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暴》的灾难片段被戏谑为是《2012》+《龙卷风》+《海啸奇迹》……虽然特效依然惊艳,但故事太过套路。
【今日看片】
上映13天,票房近4亿元,中国观众对《全球风暴》已经够友好了。特效勉强过关、剧情太多套路,让《全球风暴》在北美的票房扑街。但如果好莱坞灾难片一直这么不求上进,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观众也会厌烦这一口。
失去科学根基的异想天开难以让人信服
《全球风暴》“给地球穿上外衣”的戏剧设定,让人想起“给长城贴瓷砖”、“炸开喜马拉雅山”这种异想天开的说法。当然,把地球真的当个球全面包裹起来的,不是什么织物,而是密密麻麻地被统称为“荷兰男孩”的气象卫星。
但故事缺乏一个可信的基础:即这些气象卫星是如何能够操纵地球气候的?它们怎么可能像安装在地球外面的按钮开关,想要明媚的阳光普照,抑或诗意点的小雨霏霏,通过电脑联网卫星,随便点几下按钮就能实现,这未免有点小儿科。失去科学解释,稍微有点儿挑剔的观众,会觉得幼稚。
副总统想上位,雇佣黑客黑进“荷兰男孩”,肆意制造自然灾害,并嫁祸于总统,幸亏服务于白宫的一对恋人,及时发现了阴谋,并在地球全面陷于“地质风暴”的最后一秒,重启了系统,挽救了人类。这种编剧套路,观众已经在《白宫陷落》、《伦敦陷落》等各种“陷落”电影里看得太多。既然超级密码只有总统才有,那么副总统是如何做到控制“荷兰男孩”如同操作自家电脑那样轻松的?对此《全球风暴》也懒得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在毁坏著名城市与地标建筑方面,《全球风暴》走的又是全面模仿《2012》路线。给东京来场大冰雹、给孟买来场龙卷风、把迪拜由沙漠变成海啸中心……诚然,这些画面场景在观赏性方面还有点吸引力,但失去优质故事的支撑,看过之后迅速即忘,震撼感带不到走出影院之后的第一步。
在中国的票房,《全球风暴》已然全面压住了另一部科幻电影《银翼杀手2049》。但就电影的品质感、内涵性、人文寓意等方面而言,说《银翼杀手2049》完胜《全球风暴》大概不会有什么争议。之所以《全球风暴》票房领先,还是因为它较为符合普通观众对于灾难片的期待,更具眼球效应,更有节奏快感。
灾难片衰落根本原因在于不重视故事深度
说起来灾难片这一类型作品,自2009年《2012》公映之后,就一直没有什么进步。当年《2012》能够成为话题电影,受到普遍欢迎,是因为它是在“玛雅预言”这个大IP基础上创作的,对人们的“恐慌心理”有着很好的利用。当然,现在回头看《2012》,也不过尔尔。
这两年,科幻片在想象力方面的另辟蹊径,使其力压灾难片,成为观众消费的主流。《云图》、《超体》、《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等,公映都大受欢迎。灾难元素已经不再是科幻片的最重要构成,通过科幻片来打开人类内心的黑洞,或者传递某种哲学观点,展示灾难背后的伦理矛盾才是最新潮流;同时,山崩地裂、电闪雷鸣等灾难场景,也让电影人感到索然无味,创作者更是已经把视线从地球灾难引开,投往更遥远的星际。
灾难片再按《全球风暴》这个路数拍下去,恐怕市场会继续萎缩。一方面观众仍然满足于视觉与音效轰炸,另一方面观众在走出影院之后又难免产生“上了一当”的失落。如果灾难片不能敏感地找到慰藉观众心灵的方式,而只在“视觉奇观”方面做文章,那么这个类型的电影早晚会走进死胡同。
被各种环境威胁论恐吓多年的普通人,今天看待环境灾难,已经有比较全面和客观的判断。换种说法就是,面对世界末日的恐慌心理,早已不像以前那么强烈了。所以灾难片应当摆脱继续刺激观众恐慌的投机技巧,让电影更多地建立在客观事实、科技手段的基础上,不再夸张与卖弄创意,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为作品融入更具深度的思考。同时,在剧情上最好忘却以前所谓的成功经验,毕竟观众也是会成长的,同一套叙事模式不可能一直吃香。如果好莱坞灾难片一直这么不求上进,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国观众也会厌烦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