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新闻7月26日电 (刘佳)一大早,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嘎达布其镇尚德嘎查的额尔敦达来家,迎来了附近居住的牧民们,他们等待的是一支来自首都的大学生演出队。
记者了解到,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争做乌兰牧骑红色轻骑兵”主题实践活动团队22名师生,在党总支书记白艳秋的带领下,自7月13日至20日赴内蒙古大草原,举办了4次惠民演出、2次座谈探讨,进行了3次主题参观、1次深入交流,60小时驱车跨越2510公里路程,团队师生深入当地牧民家庭,感受乌兰牧骑精神。
乌兰牧骑,蒙语原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宣传队。为了丰富牧区牧民的文化生活,内蒙古自治区于1957年6月17日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试点成立了第一支乌兰牧骑。队伍短小精悍,以一专多能的技能,自编自演的节目,贴近生活的内容,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成立60年多来,乌兰牧骑走进各驻地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和社区演出、宣传、辅导、服务,深受基层民众的喜爱和欢迎。如今,乌兰牧骑在保证每年平均下基层为牧民演出100多场次的同时,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把独特的蒙古族艺术文化带到海外。
本次实践活动期间,苏尼特右旗副旗长娜日娜向师生们介绍,从1957年的第一支队伍的9名队员,到目前全区75支队伍的3000余名队员,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跋涉戈壁、辗转草原,天为幕布、地为舞台,不仅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更被农牧民亲切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
农牧民对于乌兰牧骑的喜爱,也给了“争做乌兰牧骑红色轻骑兵”的首都大学生动力,这些大学生在表演精心准备的接地气的节目时十分用心。大学生张茗惠说,听到牧民热情掌声中夹杂着“再来一个”的喊声,觉得多年艺术学习终有用武之地,成为“被需要”的人,“连续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和疲惫不堪的身体,都不重要,值了!”
“身为大学生,我们也想奉献微薄之力,用文艺表演带来对内蒙古大草原和勤劳勇敢牧民的问候。”大学生史佳霖称,“我们也想做他们口中常提的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与太仆寺旗乌兰牧骑老艺人艾日布交流,感受到他对于乌兰牧骑几十年如一日的眷恋和奉献。红色基因,就这样流淌着。”除了惠民演出和座谈交流,团队之中的大学生朱瑞鑫,承担着搜集素材、实地采风和撰写《红色基因与民族音乐融合的典范》调研课题的任务。
作曲专业的大学生李卓娅和刘宇还准备创作内蒙古风格的音乐作品。
活动期间,“中国第一支乌兰牧骑”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仅有的两位第一代队员伊兰和荷花,东乌珠穆沁旗文化馆馆长、乌兰牧骑老队员韩淑梅,太仆寺旗乌兰牧骑老队员艾日布等前辈,为师生们回顾了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初心,身兼数职、一专多能的特点,为牧民服务、从不讲报酬的宗旨。
白艳秋说,体验、感受和学习乌兰牧骑精神,明确艺术道路未来努力方向,是希望学生做到的第一步。“大学生不仅学习了吃苦耐劳和实战经验,而且向乌兰牧骑文艺工作者学习到将红色基因与艺术相结合、将艺术与为人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和宗旨。”
“我旗大概有几千首长调,但最近三四年才整理出四五十首。现在迫切需要专业师生的指导和帮助。”东乌旗长调协会会长、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传承人、乌兰牧骑老艺人查干呼呼吁,希望得到中央民族大学师生的帮助。
东乌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萨如拉图雅也说,希望加强与中央民族大学特别是音乐学院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作品合作创作、人才联合培养、传统文化挖掘,推动当地乌兰牧骑事业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师、节目统筹总负责人王溪说,最直接的帮扶方式是完成和声架构,用科学手法充实当地音乐的立体性。“高校是金字塔塔尖,必须以‘塔尖’带动‘塔身’发展,助力乌兰牧骑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包爱军表示,“争做乌兰牧骑文艺轻骑兵”主题实践活动,是中央民族大学暑期深入学习贯彻乌兰牧骑精神的三项举措之一,该校还会推进《乌兰牧骑式社会主义文艺新传统与新时代民族音乐繁荣发展关系研究》科研项目,组成东、中、西三个团赴内蒙古自治区72个旗县开展调研;组织乌兰牧骑作品研究团,赴鄂尔多斯地区3个旗县开展主题调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