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益社会,你‘沃’共担”为主题的2017沃尔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副总裁付小明发言。
中新北京网1月7日电 (记者 曾鼐)精准扶贫如何开展?企业如何参与公益事业?……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认为,精准扶贫意味着对象精准、资源投放精准、扶贫效果可持续;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强调,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商业模式的跟进。
以“公益社会,你‘沃’共担”为主题的2017沃尔玛(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日前在京举行。诸多公益组织代表、企业负责人等齐聚一堂,热议精准扶贫和公益可持续发展。
“扶贫对象、资源投放要精准”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将精准扶贫概括为3个关键词:对象精准、资源投放精准、扶贫效果可持续。他说,对象精准是最关键的,目前利用两年多的时间,已完成建档立卡的工作。
针对企业如何参与扶贫,刘文奎说,要发挥企业优势,量力而行,让贫困人口生产的产品能和市场对接起来,对于不具备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可以把一些机会和就业岗位给贫困人口。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建岷,一再强调“要改变以往泛泛的扶贫做法,必须了解他们(贫困人口)最需要的是什么。”她说,要通过实地调研,最高效地利用社会资源。
她说,扶贫应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社会大众联动的综合模式。她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首先做好企业就是最大的公益,因为可解决就业;其次要发挥企业的优势,用投资拉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联合中,企业应发挥一个良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理事长刘选国表示,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参与公益、扶贫工作。刘选国说,红基会目前主要的捐赠来源靠企业,企业捐赠占比达90%。
他介绍,目前与一些医药企业合作公益项目,解决中国因病致贫,比如白血病的扶贫,全国70%以上都通过中国红基会进行对接。他说,希望有更多企业提供支持,尤其希望与全国都有网点的公司合作搭建平台,这样能在第一时间把物品送到因灾致贫乡。
“公益要有商业模式跟进”
谈起公益事业和精准扶贫,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公益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有商业模式的跟进。
他说,公益部门面对的一个挑战是,重情怀、做好事,但有时忽略了效率。比如,10个公益组织到灾区发放书包,1个孩子拿到了10个书包,这其实是一种资源浪费。
“社会问题就是商机。”徐永光说,解决社会问题,既为社会带来福利,同时抓住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机,才是公益组织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最好方式。他说,公益意味着要消耗资源,如果只有消耗一定不可持续,只有适当地跟进商业,获得盈利,才能让一个好的方式可持续发展。
壹基金秘书长李劲同样认为,现代公益的行动,要进入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公众的生活方式,企业在接触公众、和消费者发生有效互动上,比单纯的公益组织要强很多倍。
李劲说,比如做旧衣回收,如果仅靠公益组织去回收旧衣服费时费力,但如果能和几十家物流网络合作,上门收旧衣,效率将大大提高。“公益要和企业的经营模式相结合,做大做强。”
“公益的最高境界是赋权”
“为什么不能把钱发给辍学的儿童,让他们直接上学会不会更好?”已参与公益事业20多年的付小明,曾被这个问题困扰多年。但如今他相信,公益最高境界是赋权,要为受益群体创造一个发现自己能力、激发自己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自助。
作为沃尔玛中国公司事务高级副总裁,付小明认为,企业在赋权过程当中拥有很好的地位,拥有比常人更多的社会资源,能让更多的人受到影响,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公益活动。
付小明举例说,沃尔玛给女性提供就业的培训,给农村的妈妈提供创业循环资金,让她们有创业的机会,给女性企业家提供领导力,帮助她们成长……这让女性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立,进而能获得社会地位的提高,是一种良性的循环,也是一种赋权的体现。
据介绍,从2010年到2016年底,沃尔玛已为“女性经济自立”中国项目累计捐出超过9100万元人民币,令17万女性受益。20年来,沃尔玛在全国累计向各种慈善公益事业捐献超过1.4亿元资金和物品。
付小明强调,企业的一个社会责任、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利用自己产业链的上下游,比如供应商都有自己的产品、专长、顾客,要将这个价值链形成社会共治的统一体系,跨界合作,形成合力。
当天论坛上,沃尔玛中国发布了2017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目标,将重点关注女性经济自立、儿童食品安全与营养,可持续发展与社区服务三大领域。同时,沃尔玛宣布将通过2016年10月“你‘沃’一起,为爱加餐”筹集到的265万元善款捐给中国扶贫基金会,用于改善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