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中外记者走进中关村 感受科技创新活力

时间:2018-09-01

31日,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组织下,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近20国家、4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中关村展示中心,参观创新成果展览,感受中关村的科技创新活力。图为中外记者参观展览。

图为一名非洲记者对机器人十分感兴趣。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 于立霄)“所有的展品都非常新鲜有趣,我对手术机器人印象最深,希望这样的医疗产品能引进到我们国家。”31日,在参观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展之后,来自坦桑尼亚《每日新闻报》的记者奥斯维洛赞叹道。

31日,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共同组织下,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近20国家、40余名中外记者走进中关村展示中心,参观创新成果展览,感受中关村的科技创新活力。

在创新创业生态展区,中外记者饶有兴趣地观看手术机器人演示。这是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研制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据现场专家介绍,这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以及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手术定位精准度达到1毫米。

“中国科技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产品引进到坦桑尼亚。”在展览现场,奥斯维洛说到自己的切身体验:“我用的手机和音响都是中国生产的,希望今后能有更多中国高科技产品进入我们国家。”

中外记者还重点参观了旷视科技、小米、搜狗等互联网科技企业,纷纷举起相机和手机拍摄新奇的科技展品,体验人脸识别系统、扫地机器人等产品的实际效果,不时发出“太有趣了”“非常棒”的感叹。

在节能环保展区,沙漠种植水稻的技术吸引不少非洲记者的眼光。据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马志坤介绍,集团30多年来发明700多项自主科研产品。沙子经过特殊处理可以种植水稻,让沙漠变成绿洲、变成高产水稻田。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出口摩洛哥、以色列等国家。

埃塞俄比亚广播公司记者拜耶内表示,其对沙漠综合开发利用十分感兴趣,希望该项技术能够在非洲得到应用和推广。

中关村历经40年创新发展,如今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2017年,中关村企业总收入达到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利润总额4670.8亿元,实缴税费2593.9亿元,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翁文介绍说,目前,中关村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2万家,有2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490多家创投机构、500多家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

目前,中关村聚集了30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外籍从业人员总数近1万人,留学归国人员3万多人。这也使在场的记者们感受到,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大时代,开放创新是大势所趋,实现创新发展离不开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

此次活动是“城市采访”系列活动之一,8月29日至9月2日共举办十场,中外记者可从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高端制造、高铁发展、新机场建设、京腔京韵等不同方面,近距离感受北京。(完)  

  • 上一篇:中国广播电视走进非洲 助推产业数字化升级
  • 下一篇:中医药走进非洲 提供健康养生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