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娱乐资讯 > 娱乐评论

故事似是而非 没了怀旧,何必《追捕》呢?

时间:2017-11-29

尽管吴宇森一再强调,他这一版《追捕》不是同名电影的改编版,而是根据日本小说《涉过愤怒的河》改编,但是就凭着这个片名,大家也很难不把它跟三十年前的同名作联系在一起。即使只算是致敬之作,但是出品方借势的姿态仍然很明显。只是,现在看来,结果不太美妙。

作为一部商业片,看票房是必须的,从目前《追捕》的表现上来看,不算太好,至少相对于张涵予和福山雅治这样一对强组合来说,没有达到应有的层级,对于吴宇森这样的大导演来说,就更不理想。

一般来说,票房跟影片质量还是关联度比较高的,《追捕》的令人失望应该是其票房不高的主要原因,这种失望不单指那些可能会去寻找情怀的年龄大的观众,同样也适用于那些并不具备情怀期待只想看一部好电影的年轻观众。之前有评论说,吴宇森这一版《追捕》的逻辑有点乱,要我说,这一版《追捕》,从最初的商业逻辑上就是混乱的。到底是要做怀旧方向,还是做一个全新的电影,在这一核心设计上,制作方并没有坚定的理念,这就导致后面的电影制作,在艺术方向上模糊不清,而最终的营销套路,更是混乱不堪。

电影史上的重拍作品,成功与失败的先例都不少,实际上,不论导演是否有突破意识,或者是否自称要改变前作,没有一部重拍的作品能够完全沿袭前作,因为时代在改变,技术在改变,再想抄剧情,也没法完全一样。所以,突破与否不在嘴上,也不是想不想能决定的,最忠实于前作的重拍,也必须有自己的核心并全新创作元素,哪怕故事情节完全一样。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往往后来者越是尊重前作,越实事求是地遵循前作的核心艺术要素,反而越能成功;越是想肆意突破,妄图大肆改造,以表达自己的所谓个人艺术理念,就往往会不得人心。

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从话剧到电影到电视,出了多少作品,人物所在的环境变到了现在,变到了其他世界,还有各种变形和引用,可是核心的分歧挡不住爱情,谁也变不了,变了,就不再有其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一现象的原因也简单,名作嘛,一定是经过时间检验才能成为经典,所谓的创新,就是试错的过程,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嘛,如果随便大胆假设一下就成功,还要科学家和艺术家干什么,人人都是大家了。

所谓经典名作就是在无数的最初创新后,被证明是符合艺术规律广泛为大众所接受的那个路子。对于重拍作品来说,商业效益所需要的稳定性和创新实验所具备的风险之间,显然是一个矛盾。

原来的《追捕》打动人心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对于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恐怕是完全不同的意义。《追捕》既不是高仓健主演影片中票房最高的,也不是获奖最高的,同样也不是口碑最好的。高仓健在《追捕》中的表演很好,结尾处带着中野良子走向远方的镜头尤其帅,但这只是他的作品之一而已。《追捕》吸引观众,就是一般商业片所具备的那些要素——故事好看,情节紧凑,好人经过奋斗终于战胜坏人,英雄救美,爱情圆满……再加上大明星出阵等。

但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追捕》是十年封闭之后迎来的第一部外国电影!当时除了少数的苏联东欧老电影之外,普通的观众从来不知道外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电影是什么。将近四十年过去,我仍然清楚地记得看《追捕》的情景:放电影的露天广场上,不知道挤了多少人,反正我是在背面看的。通过《追捕》,我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那种心理感受,现在的年轻观众很难体会——恐怕,也是《追捕》的出品方和导演吴宇森所不能体会的。他们也许只注意到了《追捕》在较为年长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却并没有了解清楚为什么会如此。于是才有了后来的一系列,包括被专业圈诟病的7个编剧走马灯,上映前宣传方向的不清晰等。

据报道,电影最初启动的时候是因为买不到老版电影的版权,所以只能买了小说,后来拍到半路,电影原作方又肯出让,所以有了片子的一些似是而非。但是,这都不是电影最终结果的理由。在我看来,如果不能坚定地怀旧,还不如不叫《追捕》,按照《英雄本色》、《喋血双雄》或者《变脸》拍一个吴宇森擅长的题材就好了嘛!干吗非要半遮半掩地做《追捕》呢?而且致敬的方式也奇怪,片头片尾都出戏——张涵予在《追捕》里怀念老电影《追捕》就已经令人好尴尬,结尾套用同一句台词,两人(与女主戚薇)却完全表现不出前辈的风度,就更让人无力吐槽。

从导演的角度来说,《追捕》的票房虽然比《太平轮》好了一点,却仍然应该归于失败范畴,与其如此,不如坚定地去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吴宇森在《太平轮》中表现出的家国情怀,足以令人尊敬。作为曾经在商业片上获得许多成功的导演,应该不需要再用票房来证明自己。

  • 上一篇:行业剧遭质疑 专业不够感情来凑?
  • 下一篇:好片纷纷走出票房黑马曲线 口碑力量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