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中国科技企业滴滴精密的动态安全算法努力,在墨西哥、巴西,因治安问题严重而被在线打车企业划为“禁区”的贫民区里,开始出现能够手机叫车的点点“绿洲”。在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和不远处的京东美国研究院,科学家们前脚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快就能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仓库里落地应用。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硅谷近年来迎来一批远道而来“借外脑”、也为硅谷带来别样生机的中国科技企业。
中国创新企业出海忙
去年3月成立的滴滴美国研究院坐落于硅谷腹地山景城,紧邻谷歌、赛门铁克等科技巨头。在硅谷核心地带南湾区的实验室里,滴滴正在研发阶段的无人车首次揭开神秘面纱。白色林肯轿车,车顶、车身布设着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滴滴无人车项目经理展示了其今年5月拿到的由美国加州车辆管理局颁发的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拿到它意味着,企业可以在加州全境所有公共道路上测试无人车。
硅谷所在的加州是全球首个通过无人驾驶汽车正式法规的地区,吸引着全球无人驾驶公司前往设立主要测试基地。在这里设立研究院,意味着有了与全球顶尖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公司同台竞技并延揽顶尖人才的机会。加州街道上,形形色色的无人车在行人、普通车辆间穿插行驶,包括科技巨头谷歌母公司旗下的Waymo、硅谷创业公司亮眼的橙色客货两用drive.ai无人车,以及滴滴、百度、景驰等来自中国团队的无人车。
今年“6・18”,在京东亚洲一号仓库,拣货员无需往来于各个仓储区,只需将货品放置在机器人上方的货筐,机器人就能自动来回往返,与人类拣货员接力完成货品拣选和运输。这个融入自动驾驶技术的机器人“飞马”,无需对仓库进行改造,就能快速投用。而它的创意和源头技术,全都来自京东位于硅谷的美国研究院。
滴滴、京东、今日头条、百度、阿里……设立硅谷研发中心的中国企业名单越来越长。伴随中国企业出海,硅谷与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的创新资源也加速链接。
通过与斯坦福、麻省理工、伯克利等顶尖高校合作引入“外脑”,总部远在北京亦庄的京东进一步延揽着硅谷的智力资源。与此同时,一些硅谷创业公司,也开始到北京寻觅理想人才。
福布斯专栏作家瑞贝卡・范宁日前在PingWest品玩公司于硅谷举行的SYNC科技大会上称,坐落着北大、清华等顶尖高校的北京,是她心目中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硅谷的中国城市。
从“望硅兴叹”到扎根生长
并非所有从中国科技创新中心伸出的触角,都能顺利融入硅谷这座全球创新人才与资源最密集的“热带雨林”。
过去几年,中国公司在硅谷做研发,成功者寥寥。近日,一家国内科技巨头就被业界风传关闭了其硅谷研究中心。“有的国内公司来硅谷,更多扮演的是投资、营销或是国际业务办事处的角色,而不是真正利用硅谷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做核心研发工作。”一位熟悉中美科技交流现状的硅谷科技从业者说。
“如果人才融入不成功,走出门,立刻就能在附近找到另一家公司。”京东CTO张晨道出了中国公司出海设立研发中心的一个挑战。硅谷优秀科技企业林立,人才面临的机遇众多,对远道而来的中国企业来说,招人、留人都是不小的难题。
不过,对一些在全球市场扮演日益重要角色的中国科技企业来说,它们对硅谷人才的特殊吸引力开始显现。
以京东“飞马”机器人为例,从项目研发起步到在仓库“上岗”应用,仅仅用了半年。换做其他缺乏直接落地场景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可能要花上好几倍的时间。
滴滴在硅谷成立的美国研究院,由硅谷知名信息安全专家弓峰敏牵头。“过去做企业级安全市场时,产品有几十万装机量就很了不起了,而在滴滴,你在安全领域的技术能影响到数亿用户,这太有吸引力了。”弓峰敏说。如今,滴滴美国研究院成立一年半就吸引了当地150余名研发人员,承担着不少关于未来出行及国际化的前沿技术探索任务。
言过其实的竞争忧虑
7月,纽约时报发表《对抗中国的高科技雄心,美国也需要“卫星时刻”》一文,对中国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崛起提出担忧。
“我认为美国有些过虑了,客观讲,中国距离美国科技创新还是有较大的差距。”长期关注美国科技的投资人王煜全说。
以drive.ai的橙色无人车为例,在公共道路上行驶时车辆会自动选择变道时机,路侧有骑行者出现时车辆会平缓地降低车速,甚至在路口遇到黄灯时,它也会像一些人类司机一样因观望黄灯是否转红而对“前进还是刹车”有半秒左右的犹豫。而国内无人驾驶团队的路测还刚刚起步。
2015年创立的drive.ai,是一个由留美华人、印度人联合创立的硅谷团队。近日,其无人出租车业务已经在德克萨斯一个容纳万人的商业园区投入运营,走在了全球无人车技术与应用落地的前列。在drive.ai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不同肤色、发色的人们协同工作、热议畅谈。这样的国际人才融合创新场景,在硅谷的大小科技公司已是寻常一景,而努力打造“中国硅谷”的北京,在这方面差距还很大。数据显示,中关村外籍人才占全部创业人员的比重不到1.5%,而硅谷外籍人才占比将近40%。
在PingWest品玩创始人兼CEO骆轶航看来,中美科技并非竞争激烈的丛林文化,而是航海文化。“沟通和互动不可能被阻碍,因为人才和技术会随着市场和商业自由流动,世界上还有几十亿人的生活方式可以被技术改变,而中国和美国都可以为它做更多的事。”骆轶航说。(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