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收不上来、老楼加装电梯一楼始终不签字、社区拆违后的烂摊子没人管……这些以往困扰社区的难题,随着社区专员的进驻,正一个个得以解决。
今年5月18日,东城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东直门、东四、朝阳门三个街道试点社区专员,为每个社区选派一名正科实职干部。像东直门街道的10位原正科级干部,包括原组织部部长、工会主席、社区建设办主任、团委书记等,都已变身该街道10个社区的社区专员。
不过,刚听说要配“专员”,各社区工作人员心里都有些嘀咕。街道原工会主席宋怀志开玩笑说,社区专员到居委会上班会直接融入一线的实际工作,“这比打小报告还直接”。
但慢慢地,大家发现,“社区专员很好使”,很多让社区推不动、办不了的为难事,社区专员都能帮忙搞定。
刚上任没多久,香河园北里社区专员丁志军就碰上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老楼装电梯,低层居民不签字。
原来,小区里两栋老楼共10个门洞,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还剩下4个门洞死活签不下来。闹到后来,楼上楼下都不愉快。
居委会一筹莫展,打算先装6个门洞,以后再慢慢装剩下的4个门洞。但丁志军觉得不妥:“高层居民意见大吗?”“那能不大吗?五六层的老人现在一周才下一次楼,就盼着装电梯呢。”
一二层居民不同意,主要担心环保、噪音、隐私等几个大问题。他请教电梯公司的专业人士,对方坦言:这种情况很普遍,不好办,楼下居民同意是情分,不同意是本分。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丁志军:“楼上的态度要先改,对楼下居民的配合要心存感激。”
做通楼上的思想工作,之后再做调解果然顺畅多了。楼上居民不再一味指责,而是真诚地和楼下邻居反复沟通。前后十天不到,问题解决了,剩下的4个门洞居民也基本同意签字。
其实,10位社区专员几乎人人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街道原组织部长江鹄冲现在是新中西里的社区专员。这几天他刚帮着社区把16、17、18号楼之间的4处拆违后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
事情不复杂,过程很曲折。去年街道拆违,这几片楼间的违建拆除后,因为没有列入随后的整修任务,一年来撂成了几片荒草地,环境脏乱。社区找了街道的多个部门,但因为环建资金没到位一直没能解决。
江鹄冲一上任,就把这个活接了过来。
江鹄冲对各部门程序非常熟悉,他迅速找几个相关部门协调解决。最终,这几片区域被追加进近期的环境整治任务中。如今,荒地被彻底整修,地面硬化、管道铺设都已完成,还解决了居民楼排污的老问题。
现在江鹄冲进社区,常遇到找“江专员”的居民。
为什么“专员”进社区,难题不再难?东直门街道工委书记肖刚表示,社区专员是街道优秀的实职正科级干部,他们在与居民打交道过程中,直接代表街道工委、办事处。居民有什么难事,可以直接通过社区专员反映。针对居民反映事件的难易程度、轻重缓急,社区专员有权启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协调各方力量第一时间帮助居民解决。社区专员担当了社区“五员”的角色:街道与社区之间的“联络员”,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社区工作的“指导员”,居民群众的“服务员”,城市治理的“监督员”。他们的工作一方面可以加快街道办事处乃至市、区政策和决策部署迅速落实,另一方面也能第一时间将社区的不同诉求及时上报街道,提高了辖区事务的处理效率。
据了解,下一步,社区专员的模式将陆续在东城区全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