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难舍北京 下次中非合作论坛再见
新闻中心的最后一个夜晚
站在新闻中心的LOGO下拍一组照片,从资料台上取一份北京画册和冬奥会的宣传品,向志愿服务者道一声感谢,坐在工作台前发出最后一篇稿件……昨(4日)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新闻中心的灯火通明。大会闭幕了,但中外媒体记者们或忙碌着,或相互告别。非洲记者们陆续离开新闻中心,他们难舍北京,相约下次中非合作论坛再见。
昨天下午,来自纳米比亚ThomasImmannelJoseph说,“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3天的北京之行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天是蓝蓝的,大街上绿树、鲜花和彩旗,一切都很美,所有的人非常友善,我还尝到了许多北京美食。北京峰会闭幕了,我也将踏上归途,但北京有那么多的东西让我难以割舍。”
在茶歇区,品尝着北京的甜点,来自利比里亚ELBC广播电台的记者CapehartEmmanuel赞道,“北京的环境真是太棒了!”两周来,除了报道工作,Capehart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国家历史博物馆,还走访了中关村。中国古老的文化、北京先进的科技,都让他惊叹。Capehart说:“中国是利比里亚的好伙伴。在利比里亚国内也陆续开通了汉语教学,这样我们两国的联系就能更紧密,像亲兄弟一样,不会因为语言障碍无法沟通。”
“我们刚码上一摞,一会儿就没了。报道接近尾声,记者开始收集与北京,与中国有关的资料。法文版书籍和北京冬奥会宣传品,是境外媒体记者的最爱。”在三层资料提供点,一位志愿者说。
跪在地上、找拍摄角度的摄影记者,随处能听到打字的“嗒嗒”声……过了晚上6时,500个座位的新闻中心工作区内,面对直播大屏幕,媒体记者做着各种准备。
晚上7时,记者见面会开始了,工作区安静下来,记者或拍摄、或记录、或随时发出消息。一位外媒同行对记者说,这将是他发出的最后一篇稿件,明天一早他就要回国了,他希望中国的同行也能到非洲各国看一看。
本报记者龙露李环宇殷呈悦