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集装箱房、两排座椅,外加大桶的绿豆汤和凉白开,这是地铁19号线工地专门为工人们配备的纳凉休息室。记者8月9日从市轨道公司获悉,北京地铁施工中专门设立了高温天气应急机制,采取设置纳凉棚、冲凉室等多种措施为工人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和后勤保障。
由于一些明挖工地直接暴露在太阳之下,加上基坑比较深不利于空气流通,地铁施工现场的地表温度经常在40摄氏度以上。记者了解到,为了减少工人在高温下的作业时间,施工单位采用“抢两头、休中间”的作业模式,将主要施工任务调整到温度较低的早上、傍晚、夜间时段,同时增加作业人员轮班次数。高温预警期间,工人每日每班工作时长将缩短至6小时。
北京市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施工现场设置了纳凉休息室,工人们工作一段时间后可在休息室稍作休息。纳凉休息室为工人们准备了绿豆汤、凉白开等饮品,可以到此补充水分和盐分。另外,施工单位还为工人配发藿香正气液等应急缓解药品,预防工人出现中暑情况,并成立医疗保障小组,及时、专业处理现场突发中暑等情况。
除了在施工现场为工人们提供充足的保障措施外,施工单位还加强在饮食、洗浴和生活环境方面的后勤保障。施工单位严格管理工人们每餐的清洁卫生,并且针对高温天气,对食堂菜品进行适当调整,加大口味清淡菜肴的供应。另外,为了提高工人们休息时的舒适程度,工人宿舍配空调,设置充足的淋浴间,同时安排专人负责保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