尘》有资格觉得自己很冤:它完全是按照这条规律打造出来的敬业商品。

剧情结构上,刻意加重了转世虐恋的比例。原著剧情从女主角“上古”的第二世“后池”开启,也直接抛出了全书价值观“逆天改命”,男女主的行动目标是拯救苍生。

但这部分内容被直接移到了剧版18集以后,新加的前18集就是两人做上神的前世如何谈恋爱。本来是原著里几乎一笔带过的前史,仔细敷衍成篇,明显对标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人物设定上,一个被低估的女主角(当然最后都被揭示有一个高贵身世)上古,一个表面冰山内里深情的上神男主角白玦,和《三生三世》《香蜜》《琉璃》如出一辙。

情感关系上,师徒俩从可望不可即到互相信任依恋的过程,又很有《花千骨》中白如画与花千骨这对师徒恋的风范。

再说世界设定,仙界人界魔界杂糅,仙人们在各界之间犹如儿戏的转生重来爱上你,则已经很难找到具体的开创者,只能说是各路仙偶剧共同努力出来的“约定俗成”。

假设一定要说《千古玦尘》有点新东西,大概就是提供了一个最没有“仙女脸”的女主角——周冬雨长了一张现实主义题材脸,和整个仙气飘飘不落地的氛围堪称违和。

《千古玦尘》能立项制作,是因为前面有成功者,而它的失败,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太多成功者。

这只是《千古玦尘》的问题吗?

同期但播出更早一些的《遇龙》,成绩更加惨不忍睹。累积播放量8.79亿(猫眼数据),豆瓣评分3.7。进行比对后会发现两剧的卖点几乎一致:《千》的女主角是有上神身份却没有相配法力, 《龙》的女主角就是个小丫鬟; 《千》的男主角是法力无边的上神, 《龙》就是真龙王;情感走向也基本类同:男主默默守护女主三生三世,最后为她牺牲自己。就连男主们的AI机器人演技,都高度一致。

再梳理一些今年已经开机立项的仙偶项目,也还是同样的配方:杨超越主演的《重紫》, “师生恋”+“三世轮回”;鞠婧祎的《花戎》,女主凤凰转世,男主太阳神; 《奔月》,男主魔神,女主是他在人间选择的祭品,又一对师徒恋……

仙偶剧高度同质化的背后,也是创新能力的逐渐丧失,和市场嗅觉的失灵。

如果2005年出现的《仙剑》是树上刚摘的樱桃,不能饱肚却清新芬芳,2021年的仙偶剧,已经变成了中央厨房统一的樱桃奶茶:码好原料,打包传送,工业糖浆一洒,徒有其色却无其味。遗憾的是,市场现在流行的,却已经是樱桃口味无糖气泡水。

比密码还善变的,是时代。比时代更善变的,是人心。

不冒险,无仙侠

研究仙侠偶像剧发展史,一定要注意一个节点:2015年。

这一年, 《仙剑奇侠传1》在豆瓣的评分还只有7.9分,但自从《花千骨》风靡一时,每出一部爆款仙偶, 《仙剑1》的分数就会上涨一点,一直到了现在的9.0分,也越来越成为仙偶剧不可逾越的巅峰。以至于今年传出要重拍《仙剑》,舆论一片唱衰,并不看好。

因为《仙剑1》的成功,与其说是演员如胡歌、刘亦菲和角色的完美契合度,不如说是时代需求——后者几乎不可能复制。

2005年荧屏上流行的还是古典派正剧,收视榜前三位分别是《京华烟云》《亮剑》与《汉武大帝》,带着上一辈的厚重感,而伴随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一直在呼吁一部真正具有二次元血统的作品。改编自经典游戏的《仙剑奇侠传》,正当其会。

同时,2005年也是互联网加持年轻世代力量的一年:百度上市、阿里并购雅虎中国、网民第一次破亿、超女投票成为了夏天最火热的记忆……互联网企业的上市还造就了一批财富新贵,更是强化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逆天改命性。 《仙剑1》的穷小子逆袭记,就是给这一代年轻人造的梦。

而到了2015年,互联网已经是巨头的游戏。年轻人们自嘲为“社畜”,奶茶和甜宠剧就是每日续命良药。在这样的社会心理下,以《花千骨》为代表的“神仙恋爱剧”大行其道。上神们就算经历磨难,也有天赋的美丽与高贵在保底,而恋爱也不在于磨合、追求和试探,主要来自命中注定。

但从2020年开始,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不安定感增加,年轻一代自动自发降低欲望。作为触觉更灵敏的商业前哨,修仙网文类已经开始流行咸鱼抱大腿,被师父/师兄/男友带着躺赢就好。可影视剧还在“恋爱一谈几万年”,如何不显得笨重而过时?

17年仙偶剧的流行趋势的背后,其实折射的是社会公众的“集体寻唤心理”:渴望存在却在现实中缺少的理想、感情与生活状态,需要得到满足和唤回,仙偶剧就是这个最佳载体。

最早《仙剑1》的成功,就是因为提前一步,满足了这种集体心理。它大胆尝试轻松题材、起用新人,甚至是“魔改”原著,也经历了一个很难熬的时期:从一开播被游戏粉大骂“魔改” “五毛特效”,被主流媒体批评为“过度游戏化”,甚至逼得编剧写长篇信解释自己的改编思路。

最终这种冒险获得了回报,完成了口碑逆转。

但如果今日在算法指导下重拍《仙剑》,谁能想象李逍遥从嬉笑怒骂小人物变成高贵的冰山脸上仙,谁又能想象他和赵灵儿、林月如住在中西合璧的天宫中分分合合,转世虐恋?

回到最初的问题:这届仙侠剧就这样死了吗?不,死的只会是那些不再造梦的“算法”剧。下一代的流行王冠,只会属于“冒险”之作:能够契合、回应时代与社会心理,同时又敢于引导观众去发掘未知需求。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仙侠题材最迷人的部分:探索未知,逆天改命。

(李雒城 作者为文艺评论人)

  • 上一篇:《光明日报》:警惕耽改剧把大众审美带入歧途
  • 下一篇:持证上岗 能否管住艺人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