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 曾鼐)北京正在修订城市总体规划,如何才能破解大城市病,缓解拥堵、雾霾、人口膨胀现象,杜绝“摊大饼”发展?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
北京为何会“摊大饼”?
为避免城市功能过度积聚,伦敦、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一般采取“主城―卫星城”的格局。“多中心”的布局,也早被纳入北京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1993年提出建14个卫星城;2005年提出打造“两轴―两带―多中心”,建11个新城。
但遗憾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北京依然深陷“单中心”发展的尴尬,导致城市建设呈“摊大饼”趋势。
“多中心的规划理念没错,但实施有问题”,赵弘对记者说。
赵弘说,发展卫星城需有4个条件:卫星城离主城不能太近,30公里至70公里较适宜;有高效的连接通道,能和主城构成1小时通行圈;卫星城数量可多,但要控制每个卫星城规模,人口应在20万左右;要先建火车站等交通设施,再建医疗、教育等保障设施,最后建住宅。
纵观北京卫星城发展,赵弘分析,建设顺序“反了”:北京先建住宅,交通、公共服务配套不足,导致民众生活需回归市中心。
最重要的,赵弘认为“缺少市郊铁路。”他说,地铁适合半径15公里内出行,地铁修到郊区不符合规律;像北京这样规模体量的城市,也不能过度依赖发展地面公交,应靠市郊铁路带动中心城与周边发展。
如何打破“单中心”?赵弘建议,要打造若干个卫星城、微中心,在短时间内向这些地方修建市郊铁路,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让人们乐意在卫星城、微中心居住和发展。
通州副中心机遇何在?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寄托着不少人对实现“多中心”规划的期待。
距北京核心区东二环20多公里的通州,与天津、河北均接壤。根据规划,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将在明年年底搬到通州。
随着通州功能增强,“大饼”会不会越摊越大?赵弘说,通州发展要更偏向东边,避免和临近的朝阳区“摊”在一起,要和河北廊坊北三县(即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呼应发展。
“应实现错位发展。”赵弘说,北京城六区要控制资源集聚,但诸多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发展,需要北京的科技、人才等资源和平台;通州建设也需一定的经济发展作支撑。
他说,通州可按照“后CBD”理念,打造北京第二个中央商务区,发展商务服务、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及文创产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