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填补空白的戏
户外探险电影,一直以来似乎都是好莱坞的专属,《荒岛余生》、《荒野求生》、 《极地重生》 、《127 Hours》等经典影片都曾给国内观众留下过深刻印象。国外一向喜欢把这类题材制作成商业大片,在表达故事主旨之外还为影片赋予更多惊险刺激的动作元素和商业节奏,成功将其送入奥斯卡提名。
不过,由于国内探险文化普及度并不高,同类型电影几乎接近空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影片《七十七天》填补了中国“极地探险”电影的类型空白。
如果非要拿来比较的话,影片《七十七天》与《冈仁波齐》《可可西里》有相似之处。首先从地源上,它们的拍摄地都在藏区,《七十七天》的拍摄地为羌塘,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的空地”,羌塘无人区由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四大无人区连片组成。
《冈仁波齐》讲述的是一群人一路朝拜向冈仁波齐峰出发进行救赎,是关于信仰的故事;《可可西里》讲述的是野生动物的保护,是关注自然的故事;而《七十七天》则讲述了一个探险者孤身徒步穿越羌塘的故事。这几部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文气质浓厚,并且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极富正能量。
但这部戏并不算成功
我们承认《七十七天》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我们震撼于影片如画般的美景,但并不代表,我们认可这部电影的成功。至少,这部户外电影,距离我们想象中的样子还很远。
如果稍加留意会发现,虽然有无数影视界的大咖为影片打call,虽然媒体宣传报道也是一轮又接着一轮,但与这些扬声呐喊不同的是,观众对此片的反映并不激烈,甚至口碑在走下坡路。
豆瓣评分该片评分从最初的7.0,一度下降到了6.7分,最终评分可能会稳定在6.5分,低于《冈仁波齐》、《我在故宫修文物》,多数人表示浪费了一个好题材,自然景色很美,但是人物不感人。
探险作家杨柳松77天横穿羌塘无人区,是人类历史上徒步横穿羌塘第一任。因这样的探险行为,杨柳松成为中国探险者们心中的英雄。他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七十七天》显然没有拍出人物给大众的震撼感,倒是拍出了景色的震撼感。
可以说,导演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家,但讲故事还差些火候。
《七十七天》中杨柳松是一个陷入人生迷茫的青年,想通过徒步探险重新找回人生的意义,江一燕饰演的蓝天,曾经在西藏墨脱徒步旅行时为了拍摄星空而不慎坠落,不得不进行高截瘫手术,坐上轮骑上继续行走。蓝天这样乐观的精神态度感染了杨柳松,最后两个人在雪山高处一起庆祝行走的成功。
从市场来看,需要这样的探险纪录片,就像市场需要《二十二》、《冈仁波齐》、《摇摇晃晃在人间》一样,影片有一定的填补空白的意义。
但是在《七十七天》中,煽情和戏剧性情节太明显,更多的是记录风景,没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行走对人一生的深远影响。
其实,国内电影涉及这类题材的影片一直都偏文艺向,往往将生存挑战放置在第二位,而将心灵升华的过程作为表达重心,如《转山》《喜马拉雅天梯》《冈仁波齐》《练习曲》,但这一次《七十七天》将生存挑战进一步放大的同时,却也被批伪文艺、刻意抒情和过于鸡汤。
如何兼顾着户外探险的惊险刺激,又不乏心灵的震撼,情感的共鸣,或许是国产户外探险电影需要不断摸索的方向!
记录片靠运气的时代结束了
《七十七天》作为一部半公路半纪录式电影,可能不会像媒体所说的那样“成为11月的票房黑马”,但是从近一年来纪录片的票房走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度来看,纪录片电影的好日子似乎就要到来了。
今年上映了近10部纪录片电影,其中《二十二》、《冈仁波齐》票房过亿,《地球:神奇的一天》、《重返狼群》、《七十七天》票房都破千万,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从2008年到2016年,每年都有3-7部纪录片电影上映,每年票房最高也仅是破千万,即使是网红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也仅有650多万票房,而今年有两部纪录片电影票房破亿。
纪录片电影票房靠运气的时代结束了,如今用心拍的作品,观众都会有所反应的,即使口碑不好。就拿正在上映的小众文艺片《十八洞村》来说,票房已成功破亿。
从内容来看,纪录片电影逐渐从以前的政治献礼、人物传记向动物世界、生命、时间、历史事件、职业等拓展,出现了更多与自然、生活、文化接近的作品,而市场也逐渐欢迎这类影片,观众也开始注意到纪录片影片。
不过,失真、琐碎、过于鸡汤、美化……也是纪录片电影存在的问题。这个市场还不太成熟,还存在一些争议的问题,像《七十七天》中刻意地摆拍、情感的做作,对真实性要求很高的纪录片电影就会变得尴尬。
不管怎样,感谢《七十七天》给国产电影带来的突破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